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再評首航歸來的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
送交者: 嵐少爺 2021年08月11日18:17:0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當地時間8月9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結束了為期5天的首次試航,返回了印度南部的科欽造船廠繼續進行舾裝工作。這次試航的主要目的是檢驗維克蘭特號的船體結構、主推進系統、發電和配電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的海試歸來在國內互聯網上也引起了大範圍的關注。不過鑑於目前中印兩國民間的牴觸情緒,網上的言論幾乎是一邊倒地貶低這艘航母,那麼今天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專門來談一談維克蘭特號的優點和創新。

   

  擁有航母是一回事,能夠建造航母又是一回事。在歷史上的任何時期,有能力獨立設計和建造主力艦的國家都是極少的。如20世紀初有能力建造無畏艦的國家就只有英、德、美、日、法、意、俄七個國家;二戰結束後至今,擁有獨自設計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的國家也只有英、美、法、意、西、蘇、中、印八國。雖然很多後發國家在標榜“自主設計建造”時往往會摻點水,但總的來看,印度這次的宣傳倒也所言非虛——維克蘭特的設計工作是由印度海軍設計局在俄羅斯涅瓦設計局的協助下設計完成的,其中涅瓦局主要負責的是與艦機適配(俄印的說法是“航空綜合體”)相關的部分。該艦建造方面則全部由科欽造船廠完成,整艘航母零部件的國產化率約為75%,建造航母所需要的鋼材則100%由印度國內的鋼鐵廠供應。

   

  由本國設計建造航母的好處不言而喻,除了“防止外國卡脖子”這類老生常談的政治問題外,這還意味着航母設計、建造經費的大部分都將直接流入國內經濟,促進本國經濟運轉。據印度方面的說法,印度在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上投入的約2000億盧比(約合174億人民幣)的資金中的80%~85%已經重新投入了印度的經濟循環。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建設工作直接為印度提供了約2000個就業崗位,此外,有大約550家印度企業為維克蘭特號提供各項服務,其中包括了約100家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又為印度提供了大約40000個就業崗位。

   

  從各種條件上來看,印度(以及涅瓦局)的設計師面臨的困難可能是所有國家中最大的。這背後是印度航母發展背後的種種限制。以航母的大小來說,人人都知道航母當然越大越好,但印度並沒有中日韓這樣強悍的造船工業,負責航母建造的科欽造船廠只有兩個“大型”干船塢,大的一個長度不到270米,短的一個長度約為260米,兩個干船塢的寬度都在40米上下。這導致印度肯定不能像擁有幾十個長度超過300米的超大型船塢的某大國一樣,想造多大的航母就能造多大的航母。頗有點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意思。

   

  航母的尺寸有了限制,噸位基本也就限定死了,只能是個排水量4萬噸上下的中型航母。在這種尺寸和噸位下,各國的最優選擇都是STOVL航母。如英國的無敵級、意大利的加富爾號等等。然而STOVL航母對艦載機有着相當苛刻的要求,目前世界上還能淘到的STOVL艦載機只有鷂式和F-35B。前者年代過於久遠戰鬥力太差,後者過於先進以至於印度壓根買不到。

   

  STOVL方案不可行,那就只好造攔阻降落的航母。但根據法國人的經驗,260米左右的長度、4萬噸上下的排水量對於攔阻降落航母還是顯得太過侷促。因此,法國下一代航空母艦PANG也將長度增加到了300米上下,排水量增加到了7.5萬噸。但與法國不同,在設計維克蘭特號航母時,印度既買不到彈射器,也搞不到彈射起飛的艦載機;更沒有堪用的艦用核反應堆。因此雖然體格差不多大,但維克蘭特號勢必會比戴高樂號的甲板更加侷促——滑躍起飛需要更長的甲板長度,艦艏滑躍甲板不能停放飛機,燃氣輪機對氣道的要求也使得其艦島比戴高樂號的大得多。

   

