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2月13日22:13:0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核戰爭是現代戰爭的終極形式

核戰爭是現代戰爭最慘烈的形式,可以毀滅整個城市、地區甚至整個國家。美中都是核國家,在台海或者南海戰爭打到絕望的時候,核戰爭在理論上是一個選擇。美中戰爭茲事體大,美中核戰爭的可能性更加遙遠。蘭德在報告中討論核戰爭問題,主要是為了完整,而不是認為美中核戰爭是現實可能的。


中國的核政策從來就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非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中國的核武器是用於反對核訛詐的,這是終極威懾。另一方面,中國的有限的核力量不受美俄核擴軍或者核裁軍的影響,獨立自主,有限有效。與1996年水平相比,現在的美國核武庫已經縮減了2/3,但依然與外界認為的中國核彈頭數量達到至少13:1的比例。這使得美中核戰爭具有與海空甚至空間、網絡戰場完全不同的特質。另外,美國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與美國的三位一體相比,中國的核力量還是陸基為主,但以機動發射為主


蘭德在報告中研究了美中核武庫數量及演變、雙方在遭受核打擊後的抗打擊力和反擊力。核戰爭中沒有贏家,只要不能保證在第一波核打擊中徹底、乾淨地清除對手的核能力,沒有國家能靠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而取得勝利。抗打擊力和反擊力較低的國家傾向於在戰爭中搶先使用核武器,避免被解除核武裝,而不惜導致不可控升級。


抗打擊力和反擊力都較高的話,主動冒險使得戰爭進入失控的核升級的可能性就較低。因此,蘭德在報告裡不對美中雙方評比核優勢,而是評比雙方在對方核打擊下對自身抗打擊力的信心。因此,打擊力較低但抗打擊力較高是作為正面結果對待的,因為這對核能力更有意義。另一方面,對抗打擊力和反擊力信心較高意味着對核升級的預期較低,也可能意味着對常規戰爭的風險承受程度更大。反導彈、對核力量的精確常規攻擊、精確和低當量因而“可用性”增加的核打擊手段使得核戰爭問題更加複雜。蘭德報告中只考慮能夠打到對方國土的戰略核武器,中近程戰術核武器沒有考慮在內。因此,中國的DF-21和美國的MX都沒有考慮,後者在撤裝之前其射程打中國境內目標略嫌不夠。當然,這也意味着不對台海與南海情況做區別。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對核戰爭進行數字沙盤演習,首先要假定戒備等級。蘭德在報告中假定了低度戒備和高度戒備兩個等級。核潛艇、轟炸機的出航、升空率受到戒備等級的影響,但地下發射井內的洲際導彈不受影響,永遠保持高度戒備,但不可能靠機動性來增加抗打擊力,其抗打擊力只受到地下井的加固程度和疏散程度影響。


外界對中國的戒備等級和升級步驟不清楚,但蘭德在報告中認為中國在和平時代的低度戒備在等級上實際上低於美國的相應等級,核彈頭與發射工具分別存放。但兩國在低度和高度戒備中都有很多中間等級,蘭德在報告中都簡化了。另外,美中兩國對戒備等級的想法不同,中國認為在危機情況下有時間升高戒備等級,而美國認為危機情況下再升高戒備等級本身就刺激危機的深化。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戰略核力量在不同戒備等級下處於易受打擊狀態的核力量百分比


核打擊中消滅對方核力量不僅取決於對方的戒備程度,還取決於核彈頭的諸多因素:

1、可靠性,由於缺乏數據,美中核導彈的可靠性都假定為80%。

2、單發擊毀概率,這取決於目標的加固程度、彈頭當量和精度。

3、多發擊毀概率,如果單發不能保證擊毀,就需要向同一個目標多發齊射。

4、置信度,這是所有目標都被擊毀的把握,在演習中置信度假定為80%


蘭德在演習中,假定雙方核打擊目標均為對方核力量,而且以打擊運載工具為目標。如果運載工具打掉了,核彈頭就失去了作用。這是核大國的典型作戰樣式,但後面會談到,這對中國不適用。在演習中,假定雙方都掌握對方核力量的位置,尤其是在港內和基地的情況下,雙方對基地掩體的細節和強度有準確情報,而且都有足夠的核彈頭可供使用。後面也會談到,中國在核基地方面做出巨大努力,這與美國採用暴露的核潛艇基地、轟炸機基地和位置固定的地下發射井有本質差別,蘭德報告中的這一假定也是有很大問題的。蘭德在報告中假定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只使用蔣各莊和亞龍(音譯)基地,不使用小平島(音譯)基地,這隻供新艇海試之用。雙方地下發射井的抗超壓能力都假定為13.8兆帕(約136大氣壓),中國的地下核潛艇基地的抗超壓能力為6.9兆帕(約68大氣壓)。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中戰略核導彈及發射平台

