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歷史上真實的《勇敢的心》
送交者: TOP10 2002年11月25日17:27:0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歷史上真實的《勇敢的心》

片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世紀西歐在軍事上的作戰場面,
威廉.華萊士以長矛兵組成圓陣成功地阻擊了英王愛德華一世(就
是片中那個陰險狠毒又高又瘦的白鬍子老頭)強悍的重甲騎兵,
原理與《水滸傳》中金槍將徐寧訓練的鈎鐮槍大破呼延灼的鐵拐
連環馬應該是差不多的,都是攻擊馬的下盤。然而,威廉.華萊士
統帥的綠林草莽部隊卻仍然敵不過埋伏在最後一線的愛德華一世
的長弓兵。

長弓兵手裡拿的就是“大弓”,幾十年後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英國就
是依靠它重創法國引以為豪的重甲騎兵。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弓”
是世界上射的最遠的投射器之一,正如在電影裡所見到的那樣,
“大弓”並不是直接瞄準敵人,而是45度角朝天上射,本來它的
弓就做得極大,極硬,拋物線使它的射程更遠,速度更快,穿透力
更強(曾經記得有一篇文章上說“大弓”的射程竟然要比美國南北
戰爭中使用的燧發滑膛槍遠,也不知是真是假),用產自英國本土
的優質鐵打造的箭頭藉助速度能夠直接穿透騎兵的重鎧(英國在中世
紀的冶鐵就是很出名的,可能是因為英國多鐵礦山的緣故)。並且
長弓兵也有自己的戰法,前一排人射箭,後一排準備,不慌不忙,
然後互相交替,火力可以十分密集。

影片中那個數次出賣過威廉.華萊士的蘇格蘭貴族羅伯特.布魯斯
(就是那個父親是麻風病人,經常躲在後面為他出謀劃策的那一位),
後來成為了蘇格蘭國王,他在具有決定性的班諾克本之戰中擊敗了
英王愛德華第二,面對英格蘭的長弓兵,他所採取的策略是這樣的,
同威廉.華萊士一樣,他同樣以組成圓陣的長矛兵守護中央陣地,抵擋
重甲騎兵的正面衝擊,後面則輔以手持圓盾和短劍的輕裝步兵,
同時他以機動性極強的騎兵隊 那娜 到守護在底線的長弓兵的側翼,
將近戰極為吃虧的長弓兵殺了個血流成河。但是,如果他的對手換
成武運見長的英王愛德華一世,他就決不會那麼走運了。

看了溫斯頓.邱吉爾的《英語國家史略》,才發現“勇敢的心”
並不是指威廉.華萊士,倒是恰恰指的是影片中數次出賣過威廉.
華萊士的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出賣威廉.華萊士的情節
自然是影片虛構的,歷史上的羅伯特.布魯斯是蘇格蘭真正意義
上的民族英雄,蘇格蘭在英王愛德華一世時代,面對的是被同化
和吞併的命運,正是羅伯特.布魯斯領導蘇格蘭人不斷與英格蘭
進行着小規模的衝突,並在班諾克本之戰中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
他作戰時十分勇敢,經常匹馬與敵決鬥,在班諾克本之戰中他
就是衝到陣前,一斧頭劈死敵將。

曾經有一個傳說是講,在羅伯特.布魯斯死後,一名追隨他多年
的騎士,準備將他的心臟帶到聖地耶路撒冷埋葬,走到西班牙的
時候,正好趕上異族入侵當地天主教徒,他就英勇地加入了戰鬥,
懷揣羅伯特.布魯斯的那顆 嚕穢壞亟辛思干 子:勇敢的心啊,
帶着我沖吧,將異教徒趕走。就沖在了戰鬥搏殺的第一線,在戰
斗即將勝利的時候,他懷揣着那顆心還是倒下了。後來有很多詩
人吟頌這個傳說,詩名就叫“勇敢的心”。


看了影片“勇敢的心”後,自己很自然地對英國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當時我對英國歷史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威廉征服”、“大憲章”、
“英法百年戰爭”、“伊麗莎白女王”、“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毀滅”
這些不連續的歷史事件上。三年前,我為自己定下了查閱資料的目標:
以片中的英王愛德華一世(1272-1307)(就是片中那個陰險狠毒又
高又瘦的白鬍子老頭)為中心,將征服者威廉到伊麗莎白女王這
段英王歷史的血脈傳承給搞清楚。

片中的英王愛德華一世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老頭,但在年輕時代
他可是個敢於衝鋒陷陣, 武運亨通的武士級國王,由於個頭長的高
人一頭,騎在馬上加緊馬鞍的雙腿顯得特別長,因此得了個綽
號叫“長腳杆”。

