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殲十,神秘的殲十!T
送交者: 只隨便說說 2002年06月22日17:05: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殲-10是中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高性能戰鬥機。美國海軍情報局96年初
的一份報告指出,殲-10將擁有“特別好的”機動性("particularly
good"agility),預計2003年左右服役。目前已公開的主要是香港《廣角
鏡》雜誌上的一張飛機模型照片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的用計算機根據衛星
照片繪製的三面圖,以及一些零星資料。兩張照片不太一樣,但一般認為,
殲-10是一架單發單座多用途戰鬥機,單垂尾,採用機腹進氣和無尾三角
翼加近耦合全動鴨式前翼的氣動布局,外形和以色列的“獅”(Lavi)
相似。以色列和俄羅斯提供了技術援助,以致西方有人大聲疾呼,殲-10
是“獅”的翻版,美國技術誤落敵手。其實不盡然,“獅”是下單翼,殲-
10是中單翼;“獅”是固定式進氣道,殲-10是帶中心激波錐的二元可
調進氣道;“獅”用美制PW1120渦噴發動機(F-15上用的F-100發動機的渦噴
型),推力91.7千牛頓(約9000公斤),空戰推重比勉強超過1.0;殲-10用
俄制或引進製造的與蘇-27相同的AL-31渦扇發動機,推力122千
牛頓(約12000公斤),空戰推重比大大超過1.0;如以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照片
為準,差別更大。最重要的是,“獅”以對地攻擊為主,制空為輔;殲-1
0以制空為主,對地攻擊為輔。退一步講,在沈飛-格魯曼的“和平典範”
計劃破滅後,中國恐怕無人再會蠢到依賴美國技術來實現國防現代化。說道
中央情報局的照片,顯示的殲-10似乎隱身性能更好。進氣口前移,進氣
道略帶S形(渦輪葉片不至於一覽無遺,隱身性較好);機頭尺寸較大,略
下勾,有點像蘇-27;翼身融合體更加飽滿,機翼內段後掠增加,形成雙
三角翼,有點像法國“陣風”。“廣角鏡”上的照片更接近“獅”。若以
“獅”為參照,殲-10的最大起飛重量應在18噸左右,載彈量7噸左
右,帶1.5噸炸彈和導彈時,高-低-高作戰半徑可達1000公里以上。

關於殲-10的雷達和武器系統,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最可能的有幾種:
以色列的Elta 2032雷達帶Rafael的正在研製的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俄羅
斯的Phazotron Zhuk(甲蟲)或更新更強的Zhemchoug(珍珠)雷達和Vympel R-27
半主動或R-77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及國產JL-10雷達和PL-11半主
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以色列的系統原為“獅”所研製,集西方技術和
以色列的實戰經驗之大成,系統小巧,可靠性好,空地性能兼顧,自帶一體
化的電子戰能力。但遠程性能不足,交貨和備件供應易受國際政治影響。以
色列空軍已決定用這一系統替換F-16C/D上的APG-68雷達。俄羅斯系統的工藝
和製作可能粗糙一點,但整體功能強,尤其是遠程性能,抗干擾性和多目標
交戰性能出色。與空空性能相比,空地性能稍差,可靠性也可能有點問題。
隨着中國引進蘇-27戰鬥機和R-27空空導彈,中國已有此類系統的使
用經驗。外界對JL-10雷達所知甚少,只知道是脈衝多普勒雷達,具有下視下
射能力,探測距離約50-60公里。LY-60(地空型的PL-11)的模型在這此
珠海航展中展出,但無具體技術數據,只知道它是基於意大利由美國“麻
雀”改進而來的Aspide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考慮到國內技術現狀,
國產新系統在技術水平上可能尚不及以色列和俄羅斯的系統成熟,但在複雜
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不受制於人倒不失為一大優越性。權衡利弊,最終系統可能是三者的某種組合,
甚至可達成某種互換性,以適應不同的使用環境。但不管怎麽樣,最終系統必須與R-27,R-77和PL-11兼
容。

