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俄罗斯的战斗力究竟如何?这是个争议性很强的问题。
有人认为俄罗斯军队能够让英雄拿破仑折戟,让魔王希特勒覆灭,让整个欧洲胆寒,其作战意志和战斗力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有人则认为,俄罗斯(苏联)军队战术死板,不知变通,只会以体量取胜,几乎没打赢过任何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说其是“战斗民族”,不过是因为其敢于作战,但其军队的战斗力让人不敢恭维。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分析战争,不能把目光仅仅集中于战场上,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表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该国家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状况。
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有起伏,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单以一场战争来评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战斗力强弱如同管中窥豹,不科学也不客观。
一场战争只能反映一个国家在某一时间段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现状,但若综合分析一个国家的整个战争史,则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属性与民族性格。
现在我们将俄罗斯建国至今发生的主要战争进行梳理,以求更加系统地了解俄罗斯人的作战水平和作战风格。
血战顿河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同为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在公元6—8世纪在第聂伯河流域建立部落,8世纪后期,东斯拉夫人形成了部落联盟并拥有了最初的民族认同。
拥有共同民族认同的东斯拉夫人实力逐渐增强,于公元9世纪建立起了一个以基辅为首都的强大公国:基辅罗斯。
但是基辅罗斯的辉煌昙花一现,随着各地贵族的崛起,基辅罗斯演变为各小公国各自为政的松散联盟。
1240年,基辅被西征的蒙古军队攻克,罗斯地区成为了金帐汗国的附庸。
蒙古人统治下的罗斯地区暗流涌动,14世纪,一个叫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家逐渐开始崛起,并成为了各罗斯公国的领袖,而与此同时,作为宗主国的金帐汗国却在走向衰落。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让以莫斯科大公国为首的各罗斯公国开始不甘于继续做金帐汗国的奴仆,双方的摊牌时刻发生在1380年。
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率领罗斯联军约15万(号称)与金帐汗国的20万大军(号称)决战于顿河边。
此役,罗斯联军渡过顿河不留退路,誓与金帐汗国决一死战,经过一番血战,双方都付出巨大代价后,金帐汗国军队率先崩溃,在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的带领下,各罗斯公国迈出了民族独立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事并非一帆风顺,在罗斯联军于顿河边取得胜利后的2年,金帐汗国卷土重来,并通过武力逼迫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再次向金帐汗国称臣。
但是,这次金帐汗国对莫斯科大公国的进攻更像一个帝国的回光返照,此后,金帐汗国加速衰落,莫斯科大公国则继续崛起。
1480年,已经分裂的金帐汗国再次出兵征讨莫斯科大公国,然而尴尬的是,战斗还没打响,内忧外患的金帐汗国军队便已经从内部崩溃,带队的阿哈木汗死于内讧, 莫斯科大公国不战而胜,自此,蒙古人对罗斯地区长达240余年的统治正式结束。
帝国扩张与拿破仑折戟
随着莫斯科大公国的不断做大,其也开启了对周边国家的兼并,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在位期间,莫斯科大公国先后兼并了特维尔公国、普斯科夫共和国、梁赞公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的斯摩棱斯克地区,自此,俄罗斯的统一初步完成。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
此后的俄罗斯一度陷入混乱,直到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才逐渐安定下来。