片中的英王愛德華一世被刻畫成一位陰 狠毒狡詐的反面人物,
這無疑是會讓英格蘭人極為傷心的,因為在英格蘭歷史上,他應該
算得上一位英武的開明之王。即使是片中對英王愛德華一世再怎麼
醜化,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愛德華一世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鐵碗。

英王愛德華一世對英格蘭歷史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他完備了英格蘭的軍事制度和各個兵種。他召集了一支
裝備精良的重鎧騎兵(經營和維護一支重鎧騎兵是十分昂貴的),
並開創了長弓兵的先河,西歐各國在這之前軍事上都是重騎兵,
輕弓兵的。弓兵的潛在威力在英王愛德華一世的手上被充分
的挖掘出來。正是憑藉他所締造的英格蘭軍隊幾十年後在他的
嫡孫英王愛德華第三(1327-1377)的統領下,橫掃法國,取得
“英法百年戰爭”前期的輝煌勝利。

其次,“大憲章”制度是在英王愛德華一世時被得到了最終確定。
“大憲章”是他的祖父英王約翰(無地王)(1199-1216)手裡
被簽定的,但當時只是個象徵性的妥協文件,因為國王要維護龐
大的軍費開支與貴族議會苟合而不得以為之,也許英王約翰當時
會想,到我孫子輩這個文件就會被廢掉的。沒想到在他的孫子英王
愛德華一世手裡,“大憲章”得到了法律化,並一直延續了800年。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憲章”其實並沒有削弱或者限制王權,相反,
“大憲章”保證了從征服者威廉到如今的伊麗莎白女王第二,一直
是血脈相連而不斷的,只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國王也必須遵守法律。
而在倡導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和“君
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城頭不停的
變換着大王旗,民間人們也流傳着這樣的一句俗語“ 皇帝輪流坐,
明年到我家”。兩者的差別與得失不是我用一兩句話所能概括的。

最後一點,英王愛德華一世完成了對威爾士和蘇格蘭的征服。
(儘管在他死後,英格蘭又失去了威爾士和蘇格蘭)

有一件事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英倫三島,卻有着四個
民族,強大的英格蘭人連芝麻大點的地方都統一不了?連島上的所有
居民都同化不了?長時間以來,英格蘭對蘇格蘭和威爾士的統治,
就如同中國對于越南和朝鮮。是一種宗主國和被保護國的關係。
中國難以征服越南和朝鮮,我個人認為地理條件的制約是個很大的因素。
那麼英格蘭對蘇格蘭和威爾士會不會也是同樣道理呢?答案也許
是肯定的。

英國的地形東南是大片的平原和草原,河谷流淌,水草豐滿。
這塊好地方很早就被盎格魯-撒克森給占了,後來成為了英格蘭。
西部、北部多崇山峻岭,西部的布立吞人後來成為了威爾士人,
在北部英國原來的土著居民再加上部分的來自北歐挪威和丹麥的
海盜後來成為了蘇格蘭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分界線是這個島上
東西方向最窄的地方,到了蘇格蘭境內,又寬了起來,天然的
屏障成為了一統的最大障礙。

在英王愛德華一世時代,蘇格蘭的形勢大致是這樣的:原來的蘇格蘭
國王法比西斯第二打獵時從馬上摔下了懸崖,死了。當時有繼承權的
是一位遠在北歐的十四歲少女,這位被稱作“挪威少女”的小姑娘
不幸在歸國途中遇到風浪,船沉而亡。這樣蘇格蘭的王位就暫時空下來,
爭奪王位的有與“挪威少女”有着很親的血緣關係的羅伯特.布魯斯(如果
我猜的沒錯的話,就是那位麻風病人,他的兒子也叫羅伯特.布魯斯)和
與法比西斯第二血緣比較近的另外一位貴族。

英王愛德華一世在蘇格蘭的策略是支持弱小的另外一位貴族,而打擊勢力
強大的羅伯特.布魯斯,他在蘇格蘭的大部分的地區設立負責徵收稅款的
役所,並鼓勵英格蘭的貴族去蘇格蘭,在當地享有封地,收稅權,其中也
包括初夜權。蘇格蘭自然不服,抗議和起義此起彼伏,英王愛德華一世對
此採取了近乎野蠻和殘忍的鐵血統治,以和談為名捕殺了幾乎所有的敢與
抗爭的蘇格蘭貴族(影片“勇敢的心”開頭的那一幕,反應的可能就是
這一片段)

英王愛德華一世所在的王朝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
的第一位國王就是愛德華一世的曾祖父亨利第二,也被叫作亨利.金雀花。
亨利.金雀花與征服者威廉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確切的講,亨利.金雀花
應該稱征服者威廉為曾外祖父。 (還好是第四代,第五代該怎麼叫啊?)