(ICBM=洲際導彈,SLBM=潛射導彈,ALCM=空射巡航導彈)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1996年美中核力量對比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1996年美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1996年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在任何時候,美國核力量都比中國要強大,抗打擊力也更強。在1996年,這個優勢更加明顯。中國在陸上只有河南的7個固定的地下發射井;在海上只有一艘在青島附近蔣各莊的092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按照蘭德報告的說法,需要航行到離目標1700公里才能發射JL-1導彈(JL為“巨浪”的簡稱),而且從來不在海上做例行戰備巡邏,常年停留在港內。由於核力量十分弱小,中國無力發動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另一方面,美國的核彈頭和發射工具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占絕對優勢,是有可能通過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一舉摧毀中國核力量的。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在1996年,中國核武器數量少,對美國核武庫的威脅很有限,兩段線代表打掉美國基地內核潛艇和停放的轟炸機後中國所剩的核武器數量與美國所剩的核武器數量,深紅線為美國已經進入高度戒備,淺紅色為美國猝不及防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國只需要消耗很少(20多枚)的核彈頭,就能基本解除中國的核武裝。同樣,兩段線表示先打掉基地里的核潛艇和再打固定的地下發射井的情況


在演習中,三叉戟D5 Mk4潛射導彈上的兩枚W76核彈頭在蔣各莊空炸,摧毀地下潛艇基地和碼頭。由於確保摧毀整個地下核潛艇基地,潛艇的具體位置無關緊要。另外每個DF-5地下發射井用三枚W88核彈頭,共21枚。總計需要23枚核彈頭,而美國核彈頭還有7646枚之多。


計算結果是中國可能有4枚核武器生存下來,這是部署在唯一的092級潛艇上的。這是統計計算的結果,但實際上092級要麼生存下來,那就帶有12枚導彈;要麼被擊毀,那就所有導彈統統損失。美國的先發制人核打擊能否完全消滅中國核導彈取決於這艘094。如果在港內,結果是全部損失;如果出海,但受到美國攻擊核潛艇的跟蹤,那也是被擊沉的命運;如果出海但擺脫了美國攻擊核潛艇,那就帶彈12枚。考慮到美中潛艇與反潛艇能力的差距,蘭德報告認為,這艘唯一的094命運堪虞。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中國海基核力量


另一方面,中國核武器數量太少,發動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只能對美國核力量造成一點損失,而遠遠不能全部摧毀美國的核力量。根據DF-5的射程,中國可以打擊喬治亞的國王灣潛艇基地、德克薩斯的德雷斯空軍基地和路易斯安娜的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如果094能前出到華盛頓州400公里的外海,還可以打擊明尼蘇達的麥諾特空軍基地、南達科塔的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和華盛頓的班戈爾潛艇基地(現名基查普海軍基地)。在美國方面最低戒備的情況下,中國有可能在突然襲擊中摧毀56%的美國核彈頭,40%的核潛艇和92%的轟炸機,但中國核導彈缺乏可以打擊密蘇里的惠特曼空軍基地的B-2A和514枚民兵II/III的地下發射井。美國將留下3390枚核彈頭,足夠摧毀剩餘中國核力量何止幾十遍。若是美國方面進入高度戒備,中國方面出航的094可能遭到跟蹤,美國核力量的生存率進一步提高。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03年美中核力量對比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03年美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03年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到2003年,中國核力量的DF-5數量得到擴充,而且開始裝備機動發射的DF-31(射程8000公里)。DF-31需要機動到東北,才能通過北極上空攻擊美國境內的目標。潛射的JL-1A在JL-1基礎上改進而來,提高了射程、精度和當量。在美國方面,不僅核彈頭數量在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的約束下繼續減少,民兵II導彈全部退役,150枚民兵III導彈從三彈頭改為單彈頭,B-1B也退出核打擊序列,全部作為常規轟炸機使用。B-2A數量增加了15架(但有一架墜毀),另外還增加了42枚三叉戟D5潛射導彈。美國總計減少了1000多枚核彈頭,但發射平台只減少43個,還是對中國占壓倒優勢。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到200年,中國有能力首先打掉基地內的美國核潛艇,再打停放的轟炸機,再打井內的“民兵3”,但效果依然有效,尤其是“硬啃”在堅固的地下發射井內的“民兵3”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國方面也需要對付開始出現的中國機動發射洲際導彈了,但總體來說,信心依然很足,在基本解除中國核武裝的時候,只消耗了100出頭的核彈頭,還有6000+枚以上的核彈頭留下