1682年,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彼得大帝)继位后,俄罗斯开启全面改革,向西方学习各类先进技术,经过改革,俄罗斯国力日增,在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瑞典的战争中接连取胜,此后,俄罗斯开始积极干预欧洲事物,因而被称为“欧洲宪兵”。
此后俄罗斯帝国扩张的脚步再未停止,并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达到高潮,这一时期,俄罗斯帝国参与瓜分波兰,并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
在俄罗斯帝国一路崛起的同时,欧洲局势风雨变幻,一代战争天才拿破仑崛起。
19世纪初,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国发起了对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俄罗斯帝国也参与其中,但随后拿破仑扶持华沙公国的做法让俄罗斯感到不安,于是其退出了对英国的大陆封锁联盟,此举激怒了拿破仑,他决定亲自率军好好教训一下俄国,以此来巩固自己欧洲大陆上的权威。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了法国及奥地利、瑞典等国共计60万大军大举入侵俄国,俄法战争爆发。
俄罗斯帝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拿破仑同样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开战前,足足拿出两年时间进行后勤方面的准备,待粮草与运输车队准备妥当后,拿破仑才率领联军向俄罗斯境内进发。
俄罗斯帝国的边防军实力远不及拿破仑率领的联军,所以没做太多抵抗就开始后撤,但是俄罗斯境内崎岖的小道也拖慢了联军行军的速度,复杂的交通环境也让联军的后勤开始出现问题,联军中一些非法国军队开始逃跑。
但尽管如此,以法军为核心的联军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战斗素养,在进入俄罗斯境内后,虽然俄军也试图组织几次防御作战,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9月17日,俄军才在莫斯科外围组织起了一场有效的防御作战,此战打得相当惨烈,最终拿破仑领导的联军表现出了更高的战斗素养,击败俄军直逼莫斯科。
拿破仑的计划是通过一场激战占领莫斯科然后迫使俄罗斯帝国投降,但是令拿破仑没有想到的是,俄军竟主动放弃了莫斯科,并在撤出莫斯科前坚壁清野,留给联军一座空城。
联军占领莫斯科后无法获得补给,只能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撤出,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俄罗斯帝国却下达了全国动员令,对俄罗斯境内的成年男子进行极限动员,待联军撤出后,俄军组织起了近100万军队对联军发起反击。
俄军首先封锁了联军撤出俄国的近路,迫使联军由原路返回,因为联军来时的路更加难走也更不容易找到食物,然后俄军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扰联军,攻击联军的补给线,联军苦不堪言,更多非法国军队开始逃跑。
11月26日,疲惫不堪的联军撤到今白俄罗斯境内的别津纳河附近,俄军抢在联军尚未渡河逃生的当口对联军进行了三面合围,此时的联军士气低落,在俄军的猛烈攻势下陷入崩溃,拿破仑率领残部艰难逃回法国,此次远征,顺利回国的联军十不存一。
俄军以顽强的作战意识和正确的作战策略,让纵横欧洲的拿破仑栽了个大跟头。
帝国衰落:从克里米亚到日俄战争
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之路已接近极限,表面上看,帝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但这种强盛的背后,是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和故步自封。
此时的俄罗斯帝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强悍无比,但是在诸多技术领域已经与英法等世界一流强国拉开距离。
1853年,发展动力已陷入枯竭的俄罗斯帝国把目光集中在那个比它更“老”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帝国认定奥斯曼帝国已经垂垂老矣,根本不足为虑,于是在巴尔干问题上步步紧逼,奥斯曼帝国拒绝让步,双方兵戎相见。
战争之初,交战双方仅仅是俄土两国,俄罗斯帝国取得了一定的战场主动权,但即便对手只有土军,俄军也难以形成碾压式的优势。
随着战争开打,英法两国立刻对俄军发出警告,要求其立刻撤军,但俄方认为其可以依靠普鲁士和奥地利盟友,所以并未将英法两国的警告当回事。
但是当英法两国真正对俄用兵,其才惊讶地发现,奥普盟友作壁上观,俄方不得不独自面对英法土联军。
俄方虽然意识到可能不敌,但是还是想通过几次漂亮的军事行动为自己在谈判桌上多获取一些筹码,但很可惜,这不过是俄方的一厢情愿。