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者)(1066-1087)征服了英格蘭的撒克森人,
建立了英格蘭諾曼王朝,但統治並不鞏固,這一事業是由他的兒子
亨利一世(1100-1135)完成的,

亨利一世死後,一派貴族擁戴亨利一世的侄子斯狄芬(1135-1154),
另一派貴族擁立亨利一世之女馬蒂爾德,當時馬蒂爾德已經嫁給了法國的
安茹伯爵,一番爭鬥之後,馬蒂爾德將自己的兒子亨利.金雀花扶上了
英國王位,結束了諾曼王朝,開創了金雀花王朝,那時亨利.金雀花已經是
安茹伯爵,因此英國國王在法國領有安茹伯國,後來英國國王在法國的領地
又有所增加,加上與法國國王的聯姻關係,成為了“英法百年戰爭”的引子。

亨利.金雀花死後,他的兒子理查一世(1189-1199)繼承了王位,就是著名
的獅心王理查,傳說中的綠林好漢羅賓汗就生活在這一時代,那可真算的上
是個英才倍出的年代,法國國王菲力第二和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
第六都不是好惹的主。獅心王理查名氣所以那麼大,和羅馬教廷御用文人的
鼓吹是分不開的,畢竟他是十字軍東征的熱心倡導者,並在中東取得了一些
毫無意義的勝利。獅心王理查並不是一個好的國王和軍事統帥,長期不在
英倫本土,喜歡四處遊蕩,好大喜功,辦事好衝動,不肯經過大腦思考。這
一點倒又成為了他作為中世紀最受崇拜的騎士偶像的原因。

獅心王理查死後,他的弟弟,也就是英王愛德華一世的嫡親祖父約翰(無地王)
(1199-1216)繼承王位,lackload在大陸被翻譯成無地王,其實應該叫作
失地王才對,他丟失了大半英王在法國的領地,但他的對手可是以陰謀狡詐聞名的
法國國王菲力第二。也有一種說法,講他長期住在法國的安茹伯國的領地內,
遙控統治英國本土的政局,致死也沒有踏上英國本土。在約翰手裡簽定了“大憲章”。
約翰死後,由他的兒子,英王愛德華一世的父親亨利第三(1216-1272)繼承王位。
亨利第三擔任國王的時間很長,但沒有什麼作為,倒是他的兒子英王愛德華一世
長期在歐洲征戰,有一批騎士追隨他,英倫本土也有不少貴族擁戴他。

英王愛德華一世(1272-1307)死後,他的兒子英王愛德華第二(1307-1327)繼承王位,
就是影片中那位同性戀者,伊莎倍拉的丈夫,他確實是個無能之輩,而且
據說性格也有問題。但他的兒子英王愛德華第三(1327-1377)確是個蓋世
英豪,仗着自己是法國的外孫,表達了對法國王位的強烈渴望,發動了“英法
百年戰爭”。並曾經占領了法國的四分之三。他有個兒子就是著名的黑太子
愛德華,他一度擔當着英軍在法國的統帥,驍勇異常,搞得就和李元霸差不多。
可惜死的比他父親還早,結果由黑太子的兒子英王理查第二(1377-1399)繼承王位。
金雀花王朝也至此結束。

之後的王朝稱為蘭開斯特和約克王朝,這個朝代英王的血脈有些混亂。原因在於
英王愛德華第三(1327-1377)的兩個兒子蘭開斯特公爵和約克公爵的後代都對
英國王位發生了興趣,兩個家族各拉一批貴族,發動了內戰。蘭開斯特家族
的族徽是紅玫瑰,約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結果這場戰爭稱為玫瑰戰爭。戰爭的結局
倒是皆大歡喜,和蘭開斯特家族有着近親關係的亨利第七(1485-1509),也叫作
亨利.都鐸娶了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結束了戰爭,也結束了蘭開斯特和約克王朝,
開創了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里應該大書特書一筆的是亨利.都鐸(1485-1509)的兒子,英王亨利第八
(1509-1547)。正是英王亨利第八使英國新教成為了英國國教,他喜歡
和羅馬教廷對着幹,將原來英國本土天主教的領地沒收,封給了信仰新教
的貴族。羅馬教廷立即宣布開除亨利第八作為地球人的資格,英王亨利第
八馬上還以顏色,就也把教皇給開除了,自己封了個英國的大主教。英王
亨利第八前後共有六個妻子,他將其中的兩個送上了斷頭台,而據說這兩
個上斷頭台的王后在臨死前,還在為英王亨利第八祈禱,祝願他死後能升
上天堂。英王亨利第八一共才三個子女,一男兩女,湊巧的是他們後來都
成為了英國國王