由於中國核導彈的數量增加和新增的機動發射能力,美國要以80%的置信度摧毀全部中國核力量需要91個核彈頭,這依然只是1.4%的美國核彈頭總數。假定中國處於低度戒備狀態,美國第一波核打擊之後,中國還能有6枚核彈頭留下。唯一的094的抗打擊力依然成問題,“流竄在外”的機動發射的DF-31是一個問題,但數量有限。如果中國提高到高度戒備狀態,散開部署的DF-31增加,但數量還是有限。美國核力量依然對中國占有絕對優勢。


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的能力有所加強。假定美國處於低度戒備狀態,有可能摧毀3342枚美國核彈頭,約占52%。這比1996年情況還要少,這是因為更多美國核彈頭轉移到核潛艇上,抗打擊力大大提高。另外,更多美國核導彈根據核裁軍條約規定改為單彈頭,減少了中國核打擊一次摧毀的美國核彈頭數量。美國方面依然有3146枚核彈頭留下,足夠滿足任何核反擊的需要。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0年美中核力量對比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0年美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0年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到2010年,中國遠程核力量有了大幅度進步,核彈頭數量增加幾乎60%。新增導彈大部分是改進的機動發射的DF-31A,射程也顯著增加,可以從中國本土攻擊美國大部分目標。在同期內,美國核彈頭和發射工具數量繼續縮減,核轟炸機從115架下降到96架。儘管如此,美國核力量依然遠比中國強大。


另一方面,美國也開始部署戰略反導彈系統,有24枚有能力攔截洲際導彈的陸基攔截彈投入使用。美國再三宣布這些反導彈是針對朝鮮導彈的,而不是針對俄羅斯、中國,蘭德報告依然按照不同的截殺概率計算攔截中國導彈的概率。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國已經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少量反導彈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0年時,中國核力量的增長依然有限,“硬啃”井射的“民兵3”依然勞而無功,但即使中國先發制人,美國剩下的核武器數量依然超過2000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國先發制人的話,需要消耗更多的核彈頭打掉中國的機動發射洲際導彈,但“勝利”還是有把握的


在演習中,在中國低度戒備情況下,美國第一波核打擊以80%置信度摧毀全部中國核導彈需要132枚核彈頭,但中國將有13枚核武器留生存下來。與2003年相比,已經散開部署的DF-31/31A的數量更多,但也將面臨美國戰略反導的反威脅。如果陸基攔截彈的單發截殺概率(Pk)為80%,13枚中國反擊導彈預計有0.84枚突防成功;如果Pk為90%,只有0.31枚導彈能突防成功;如果Pk為50%,則有3.75枚導彈突防成功。彈載假目標能是中國導彈突防成功率提高,但補射能力能是美國反導彈攔截成功率提高。


在2010年,中國核力量依然不足以在第一波核打擊中全殲美國核力量。如果DF-5A用於打擊面目標(如核潛艇基地、轟炸機基地),其他更精確的導彈用於攻擊發射井,中國的第一波核打擊有望摧毀2566枚美國核彈頭,約占53%,還有2240枚核彈頭留下。


陸基攔截彈的作用取決於中國的戰術。如果一次性齊射,美國反導指揮部有可能根據來襲導彈彈道,有選擇地攔截能保存最多數量美國核彈頭的目標優先攔截,這可能保護下數以百計的美國核彈頭。但如果中國先發射少量導彈,美國反導指揮部可能被迫耗盡手中不多的反導彈,致使更重要的核彈頭密集的目標得不到保護。當然美國反導指揮部也可以有意保留兵力,等到確認中國導彈的彈道和目標再發射,只是這要冒中國只打有限核戰爭而美國反導根本沒有發揮作用的風險。

在任何情況下,美國核力量依然有足夠的反擊力量,核優勢得到維持。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7年美中核力量對比(美國空軍空射巡航導彈總數528,所以B-52H的攜帶彈頭總數低於理論容許數量)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7年美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2017年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後雙方核彈頭留存量