  不過就是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印度(和涅瓦局)的設計師還是拿出了一款相當不錯的方案。在甲板設計方面,該艦延續並發展了此前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的總體設計思路,將甲板降落區與起飛區重疊合併成了艦載機起降區域,整體布置在了飛行甲板的左舷。之前我們也說過,這種設計雖然犧牲了航母在回收艦載機的同時,在起飛點位駐留飛機隨時準備應急起飛的能力,但卻大幅降低了艦載機起降區的占地面積,為整備區留出了充足的空間。這非常有利於提升航母的架次生成效率,從而提升其整體戰鬥力。在準備起飛時,維克蘭特號航母的甲板總共能為至少18架艦載機進行加油和掛彈作業,能支持15架艦載機進行熱車作業(目前的規劃方式,實際使用時可能會更多)。

   

  除了布局方式外,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另一個特點是甲板特別“方”。這意味着在同樣的長寬尺寸下,維克蘭特號的甲板實際可用面積更大。當然,其他國家也不是不知道航母的甲板越“方”越好的道理。但始終有幾個因素導致各國航母必須進行“挖角處理”。其中之一是航母要在飛行甲板的四周布置近防武器來自衛;另一個因素則是傳統採用攔阻降落方式回收艦載機的航母,必須在斜角甲板末端設置略低於甲板的着艦指揮官(LSO)戰位。舉例而言,美國福特級航母后甲板左舷的切角明顯比右舷更大,這就是為了方便設置LSO戰位而做出的妥協。

   

  然而維克蘭特號後甲板的左舷則沒有明顯的切角處理,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其將LSO戰位設置得離甲板降落區更遠,甚至可能沒有設置傳統的LSO戰位——至少目前還沒有安裝相關設備。不管是哪種情況都無疑降低了人工輔助在艦載機着艦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而將過去幾十年裡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的儀表輔助着艦(ILS)和自動航降系統(ACLS)作為更主要的艦載機輔助着艦手段。這也堪稱是一種創新。

   

  另一種得以讓維克蘭特號甲板變“方”的設計是該艦的自衛武器設計。傳統航母一般只在飛行甲板四周設計近防武器,這些近防武器多為近防炮和防空導彈的組合。為了保證防空導彈的轉動範圍並降低其發射時的尾焰對艦體的影響,設置防空導彈的舷台一般不會太小。而維克蘭特號則選擇在甲板四周都只布置占地面積極小的AK-630近防炮,同時又在飛行甲板右前方無法使用的位置布置了一座巴拉克-8防空導彈垂髮系統,盡最大努力在艦艇的自衛能力和飛行甲板的可用面積上取得了平衡。

   

  此外,維克蘭特號的艦橋設計也堪稱新穎。自火炮時代以來,為了在戰時取得最好的防護效果,戰艦的艦橋一般會採用較小的舷窗。這限制了艦橋的視野。從二戰時期美國人發明了CIC以來,艦橋在作戰中的重要程度越來越低,追求良好視野的航空母艦的艦橋舷窗也就越來越大。不過就算是航母設計較為激進的英國,也只是在前艦島上層的航海艦橋和後艦島上層的航空艦橋使用了大號的落地窗。

   

  然而在維克蘭特號上,航空、航海、司令艦橋和艦島後部的甲板控制室都採用了大尺寸落地窗的設計,這在最大限度上優化了所有艦橋的視野,為艦艇指揮人員提供了便利。

   

  總體而言,印度(和涅瓦局)的設計師在最為不利的條件下,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使維克蘭特號的設計合理化。印度的工業體系也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障這艘航母的順利建成。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印度設計、製造航母的能力其實已經走在了西班牙甚至自己的老師俄羅斯的前面,這絕對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印度這第一艘國產航母的確存在諸多不足,未來印度航母發展也會遇到相當多且相當難以解決的問題。但維克蘭特號的出現,就說明了印度航母的未來不只有黑暗。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印度陣風開始飛行演練 為避開中國雷達
2020: 首次!解放軍新式星空迷彩亮相西藏高原
2019: 抗戰時期的外械部隊一 150805 國語 高
2019: 知道華為的“紅懵”的英文名是啥意思嗎
2018: 哈工大贏得水下機器人大賽冠軍
2018: 中國的抗日戰爭不是“反法西斯”戰爭。
2017: 印度威脅三峽大壩
2017: 印度將配備“致命武器”對抗中巴 稱能
2016: 韓正式對華闡明立場 絕不取消部署薩德
2016: 中國古代夏朝是否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