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送交者: 中国海军 2021年02月11日22:58:55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曾派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英军一同抗击日军。由于我军严明的军纪和出色的战场表现,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恰恰为之后的一支战败的国军流亡海外打下了“生存基础”。本期将为大家讲述一个“无主”军队流亡缅甸的故事。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荡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国军或是一触即溃,或是被歼灭,或是举手投降。

南京总统府被占领之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基本宣告终结,蒋介石逃往台湾,“副总统”李宗仁也跑到了美国。但我军的“任务”依然尚未完成,有许多孤立的国民党残部依然在负隅顽抗。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国民党从南京撤退

1950年1月25日,国民党第8军主力被歼灭,部分残余逃入缅境,这支残军主要包括: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领的700余人和流亡于缅甸车佛南的原远征军第6军93师200余人;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率领的600余人。

二月下旬,这批部队先后抵达了泰缅边境大其力附近的孟捧地区。后来,二战期间参加过缅甸远征且留在滇南的一些国民党复员军人也加入其中,这三支部队联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临时指挥部,并自行命名为“复兴部队”,人数在2200人左右。他们中的大多数为李弥旧部,因此又被称为“李弥部队”。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李弥部队逃入缅甸

刚刚退入缅甸的李弥部队,已经彻底与国军的指挥系统失去联系,部队只能变卖一切值钱的东西以购买粮食,甚至不得不向村民借粮。这时候,国军曾经打下的“基础”就起到作用了。他们与当地百姓沟通的很顺畅,李国辉甚至鼓励士兵与当地人通婚,进一步加强“群众基础”。

可这毕竟是在缅甸境内,一支外国军队驻扎在一个主权国家迟迟不走其实是有些不妥的。缅甸政府也很快做出了反应,要求这支国军撤出缅甸。李国辉决定派两个士兵代表前去谈判,表示自己只是借道,稍作调整后便立刻反攻云南,不再久留。可缅甸方面的态度比他想象的要恶劣的多。

对方直接下达了“最后通牒”:十日之内必须撤出缅甸,否则就“兵戎相见”。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扣押了其中一名士兵,只放了另一个回来。看来只能依靠武力解决问题了。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虽说国军在解放战争中败的一塌糊涂,但强与弱。从来都只是相对的。被解放军追着屁股跑的国军到了东南亚,马上摇身一变就成了“王者之师”。这支仅有两千余人的国民党残军将两万缅甸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并在之后数次击退缅军的进攻。又经过当时的一些媒体宣传后,这支国军被吹得“神乎其神”。

为了能让这支残军发挥更大的作用,蒋介石任命李弥为“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和“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庄任”,让他返回缅旬召集部队准备“反攻大陆”李弥随后带着蒋介石的命令从台北飞回缅甸准备在缅老泰三国交界处建立“反共抗俄救国军滇南边区第一纵队。”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1950年秋,李弥在泰缅边境会见了李国辉,让他交出了军队的指挥权,这支残军从此几乎变成了李弥的“私人武装”。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弥,更是喊出了“做个云南王可能有点难,但做个缅甸王还是易如反掌的”。不知缅甸当局听了李弥将军的话会作何感想。

在“金三角地区”站稳脚跟的国军,在当地广泛从事鸦片生意,不仅种植、生产、贩卖鸦片,同时也负责武装押运鸦片。作为当今世界三大毒品产地之一的“金三角”,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闻名于世的。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李弥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已到,立刻命令李弥率“金三角"残部对云南边境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1951年6月,李弥先后投入八千余人兵分东西两路袭扰云南边境,6月6日,东路残敌窜人云南孟连县并占据县城,6月21日,西路残军攻占云南沧源县城。这批残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李弥残部进攻云南

解放军云南军区立即组织了五个团的兵力,兵分四路围剿残敌,迅速收复了孟连、沧源县城,残军仓皇逃回“金三角”。窜扰云南边境失败后,残敌又开始缅甸境内兴风作浪。

1952年8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操纵、支持下,渡过萨尔温江向缅甸中部的巴邦、毛淡棉、耶城发展,与缅甸克伦邦的“克伦自卫军"成立“联合作战指挥部",公开宣称联合缅甸所有反政府武装,推翻缅甸政府。国民党残部此举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缅甸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53年1月,缅甸政府集中了三个精锐步兵旅拦击残敌。双方在萨尔温江的沙拉渡口展开激战,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战斗,缅军再次战败。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萨尔温江