在2017年,美國核彈頭數量有可能從2010年的4806枚急劇下降到2144枚。而中國的新增導彈數量有估計的上限和下限兩種情況。與2010年相比,兩種情況下中國能夠打到美國的核彈頭數量都顯著增加,下限情況為106枚,上限情況為160枚。儘管中國核力量能在第一波核打擊中摧毀的美國核彈頭數量沒有顯著增加,中國核力量在遭受美國第一波核打擊後生存下來的數量要增加很多。更重要的是,中國核武器的質量和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老舊的DF-5改裝為三彈頭,2017年之後才能服役的DF-41也可能為多彈頭。蘭德在報告中估計,到2017年有5艘094級服役,潛射導彈只裝填到一半容量的話,總計30枚導彈;裝滿的話,總計60枚導彈。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在2017年,中國情況依然不樂觀,但美國核武庫大大削減了,所以中國先發制人的結果時美國可能只剩不到1000枚核彈頭了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國先發制人的情況當然對美國更有利,只是中國依然剩下15枚核彈頭,還是可以對美國大城市造成足夠的毀滅,而即使先發制人,美國剩下的核彈頭數量也不到2000枚了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但如果中國的實際核彈頭數量比估計的搞50%,美國的打擊力度不變,中國的剩餘核彈頭數量就達27枚,核反擊的損害就更大


美國方面,民兵III導彈從450枚下降到400枚;按核裁軍條約規定,俄亥俄級只有14艘(最早4艘改裝為巡航導彈潛艇),而且其中任何時候都有2艘在大修,所有潛艇也按條約規定只裝20枚導彈,而不是裝滿的24枚導彈。核轟炸機方面,B-52H下降到44架,B-2A也由於輪流大修原因只有16架可以投入戰鬥。B-52H的總載彈量受到導彈庫存總數的限制,只有528枚,而不是理論極限的880枚。另一方面,陸基攔截彈增加到44枚。

依然假定中國只處於低度戒備,美國以80%置信度發動第一波核打擊摧毀全部中國核力量需要157個核彈頭,約占7%的美國核武庫。使用中國方面彈頭數量估計下限的情況的話,中國將有15枚核彈頭生存下來。顯然,中國核力量的抗打擊力在逐年提高,但並沒有提高到足以翻盤的地步,尤其考慮到美國的陸基攔截彈數量也在增長。另一方面,中國具有5艘094級核潛艇和36枚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低度戒備狀態也可能與以往有所不同,有更多的核力量處於戰備狀態。使用彈頭數量估計上限的話,中國將有多達27枚核彈頭生存下來,比下限情況多12枚。這是更有把握的核反擊力量。尤其是中國有更多的094級核潛艇,可以從繞開阿拉斯加的陸基攔截彈的陣位發射導彈,使美國更難防備。這也是中國特別煩在南海亞龍潛艇基地附近轉悠的裝備SURTASS拖曳聲納的美國海軍水深監測船的緣故,這些船在搜集094的水聲特徵,為反潛戰做準備。不過多彈頭的DF-5B對於提高中國核力量抗打擊力沒有多少幫助,固定的地下發射井總是易受打擊。這對美國也一樣,但相對於中國核彈頭數量,美國的地下發射井數量大得多。

對於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的情況,假定彈頭數量為估計下限,中國可摧毀1146枚美國核彈頭,約占53%。DF-5A將集中打擊基查普和國王灣潛艇基地,惠特曼(B-2)、巴克斯代爾和麥諾特空軍基地(B-52)。如果美國空軍把剩下不多的B-52統統集中到巴克斯代爾或者麥諾特,而不是分居兩地,中國還可以節約幾個核彈頭,用於民兵III發射井。但由於民兵III發射井數量眾多,節約下來的幾個核彈頭不能實質性改變結果,美國依然有至少近千核彈頭留存下來,足夠發動任何規模的核反擊,核優勢不變。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中互相低度戒備下第一波核打擊及生存情況小結


蘭德在報告中指出,美國對中國核彈頭數量的壓倒優勢使得美國在1996、2003、2010、2017任何時刻都對自身核反擊力量的可靠性擁有高度自信,這使得美國不必急於搶先發動第一波核打擊。相反,中國核彈頭數量即使到2017年也依然以1:13的絕對劣勢少於美國。正因為相差如此懸殊,即使中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哪怕美國核潛艇、轟炸機統統停在基地挨打,也不可能全數摧毀美國核彈頭。因此,中國也不大會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另一方面,中國承受第一波核打擊的能力在穩步提高,使得中國對核反擊的可靠性也開始具有自信。

