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將台灣與烏克蘭打包成“三戰”熱點 能折騰多久?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21年12月26日18:53:3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將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打包成“中俄軍事威脅論”,是拜登政府在外交上終於成形的陽謀,也是冷戰思維的復活。概念容易被理解,有助於促進西方的團結,甚至可將成本分攤給盟友,有利於美國的全面性戰略內縮。

  “如果你(中美)入侵它(台烏),將招致前所未見的嚴重後果”,這台詞是召喚西方“冷戰魂”的咒語,即便俄羅斯多次否認將入侵烏克蘭,中國也一再強調“和平統一”,但念咒的特徵就是只聽得見自己念什麼,不顧不理你說什麼。

  然而,往此方向發展也是拜登政府的重大戰略失誤,因為它無法解決美國內部的問題,甚至連轉移美國民眾目光的作用都極為有限。

  更令人傻眼地是,美國在遙遠的東亞和東歐盡情張牙舞爪,卻渾然不覺自己後院着火,一覺醒來,中尼建交了。

  台灣與烏克蘭的虛假危機

  將烏克蘭處境與台灣相比擬,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瑞典前總理卡爾·畢爾特(Carl Bildt)11月的媒體投書,他是現任歐洲外交關係協會智庫的聯合主席(該智庫由350名歐洲現任與卸任政要與產學媒名流組成,在歐洲影響力不小),也是旗幟鮮明“友台烏,反中俄”的歐洲政要。

001.jpg

  瑞典前總理卡爾·畢爾特。

  畢爾特販賣“中俄威脅論”行之有年,始終用“咄咄逼人的戰略意圖”、“軍國主義”、“侵略者”形容中俄與其各自的邊境政策,其人也是堅定的“美歐合作”派。

  在東亞問題上,畢爾特與台灣有長年的交誼,曾相信國民黨“民主反攻”的中國敘事,即民主中國夢;他也支持民進黨的“抗中”敘事,贊同“台獨”立場。

  在東歐問題上,畢爾特反俄立場鮮明,強烈主張歐洲要與美國一致,強化烏克蘭的軍事能力抗俄,並排除該國親俄的分離主義勢力。

  他基本不相信只靠外交手段即能確保烏克蘭問題能得到令西方滿意的結局,而主張歐美必須聯手採取一致的“保烏”軍事策略。

  儘管從台灣或兩岸的角度來看,台灣與烏克蘭問題本質上有不小的差異,但畢爾特用冷戰思維看問題,台烏狀況就是一樣的:邪惡軸心正在圖謀軍事擴張,一旦得逞,會全然改變東亞與歐洲的安全秩序,西方應以強硬手段阻止。

  不但如此,畢爾特還評估中國可能會支持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反過來看,其言下之意就是俄羅斯也會支持中國武統台灣,因此中俄對台烏的入侵可能會同時發生,從而改變全球力量平衡,“為全球和平敲響喪鐘”。

  畢爾特還意猶未盡地說,台海戰爭若啟動,日本與印度會開始大規模集結對抗中國;而因應“烏克蘭戰爭”,歐洲應該更加果斷地採取加強防禦政策。

  他呢,已經聽到了戰鼓聲,所以歐美的外交任務是確保戰爭不會發生。

  這與吳釗燮接受澳媒專訪時稱“須提防中國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論調一致,只是畢爾特似乎是在“求亂”,吳釗燮確定是在“求援”。

  劇本算是完整生動,而我們在“習拜會”與“普拜會”之後檢查美國姿態,也確實按這劇本走。兩場會後,拜登政府嚴厲警告中俄,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哼哼。

002.jpg

  12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

  說歐美反中俄勢力所演的這齣是在“求亂”,可從立陶宛開始鬧騰後普京對台海問題的看法得到旁證。普京認為台海問題並不需要武力解決,經濟工具就夠了。此言可視為俄羅斯對歐美打包中俄問題以炮製“冷戰感”的回應,所有煙硝味都是單方面的鼓譟,目的只是打造一個虛假的邪惡軸心,以遂行圍堵。就算真圍堵行不通,“文宣圍堵”也好。

  烏克蘭的“北約夢”與台灣的“台獨夢”都是不過是幻夢,因為那是中俄實實在在的紅線,看西方若干“冷戰控”頻頻無事生非,見縫插針,擴大事端,也很心累,明明鬧不出什麼實質好處,還偏要鬧。

  俄羅斯與中國一樣看得清楚,拜登就是想在外交上取得一場勝利,或造成一場有利可圖的外部混亂,以提振自己在國內不斷下滑的支持度。至今,拜登的支持度仍在下滑中。

  從台灣與烏克蘭的角度來看,西方不斷向中俄釋放“不然哼哼”的表態,現實卻沒有任何進展,因此亢奮度也在遞減,最終受到重創的還是拜登政府的國際威信。

  而那場民主峰會,在台灣的討論度低到就像沒發生,蔡英文被禁止露臉,唐鳳偷渡“台獨”地圖還被美國屏蔽,很能說明拜登在外交上想搞事又不想搞太大的虛張聲勢,以及“台獨”得寸進尺的天性。