當然,殲-10不能直接上艦,需要經過前面提到的上艦改裝。

殲-10作為艦載戰鬥機也有不利之處。殲-10的載彈量和航程都不及蘇-27。雷達受機頭尺寸
限制,性能可能也不及蘇-27。單發動機一旦在起飛時或飛行中停車,極易失事。但單發戰鬥機也
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如美國的A-4,A-7和F-8及法國的“超軍旗”等。殲-10作為全新設計,研製
進度和技術可靠程度都有風險。但不是不可克服的。

殲—10先睹為快

我國空軍現裝備的殲擊機主要為殲-6、殲-7、殲-8 系列機型。這些機型多採用了五六十年代的技
術,後雖經不斷地改進,使飛機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但並不能完全滿足未來國土防空的需要。為解
決這個問題,我國除從國外購進一批先進戰機外,還一直在進行新型殲擊機的研製工作。其中一種命
名為殲-10 的戰機極有可能於1999年國慶50周年之際公之於世。在此根據我手頭的資料,讓大家先來
一睹新機的風采。

殲-10的研製工作由擅長輕型殲擊機設計的成都飛機製造公司負責。與以往自研戰機不同,殲-10采
用了大量的國外先進技術。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以色列的“獅”式戰鬥機。“獅”式戰鬥機雖然
是80年代以色列在美制F-16基礎上研製的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低成本多用途戰鬥機,但實際其
原型機的部分性 能已達到了三代半戰鬥機的水平。可惜後來在美國阻撓下,以色列中止了“獅”式
戰機的研製。據外電報道,在80年代末,中以兩國達成協議,在“獅” 式戰機基礎上研製中國下一代
輕型殲擊機殲-10。90年代,殲—10又吸收了部分俄羅斯的航空科技,成為集三國科技精華於一身的
新型戰鷹。

根據手頭擁有的殲-10原型機的實體模型照片和美國中情局根據衛星圖片用計算機繪製的殲-10三面
圖判斷, 殲-10是一種單座單發動機十噸級輕型空中優勢戰鬥機。 與“獅”式的設計重點不同,
殲—10着重於低空空戰格鬥 性能併兼有對地攻擊性能,與空軍的殲-11(蘇-27的國產版)形成高低
搭配。

在氣動外型上,殲—10採用了國際上新一代戰機流行的雙三角中單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鴨式布局。
這種布局的優點是既能發揮三角翼飛機在高空高速的優勢,又通過前翼增加升力,保證在中低空亞音
速格鬥的機動性並大幅縮短起降距離。從計算機模擬圖看,殲—10的主翼似乎大於“獅”式,且後掠
角較小,有利於空戰纏鬥;有與F-16近似的翼身融合體,利於隱身和提高內部油箱的容量; 進氣道
位於機腹部,其中有一進氣錐,這種布局可改善在大迎角機動時飛機發動機的進氣效率。

由於採用了放寬靜穩度設計和鴨式布局,需控制的翼面較多,已不可能再用人力和機械傳動系統來控
制,殲—10採用了先進的四餘度電傳控制,通過傳感器感受手對操縱杆的壓力,轉為電信號送往控制
電腦,由電腦根據飛機實時情況計算出最佳控制量,並把控制信號送往舵面操縱系統,再調整飛機姿
態。這樣既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又充分發揮鴨式飛機機動性,也保證了控制系統的冗餘度和生存能
力。

發動機差曾是過去中國軍機的通病。殲—10採用了俄制 AL-31F渦扇噴氣發動機,該發動機最大加力
推力為12260 千牛,自身推重比在8左右,其優越表現在國際上頗有口碑, 可以說是中國軍機所使用過
的最好的發動機。這為殲—10 的機動性超越同類機型提供了有力保證。當AL-31F的國產型號渦扇12
投產後可與空海軍未來主要裝備轟-7A、殲-11 (國產蘇-27)實現發動機的統一,有利於後勤保
障。據聞我國還將從 俄羅斯引進AL-37推力矢量控製發動機,這 將進一步加強殲—10的實力。