但蘭德在報告中指出,美國指望對中國永遠保持核力量上的壓倒優勢是不現實的,即使中國不追求核均勢,中國核力量抗打擊能力的提高也將使美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得不償失。


應該指出的是,蘭德在美中核對抗的計算中,做了一些很奇怪的假設。首先,如果中國核彈頭數量如此懸殊地低於美國,中國的核戰略就不可能是與美國核力量拼消耗,打擊美國核基地明顯是徒勞的。中國奉行的是最低限度威懾策略,即在承認對方具有對本國發動毀滅性核打擊的情況下,只尋求能造成對對方造成足夠的毀滅;而不是核優勢策略,即尋求在第一波核打擊中有能力解除對方核武裝,然後形成單方面核威懾。因此中國的核打擊目標只能是政治、軍事、經濟和人口中心,而不會去硬啃根本啃不過來的核基地。第二,且不說中國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處於嚴重劣勢的中國搶先對美國發動核打擊是自求毀滅,沒有理由這樣做,而是應該着力於加強抗打擊力,保持威懾,中國正是這麼做的。第三,中國不僅將新一代陸基核力量機動化,還在基地地下化、山洞化方面取得長足進展。這不是露天或者室內停車場裡停放着等着挨打的巨型卡車,也不是靠在公路上常年四處流竄來逃避定位的傳統機動發射導彈系統概念,與固定的地下發射井這樣容易判別位置、性質的傳統核目標有本質的差別。中國地下與山洞核基地的定位、構造和內部分布都是情報難題,具體時刻的內部停放數量和位置更是外部不可能探測到的。美國並沒有技術手段“看穿”大山深處岩體內深藏的核基地,也沒有可靠和可大量使用的移山神技,否則也沒有科羅拉多的夏延山中抗核打擊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事情了。但至少對2017年情況,在對中國核力量抗打擊力的分析中不考慮這些因素,分析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中國核彈頭數量少,即使美國不設防、中國傾巢而出也不可能打光“民兵3”的發射井,因此中國不可能與美國拼消耗,去“硬啃”堅固的地下發射井,而是直奔主要人口中心和工業中心,這是蘭德分析的重大誤區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在公開層面上,中國核潛艇的實戰價值一直受到美國懷疑;在內心裡,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美國對於中國核彈頭數量的判斷也很奇怪,不至於真的相信中國會把所有核彈頭都拉上長安街檢閱了吧,還得因為不夠數而塞進一些假彈頭?


蘭德在報告中假定中國核潛艇在1996-2010年只有一艘092級,只使用蔣各莊基地,2017年094級數量增加到5艘後使用蔣各莊和亞龍兩個基地。另一方面,在1996-2010年情況中,只要2枚核彈頭就能徹底摧毀整個基地,潛艇在基地內的具體停放位置無關緊要;然而在2017年情況下,兩個基地和5艘潛艇中留在基地的部分一下子需要27枚核彈頭才能以80%的置信度確保摧毀,這就不光是基地增加一個的問題,而是與潛艇數量和具體停放位置有關了。如果2枚核彈頭能確保摧毀整個基地,基地內有一艘還是10艘潛艇差別不大,爆炸的威力少做無用功而已。如果打擊效果還是與潛艇的具體位置有關,那這個結論也可以推廣到地下和山洞內的機動導彈基地,美國發動第一波核打擊的戰果更要大打折扣。


儘管如此,蘭德報告認為,在1996到2003年,中國對於核力量抗打擊力的信心較低,2010、2017年提升到中等信心。但美國在1996-2017年任何時間都具有很高信心。或許中國真是需要增加到1000枚核彈頭了。

蘭德眼中的中美核力量對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由民主派窩裡鬥說開去
2019: 永不消逝的電磁波|
2018: 孟晚舟事件:中國臭棋連連 完全被人家
2018: 任正非:美國不認同我們 我們就把5G做
2017: 衛星照片:洞朗對峙中國輸的有多慘?
2017: 美國同意談判!是向朝鮮認慫?還是拉中
2016: 橫掃倭寇的戚家軍入侵滿洲,被悉數全殲
2016: z/t 中國應準備與特朗普掰手腕 從嚴懲
2015: 朝鮮戰爭發生的深層原因!
2015: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定位及近期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