在这危急时刻,缅甸政府向联合国严厉控诉台湾国民党军队侵略缅甸领土,危害缅甸主权与安全的行为,并向联合国提供了残敌侵略缅甸主权的大量照片、文件、实物。4月23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国民党残敌撤回台湾或居住在定的区域内。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被迫将李弥和部分军队撤回台湾,但有相当数量的残军仍留在“金三角",由柳元麟指挥。

不过回到台湾的李弥下场却颇为悲惨,在一次饭桌上突然中风之后,就被蒋介石“软禁”了起来,再也不曾触碰过权力的中心。因为他在金三角一带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难以让蒋放心的地步。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李弥部队撤回台湾

到了1960年7月,蒋介石向“金三角”空运了一支四百多人的战斗骨干(以军官为主),并运去大量武器装备。“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残军经过一番整编扩充,又发展到了上万人,严重影响着广西、云南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缅甸的国家安全。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1960年6月27日至7月5日,根据中缅边界目前存在的问题,协定成立的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在缅甸首都仰光举行第一次会议,就中缅边界进行必要的勘察、竖立新界桩和修订、改立旧界桩等事宜,商讨具体细节,确定日程安排。

缅方由缅甸国防军副总参谋长昂季任首席代表,缅北军区司令官山友准将任首席顾问。但中方代表姚仲明一席话直接挑明了中缅双方所面临的真正的症结所在:国民党残部千余人窜逃至缅甸,盘踞掸邦地区。

他们骚扰中国边境,对缅甸居民为非作歹,为保护勘界人员的安全,必须对国民党残部给予必要的打击。是的,消灭这股国民党残军才是最终目的。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前排左昂季,姚仲明

11月22日凌晨,我军跨越国境,围剿国民党残敌第五师师部和第四团。边防9团、10团在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始向残敌发起进攻。

23日拂晓,步兵117团、118团和116团的一个营采取多路进攻、分片围歼的战术,向残敌第四军及第一军军部、第六师师部、第二师师部、第七团团部发起猛烈攻击。

经过两天激战,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守敌,占领全部据点,击毙残敌少将师长蒙宝山等师团级军官16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围剿取得初步胜利。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解放军追击国民党残敌

蒋介石在得知中缅军队联合清剿“金三角"残敌的消息后,立即指示柳元麟将主力主要用于对缅作战。缅军与残敌激战余天,一直僵持不下。

在此情况下,缅甸国防部请求我越境部队跨出“红线",予以支援。很快,周总理批准了中国部队越过红线,解救缅军的计划。而国民党残军在获悉解放军要继续南下进击的情报后,主动放弃了对王南昆缅军的围困,仓促渡过湄公河,向老挝境内逃窜。柳元麟的总部,也被迫迁往台湾。

但缅甸、泰国和老挝边境还有段希文的第五军和李文焕的第三军,以及马俊国、曾诚的队伍没能及时撤离。这些队伍后来在缅甸军方的围剿下逐步转移到了泰国,上演了一出海外版的“招安梁山伯”。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1970年12月10日,泰国为了平定国内的反动势力,政府将这批国军整编成“泰北志愿自卫队”,李文焕与段希文对部下直言:我们无处可去,大陆不要我们、台湾不要我们。我们战斗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活下去”!随后大家换上了泰国军装和泰国武器、举着泰国国旗,奔赴战场。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批国军残部和他们的后代,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中。他们中有些成为了真正的泰国公民,有的至今还是“黑户”。(有一点点停顿)如今,当我们想一窥他们的生活时,看一眼门外的春联便知: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流落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从“扎根”到“覆灭”

段希文和李文焕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習一蹲穿滿防彈衣爬出彭麻麻的裙底,蹲
2020: 院士专家组“可防可控,安心过节”可能
2019: 英国航母或追随美舰闯南海 中国应以强
2019: 乌士兵酒后发疯,高射炮轰飞自家军火库
2018: 二战日本究竟被谁打败?尹卓将军道真相
2018: 朝鲜痛责野狗党徒卑劣的多嘴意在何为?
2016: 朝鲜半岛会开战吗?美军开战底线惊天曝
2016: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