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图-22、图-22M系列超音速远程轰炸机的尾炮塔自卫武器变化。图-22超音速轰炸机北约代号“眼罩”,使用的是DK-20尾炮塔,位于机尾两台RD-7涡喷发动机尾喷口之间下方位置,炮塔上方球形雷达罩内的是“氩-2”炮瞄雷达,下方为安装R-23航炮的旋转炮座和TP-1电视摄像瞄准镜。这是一架图-22K,是图-22系列中的巡航导弹载机。这是图-22演变而来的图-22R侦察机,机载设备换成了航空摄像机等侦察器材,尾部也有DK-20尾炮塔。DK-20尾炮塔上的R-23航炮,身管右侧是排壳管,左侧的圆孔是TP-1电视摄像瞄准镜通道。但并不是图-22系列的所有机型都有尾炮,比如图-22的教练型图-22U(Ту-22У),它在图-22的座舱后面叠加了一个教员舱,呈上下阶梯布局,由于不需要执行作战任务,因此尾部没有DK-20尾炮塔。图-22的教练型图-22U,那个阶梯布局的驾驶舱是标志性特征。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图-22,比如图-22P、PD(Ту-22П、ПД)电子战机和图-22RD(Ту-22РД)空中加油机,它们的尾部也没有DK-20尾炮塔,取而代之的是SPS-151/152/153(СПС-151/152/153)电子战工作站,能感知来自空中和地面的火控雷达波,向飞行员发出警报型号,并对其进行电子干扰,后来图-22KD(Ту-22КД)巡航导弹载机等型号也在现代化改装中拆除了用处不大的DK-20尾炮塔,改装SPS-153电子战工作站。图-22P电子战机尾部取代DK-20炮塔的SPS-153电子战工作站图-22从1960年持续生产到1969年,生产了300多架,但问题多多,苏军对其很不满意,于是研发了替代型号图-22M,也就是北约代号为“逆火”的可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由于图-22使用的R-23转膛航炮故障率高、需使用专用弹,因此到了图-22M,尾炮换成了GSh-23双管航炮。其中,图-22M0、M1(这两个型号没有量产,是试验型)和M2使用的是UKU-9K-502-I无人炮塔,装备两门GSh-23,也就是有四个炮管,备弹600发,前舱通信射击员通过“氪”炮瞄雷达或TP-1-KM电视摄像瞄准镜遥控射击。图-22M2尾炮塔近景,武器是两门GSh-23双管炮,四个炮管。而产量最大,目前仍在服役的图-22M3,尾炮塔型号改为UKU-9K-502M,与图-22M0、M1、M2的UKU-9K-502-I相比修改了弹链供弹路径,提高了火炮射速,从3000发/分提高到4000发/分,将GSh-23航炮数量减为一门,并改为纵列布局。图-22M3的UKU-9K-502M尾炮塔GSh-23航炮减为一门图-22M3为4人乘员组,座舱前排并列坐着正副驾驶,后排并列坐着领航/轰炸员和射击员,图中展示的是后排,远处是领航/轰炸员战位,有导航雷达、轰炸瞄准雷达和地图,近处是射击员战位,用上方红圈圈出的瞄准镜瞄准,下方红圈圈出的是遥控尾炮的操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