陆战方面,俄军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法军队战斗接连陷入被动。
海战方面,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木制风帆战舰面对皇家海军的蒸汽战舰毫无还手之力,连俄海军官员都自认为毫无胜算,只能自沉舰船以拖慢英法海军的脚步。
在主战场克里米亚半岛,英法土联军与俄军围绕登陆与反登陆作战展开激烈交锋。
尽管处于劣势,俄方仍希望通过投入更多兵力来逆转战局,而英法方面则将更多先进装备投入战场,处于劣势的俄军士气低落,在付出巨大伤亡后终于决定停战。
克里米亚战争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这主要是因为战争涉及国家众多,且大量先进技术和战争理念被应用到战场之上,此役,俄军损失达52万余人,战争中暴露出诸多社会问题已经暗示其帝国内部矛盾已经不可开始变得不可调和。
20世纪初,垂老的俄罗斯帝国又盯上了另一个更加衰落的帝国:孱弱无比的大清国。
俄军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出兵最多,战争结束后,也没有像其他列强一样离开中国,而是赖在中国东北不走。
大清国自知不是俄国对手,只能寄希望于日本支持,俄军在东北的长期驻扎本就严重损害日本利益,日本方面极度不满,于是,日本全国上下决定赌上国运,与俄军进行一场生死大战。
战争同样分陆海两个方面,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俄军原本都胸有成竹。
海战方面,俄方原本计划太平洋舰队坚守不出,待波罗的海舰队回援后合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而陆战方面,俄方在加紧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准备从欧洲大量调兵彻底打垮日本陆军。
但是,这两个计划都因俄国内部糟糕的组织效率而泡汤,俄太平洋舰队由于一系列魔幻操作,在未等到波罗的海舰队时就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全歼,全歼俄太平洋舰队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甚至有大把时间修整来等待俄波罗的海舰队。
陆战方面,日军完全以一种不要命的姿态接连向俄军发起猛攻,而西伯利亚大铁路直到俄陆军被完全击败也没有成功通车。
最终,日俄双方的决战在对马海峡上演,师老兵疲的俄波罗的海舰队面对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全军覆没。
面对风雨飘摇的沙俄,日本赌赢了,从此跻身列强行列,而历经近3个世纪的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力挽狂澜:卫国战争
20世纪初,尽管疆域辽阔,但国内已是矛盾重重,且这种矛盾已经难以通过改革来化解,一场狂风暴雨已在酝酿。
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终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夺取了全国政权,新建立的苏俄政权以与周边国家组成联盟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苏联。
苏联建立前后,俄罗斯大地上曾烽烟四起,旧沙皇军队与外国干涉军一度夺取了整个俄罗斯大半国土,但是他们最终都被苏联红军打退。
政权巩固后,苏联以计划经济迅速实现工业化,二战前,其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世界第二。
斯大林上台后,在国内实施了“大清洗”,很多高级军官都被处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军的战斗力。
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后,苏联意识到苏德必有一战,于是苏联开始积极在周边布置战略缓冲地带,苏联曾向芬兰提出交换领土,被芬兰拒绝后,苏联对芬兰发起大举进攻,当时苏联军队有500余万人,芬兰总人口不过400余万,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但苏军在战斗表现很差,本以为几周就取胜的战斗打了四个多月,苏联虽然最后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是对方近10倍。
苏芬战争让希特勒认为苏联弱不禁风,于是决定提前进攻苏联。
战场初期,纳粹德军摧枯拉朽,一开战就重创苏军,并占领了当时苏联第三大城市基辅。
面对强悍的德军苏联开始了全国总动员,工厂开始大量生产军用物资,并调动远东的部队回援,同时,来自英美的援助也开始源源不断赶到苏联。
1942年,虽然德军仍旧占据战场主动权,但是一举攻陷莫斯科迫使苏联投降的计划并未实现。
