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航母俱乐部”中,中国无疑是加入时间较晚的“后发玩家”之一。别说是与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全球第一批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相比,就连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都比我们更早地获得了航空母舰,即1957年开始服役的印度首艘航母“维克兰特”号。但如今,中国已经拥有3艘航母,成为了数量方面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母大国。而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技术均源自苏联时期的中国现役航母“辽宁舰”和印度现役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却有着一项决定性的不同,那就是后者比前者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挡焰板。
“辽宁舰”放飞歼-15
关注航母装备领域的人或许会发现,早年间中国从乌克兰手中购得的苏联时期未完工航母“瓦良格”号,也就是如今解放军海军现役的“辽宁舰”,在放飞固定翼舰载机时都会从飞行甲板上竖起挡焰板。在“辽宁舰”的3个起飞点后方,各有1块挡焰板,这一装置也出现在之后的国产首艘航母“山东舰”和“福建舰”的身上。但在印度这里,购自俄罗斯的苏联时期“基辅”级载机巡洋舰4号舰“戈尔什科夫”号,也就是如今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以及再度被命名为“维克兰特”号的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的身上,却并没有安装挡焰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福建舰”飞行甲板上竖起的挡焰板
其实按道理来说,当航母所搭载的固定翼舰载机进入喷气式时代后,基本上挡焰板就成了大多数航母均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其功能自然不必多说,那就是避免战机发动机尾喷口喷出的极高温度尾焰对后方甲板上的人员和装备造成致命影响。故当准备放飞的舰载机启动航空发动机之前,起飞点后方的挡焰板就会竖起,放飞作业结束后,挡焰板则会放下并重新与航母飞行甲板严丝合缝地融为一体。但在印度海军的2艘现役航母中,均无早已被认为是“常备品”的挡焰板,原因主要有两点:
印度航母放飞舰载机时没有竖起挡焰板
其一,在较早服役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这里,该舰原为苏联时期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后者在设计之初就没打算让固定翼舰载机以滑跃起飞或弹射起飞的方式放飞。其搭载的固定翼舰载机为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可直接从甲板起飞点上垂直升空,因而在原始设计中就没加入挡焰板和“竖起-放下”机构。经过一番大改和续建后,“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也并未在后天加入挡焰板和“竖起-放下”机构,这可能是因难以对初始设计进行更复杂的改动所致。
挡焰板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都很高
其二,到了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这里,仍未使用挡焰板技术的原因恐并非是印度人不想,而是拿不出属于自己的合格技术。要知道,战斗机航发尾喷口喷出的尾焰温度,最高可达2500摄氏度以上,这也是挡焰板要承受住的温度,而如何承受就是个很考验技术水平的事情了。目前看来,为挡焰板降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挡焰板后部加装输水管道、排水管道、水压控制装置和抽水系统等,由海水作为冷却剂实施降温;二是以耐高温能力极强,但生产加工难度大且颇为昂贵的航天材料制造挡焰板。而无论是那种方式,实现起来都相当不简单。
没有挡焰板的印度航母
如此想来,如果说从俄罗斯手中买到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乃是因先天原因而难以加装挡焰板,那到了印度自行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这里,还用不上挡焰板基本就只能是其自己没这份能耐所致了。而没有挡焰板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当固定翼舰载机从起飞点滑跑起飞时,战机后方一定距离内绝不能有其他装备和舰勤人员,等于大大压缩了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的可用面积,如无法让起飞点一定距离内的后方空间被用于舰载机整备,以及让后续待起飞舰载机排队。所带来的结果也很明显,那就是舰载机的甲板调度效率会降低,影响出动率和回收率。
印度人拿拖拉机充当甲板牵引车
不过呢,对于印度这种能拿民用拖拉机当航母甲板牵引车的国家来说,还有什么是不能“凑合”的吗?反正只是舰载机放飞和回收效率低了点,又不是不能用。看起来,虽然印度比我们早玩了几十年航母,但在战斗力方面,其恐怕在很久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达到解放军航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