在武器及射控系統方面,現已知殲—10採用6管23mm機炮,可攜國產近距格鬥導彈和先進中程攔射導
彈,並與頭盔瞄準具互聯,也可攜各種對地、對海武器系統。從’97北 京航展傳出消息:俄羅斯和以
色列正在為殲—10提供射控武器系統而展開競爭,雙方皆提供了先進的產品如R77、怪蛇4 導彈等。
殲—10的雷 達採用了相控陣體制,作用距離較遠,電子戰能力強,並有多目標接戰能力。除此之外,
殲—10還能加掛多種輔助吊艙以加強作戰能力。

殲—10計劃對於中國十分重要,它是中國空海軍進入21 世紀的主要裝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上台階的
里程碑。正因為如此,軍方和成飛在殲-10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先進技術,甚至不惜拉長研製過
程。據說殲—10的計劃十分複雜, 其中包括多種型號———甚至還有航母艦載型,其採用的發動機、
電子設備乃至氣動外型都有差別。其中一些型號早已試飛,供試驗技術之用。生產型殲—10何時才會
揭下神秘面紗露出真實面目,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殲-10 -- 我們共同的夢想

那邊廂法、以、俄為了「11號計劃」爭得你死我活,這邊廂俄羅斯和以色列也為向殲-10提供機載射控
雷達和武器系統展開了一場龍爭虎鬥。在97年北京國際航空展上,相位電子集團曾公開過一種重量為
180公斤的機械掃描天線多模式射控雷達,其最大搜索範圍320公里,可同時搜索並追蹤10個空中目
標,並攻擊其中最具威脅的4個。這種雷達可導引最新型的K-74ME 空空導彈和R-77主動雷達導引導
彈,以及Kh-31A/P (國產型稱為KR-1或鷹擊91)等多種俄制空地導彈。由於印度空軍Su-30MKI 配備的
N-101雷達在性能方面優於中國訂購的Zhuk-27雷達,中國在向俄方表達強烈不滿的同時正考慮使用以
色列的EL/M-2035 射控雷達改裝殲-10,殲-11和Su-30 戰機。據以色列的說法,經過其改良後的殲-10在
雷達和電戰能力上要優於F-16C/D 和幻影-2000-5,再採用「巨蟒4」和「德比」主動雷達導引導彈後,
其綜合作戰能力將是未來15年內同級戰機中最強捍的!同時,以色列表示如果中國採用EL-M-2035,以
色列還可在2000年左右為殲-10提供一種更先進的電子掃描相位雷達。以色列如此不顧美國的一再勸
阻,對殲-10表現出這樣的「熱心」,除了上億美金項目金額的誘惑外,恐怕也有一點報美國當年單
方面取消「雄師」(Lavi)計劃的「一箭之仇」吧!

面對猶太人的強勢挑戰,俄國當然不甘心失去利益巨大的中國市場。「出售技術有危險,但那可能是
在20年後,不賣技術則更危險,不過就一定是在現在。」有跡象表明,俄國最高當局已經局部改變了
不轉讓最先進技術裝備給中國的作法,最新的例子就是俄方提出以為MiG-35研發的RP-35電子掃描相位
雷達來改裝殲-10。RP-35可同時追蹤掃描24個目標,並攻擊其中4個,其正面搜索距離140公里,後半球
搜索距離65公里。

截至筆者結稿為止,殲-10已完成首架原形機的組裝工作,按照進度其餘5架將於1998年7月以前完成。
殲-10原計劃在1997年10月完成首航,但在汲取沈飛殲-8III 的教訓後(在僅有的一架原形機墜毀後,軍方
拒絕為其後續發展提供經費),成飛集團希望在全部6架原形機建造完畢後進行首飛。雖然成飛的這一
舉措旨在減少風險係數,但卻冒犯了軍方。軍方領導人已多次在不同場合批評殲-10的研製進度,最
早估計軍方的裝備總量將會達到1,500之譜,但最新的消息顯示將不會有這麼多。

殲-10的發展歷程

“臥薪嘗膽,奮起直追”