1942年夏,最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苏军在先在劣势兵力下顽强抵抗了3个多月,将德军牢牢困在斯大林格勒,而后对德军实施反包围,最终全歼德第六集团军,苏德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出现逆转,随着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失利,战争局势彻底逆转,苏军开始大规模的反击作战。
并一路反推至柏林,彻底打败了纳粹德军。
苏联军队凭借英勇无畏的抵抗击败了穷凶极恶的纳粹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帝国坟场:苏联侵阿,惨淡收场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
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力达到顶峰,甚至一度拥有压美国一头的趋势,此时的苏联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称霸全球指日可待,于是苏联希望控制阿富汗来获得进入印度洋的入海口,在扶持傀儡政权的尝试失败后,苏军不再掩饰,于1979年大举入侵阿富汗。
常规战来讲,苏联侵阿的军事行动十分成功,苏军一天就控制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周就控制了阿富汗境内所有大城市的交通要道,按照常理来讲,完成这些的苏联已经成功占领了阿富汗,但是有“帝国坟场”之称的阿富汗又岂能常理考量。
当时的阿富汗是前现代化国家,相比于一个国家,它更像一个部落联盟,即便干掉了阿富汗中央政权,阿富汗各部落武装仍就以游击战的方式袭扰苏军,攻击苏军。
这些部落武装的抵抗慢慢将苏军拖入战争泥潭。
苏军深陷阿富汗,作为老对手的美国又岂会“坐视不管”,美国一方面秘密向阿富汗境内的各游击队提供武器和训练,一方面利用舆论优势,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前往阿富汗参与抵抗苏军的“圣战”。
渐渐地,苏军无奈地发现,阿富汗境内的游击队永远也打不完,不但打不完,他们的战斗力还越来越强。
苏军随后放弃了对阿富汗境内游击队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但是那些被苏军“重点照顾”的阿富汗军队中又偏偏有很多战斗力强,意志坚定的“硬骨头”,盘踞在潘杰希尔谷地的马苏德带领他麾下的游击队挫败了苏军九次围剿,让苏军颜面扫地。
当然,对于强大的苏军来说,战场上的这些问题可以克服,真正的危机来自国内。
苏军发起侵阿战争时,国际油价处于高位,苏联财政宽裕,即使前线不顺利,也总能维持,但随后的几年中,国际油价掉头向下,苏联财政吃紧,无力继续维持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1989年,苏军灰头土脸离开阿富汗。
失败的阿富汗战争犹如压垮苏联这个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1991年苏联成为历史。
总结:哪些仗打的赢?哪些仗打不赢?
以上是对俄罗斯战争史的简单回顾,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勾勒出俄罗斯(苏联)军队的战斗特点:
第一,俄(苏)军队确实很少有以少胜多的战例,当然,其原因更多是因为俄(苏)军队很少以劣势兵力与对手作战。
第二,生死存亡之时,俄(苏)军队大多可以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第三,俄(苏)军打仗只抓重点,不拘小节,喜欢长驱直入,不讲技巧,正面硬刚,所以战争中的伤亡通常较大,而如果战场适合俄(苏)军队长驱直入,俄(苏)军队通常能有所建树,而如果战场不适合俄(苏)军长驱直入,则其常常要吃亏。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俄(苏)军打仗不讲技巧,胜在体量。
战争是极端的政治,军队的体量是一个国家社会动员能力的体现,而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内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则是一个国家社会组织效率的体现。
俄罗斯这个民族的动员能力较强,正因为如此,俄军很少在兵力上处于劣势。
而在国家的上升期(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俄(苏)军组织效率较高,体量上的巨大优势再加上还不算太低的组织效率,让俄(苏)可以战胜一切强敌。
而在国家的衰落期,俄(苏)军就算能够勉强地纠结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其组织效率也不高,这往往导致俄(苏)军体量优势发挥不出来,最终招致战争失败。
俄罗斯人拥有高度的民族认同,在国家遭遇灭顶之灾时,她的人民总能团结一心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这样的联盟高效而强大,任何强敌都难以撼动;而当国家陷入内忧外患,权贵们为转移国内矛盾而发动的战争,通常不会带来军队之间的有效配合,不但不会带来好的战果,还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