首先是英王愛德華第六(1547-1553),他是個體弱多病的傀儡國王。
接着是被人稱作“血腥瑪利”的英女王瑪利一世(1553-1558),她將
英王亨利第七的曾孫女簡.格雷夫人送上了斷頭台,因為她也有王位繼承權。
第三個就是被人稱作“處女之王”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她擊敗了
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使得英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同時她也將
對她王位構成威脅的同樣是英王亨利第七後代的蘇格蘭女王瑪利.斯圖亞特
送上了斷頭台。瑪利一世和伊麗莎白一世都幹了相同的事,在西方歷史學家手裡
一個被貶,一個被褒,看來他們都得好好跟司馬遷學習的說。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死後無嗣,只得傳給瑪利.斯圖亞特的兒子蘇格蘭國王詹姆士第六(1567-1603),
也算是對他母親的一種補償,蘇格蘭國王詹姆士第六繼承了英國王位稱
英王詹姆士一世(1607-1625),結束了都鐸王朝,開創了斯圖亞特王朝。
他的兒子就是在光榮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可憐的英王查理一世(1625-1649)

斯圖亞特王朝在蘇格蘭已經經歷了將近二百多年,說來與前面提到過的
金雀花王朝的英王愛德華一世時代的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有些關係,
羅伯特.布魯斯死後,他的兒子戴維第二繼位,他的侄子或者外甥羅伯特
任宮廷總監,後來他成為了蘇格蘭國王,稱羅伯特第二。宮廷總監英語是
steward(古英語也許不是這個詞,但可能也差不多), 後來就將諧音
stuart斯圖亞特作為了自己的族姓。

在研究英格蘭王室的血脈傳承時,我有這樣的心得:自征服者威廉
到伊麗莎白女王,王室的血脈不斷,只是與清朝的嚴格的父死子繼規定不同
(光緒和宣統例外)英格蘭王室也承認父女關係,兄弟關係,外孫、外孫女
關係,和堂兄弟關係,如果關係稍遠的話,歷史學家就會改個王朝名稱。
諾曼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和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
汗諾威王朝就是這樣來得。

下面來談談影片“勇敢的心”中的男女主角威廉.華萊士(梅爾.吉布森飾演)
和法國公主伊莎倍拉(索菲.瑪索飾演)。

毫無疑問索菲.瑪索扮演的法國公主伊莎倍拉美麗、單純、善良。歷史上的
伊莎倍拉名聲可不怎麼好,被稱為“法國母狼”的伊莎倍拉遺棄了丈夫愛
德華第二,投入了情人蒙蒂莫伯爵的懷抱。後來落的個情人被砍頭,自己
遭囚禁的下場,但有一點我倒是特意研究了一番,那就是在威廉.華萊士被
凌遲處死之前,伊莎倍拉還沒有嫁到英國,戲裡的那場愛情故事是美國人胡
編亂造的。呵呵。

威廉.華萊士出身一個騎士家庭。他的故事大部分來自於傳說或者史詩。
起初他帶領一幫騎士干的是搗毀英格蘭人設在蘇格蘭的收稅役所,並襲擊
在蘇格蘭的英格蘭貴族,隊伍隨之越來越大,當時英王愛德華一世在法國
作戰,無暇顧及蘇格蘭,因此威廉.華萊士一度曾統治整個蘇格蘭,接着
他侵入英格蘭北部,占領了約克郡。英王愛德華一世沒辦法,只得結束了
在法國的戰事,回到英格蘭,親自統帥軍隊對付威廉.華萊士。據說威廉.華
萊士作戰極為勇敢,總是冒死沖在最前面,而且也有一定的軍事才能。
但他的部隊畢竟不能與英王愛德華一世的正規軍團相鬥,結果在1299年戰敗,
逃亡了幾年,最終還是給英格蘭人逮住,在1305年被凌遲處死。最終將英格
蘭人趕出蘇格蘭的是影片中數次出賣威廉.華萊士的羅伯特.布魯斯。
至今,我沒有查到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什麼關係。羅伯特.布魯斯為了保存實力,
與英王愛德華一世達成臨時妥協倒是有可能的。他最終不是等到了英王愛德華
第二嗎?選擇自己的對手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影片對羅伯特.布魯斯過於醜化了,這和中國對待英雄的方式重死輕生
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後代對於被凌遲處死的英雄總是投以更多的同情,
對從善而終的羅伯特.布魯斯就顯得刻薄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