1950年代,美,蘇積極扶植各自陣營內的亞洲國家,但技術所限,中國的航空製造水準僅限於技
術轉移和授權生產。此種狀況自70年代中期發生變化。中國首先研發出強-5,殲-8戰機,雖然性
能不及同期歐美戰機,且未超出MiG-21/23的水準,但總算走出自行研發戰機的第一步,並
且縮短了與先進國家間的技術差距。進入90年代,較現代化的殲-8,轟-7先後投入現役,加上受波
灣戰爭之震撼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將航空工業列入國家863高科技發展計劃,並與俄羅斯,
以色列,法蘭西,美利堅等航空先進國家合作,研發FC-1,J-8IIM,EC-120,AE
-100,MD-90等技術先進,種類齊全的系列軍民用飛機及直升機。特別是1995以獲授權方式
由俄引進Su-27戰機的生產線,使中國在航空製造領域至少進了15年。目前最重要的項目則是中
國航空工業總公

司(AVIC)與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IAI)合作研發殲10,這種先進的輕型戰鬥轟炸機自1988
年進入研發狀態,預計2010年以前投入現役。

“身事迄嶇,血統高貴”

殲10是中國航空工業(AVIC)旗下的成都飛機工業公司(CAC)與IAI在雄獅(lavi)戰機的基
礎合作開發的多用途戰機。雄獅是IAI與美聯合發展,而後又在美之壓力下被迫放棄,該機與法
“狂風"(Rafale),歐EF-2000以及瑞典的JAS-39同屬21世紀新世代機。

80年代初,中國終止了自行研製殲9,殲13計劃,而決定從南亞某國引進F-16以進行仿製,但這
項企圖在美阻撓下流產。後又提自法引入幻影2000戰機及其技術,怎奈法方漫天要價,未果(註:後
我國台灣省定性不佳,被宰,那是後話)。?

1987,以色列在中止Lavi後,與中國 秘密接觸,希望與中國繼續該項發展。於是中國於1988年開
始代號“十號工程"的研製工作。

“航武一流,亞洲無敵”

J-10作為中國自行研發的第一代多用途戰機,除了裝有國產的霹靂(PL)系列空對空飛彈和鷹
擊(YJ)系列空艦飛彈 對地飛彈外,和 Su-27一起引進的R-73,R-27等俄制空空
飛彈也將由該機採納。中國已確定引進R-77先進中程空空飛彈和Kh-41超音速空艦飛彈。

R-77是一種中距空空飛彈,其性能可與法制MICA和美制AIM-120媲美。由於C-10
1 C-301飛彈無法突破相關的技術瓶頸,中國引進拉度葛(Raduga)設計局研製的Kh
-41超音速反艦飛彈及其空射型,Kh-41採用火箭衝壓發動機技術,飛行速度為2.8馬赫,最大射
程250公里,並裝有300公斤高爆彈頭,除此之外,中國 開發的電視導引飛彈和雷射導引炸彈也將裝備
在J-10上。

“先進引擎,內功深厚”

目前中國急欲引進Su-27戰機及AL-31F發動機;中國制的AL-31F則稱作WS12,
此發動機最大推力12500公斤,推重比為8.0 。該發動機與美國惠普公司的F-100-PW-229
性能相當。在俄製發動機的基礎上,中國亦自力研發新一代軍用發動機,此發動機的推重比達7以
上,發動機的單位推重比為110千牛頓。前一階段中國 與俄達成協議,雙方將在電腦輔助設計,發動
機結構完整性,向量噴嘴和紅外線反制技術,複合傾斜等相關技術方面進行和作。

“四重操縱,兩重保險”

J-10 同其他第四代戰機一樣,無例外的採用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使用四重數位化線傳飛
控系統而非三重系統的好處是可以允許有兩次故障。如果出現第二次故障,對於三重系統來說,將會
出現好,壞各一的局面,壞的系統卡住不動時萬一好的要向左邊轉,壞的要向右,飛機將無所適從。
但如果是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壞與好的比例仍是一比二,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飛機將仍
可正常飛行。早先中國的BW-1原形機就因為三重系統而吃了不少苦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