  說到現實進展,不在冷戰劇本里的尼加拉瓜,倒是意外搶戲。

  中尼建交,就是美國第二次“阿富汗事件”

  有一點,畢爾特沒說錯,台海與烏克蘭邊境的局勢確實嚴峻,但問題出在賊喊捉賊,肇事者質疑受害者搞事,所以肇事有理。

  好不容易,美國以立陶宛作為歐盟破口,將天南地北的兩個地緣糾紛連成一線,好讓畢爾特所代表的歐洲勢力得以綁架歐盟,開闢統一戰線,不料後院失火。

  中尼建交,看點不在台灣,而在美國。考慮到華盛頓在拉美地區頻頻失守後的積極回防,這當然是拜登政府重大外交挫敗,尤其在美國宣布要於明年一月落實G7提出“見更美好的世界”(B3W),躊躇滿志地要在拉美大撒幣之後,尼國還是不買帳,絕塵而去。

003.jpg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9日,尼加拉瓜宣布與台灣“斷交”。

  為此開心到睡不着的,應是甫當選洪都拉斯總統的卡斯特羅,因為這意味着美國更承受不住“第二次阿富汗”的羞辱,必須兌現洪國新政府將來討要的各種好處。

  當然,反過來說,“中洪建交”的難度也會提高,時間或會拉長,畢竟洪國現在待價而沽,且美國掌握了洪國的債務,後者不急於表態也屬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媒體將尼國的轉向歸因於拜登政府於11月對該國“選舉舞弊”的制裁,這當然不是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因,相較之下,俄羅斯與尼國近來的許多合作,更令華府頭皮發麻。這些合作包含疫苗生產、電廠以及軍售,重點是軍售。

  至於傳說中的中尼合作“尼加拉瓜跨洋大運河”,美國不太擔憂,因為事涉中國與巴拿馬的關係,比較複雜。

  了解美國的若干台灣專家學者,對於尼國的無預警轉向大感驚訝,因為那意味着美國的情報系統失靈,尤其是在阿富汗事件之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已被質疑“太嫩”,連後院情報都掌握不住。

  華盛頓是否真的沒察覺尼國動態,根據美國務院丟出的“止血”說法,尼國轉向不意外,因為美國11月制裁了尼國,使得尼國可以不必顧慮美國以“台北法案”再制裁一次。這說法狀似一切都在拜登掌握中。

  只是,如果美國早已知情,台北卻沒有被事前知會,那又代表什麼樣的美國外交態度?雖然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挺台是虛情假意,工具性利用,但如此露骨的虛情假意,只會傷害拜登政府努力營造的面子工程。

  換言之,真相恐怕是,華盛頓其實也意外,現在只想淡化此事。尼國轉向再次凸顯美國對次要外交場域的漫不經心與戰略疏漏,一如撤離阿富汗。

  助拉美崛起,對中俄都很重要

  西方媒體在中尼建交一事上的報導顯得輕描淡寫,甚至許多主流媒體還略過不表,足證西方挺台以及“台北法案”的虛假性。換個角度說,反華反俄的媒體對此事也很傻眼,一時不知該怎麼反應。

  拉美地區許多國家雖窮也小,但與美國鄰居交往對中俄都很重要。須知,鄰居擺脫窮困甚至崛起,對美國而言是莫大的壓力,美國很快就會發現不能在此過程中缺席,並將那些投入於天高地遠的各種資源,多撥回一點到美洲。

  中俄在做的,就是墊高美國“管好自己家裡事”的成本,一如美國打“台灣牌”與“烏克蘭牌”的邏輯。而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降低美國拉幫結派的能力、意願,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

  西方常用的語言主要是“制衡”,而非“合作”,俄羅斯對此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與西方交手時比較簡單粗暴,以眼還眼,以夷制夷,你鬧烏克蘭問題,我就去印度搏感情,挺白俄堵歐,並在拉美找朋友。

  因此中俄與尼加拉瓜這樣的小國建立正向關係,當然重要。

  畢爾特之流指控的“咄咄逼人”,只是嫌中俄被踩還敢吭聲,各種不依,不過是中俄換取西方尊重的方法,若不這麼做,西方聽不懂,甚至裝不懂。

  民主峰會對美國而言意義很小,因為其作用無法服務美國內政;操弄台灣與烏克蘭問題,確實讓若干盟友提高了軍事預算,分攤了一些美國的外部成本,但這些盟友的錢從哪裡來?

  如果拜登政府正同時進行經濟與軍事的戰略內縮,那麼盟友們調高的軍事預算遲早無以為繼,畢爾特幻聽的“戰鼓聲”,逐漸會成為自己國民的哀號聲。貨架上沒東西可買,中古車比新車貴,房價繼續飆高,還奢談什麼民主與台烏呢?

  別折騰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聯合國重大決定,中國火了,西方:萬沒
2020: 直接繞開美國!聯合國突然宣布,中國又
2019: 紀念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2019: 全世界有200多國,三戰導火索最可能在
2018: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澤東軍事上的得
2018: 毛澤東和甘地:一座大橋看中印的差異
2017: 華夏民族衰落之根源 - 尚武精神和民族
2016: 讓毛主席入土為安吧
2016: 解放軍再次魔改59坦克 外觀與96坦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