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国军的中原决战——当真必败?
送交者: 一剑破天 2009年06月10日13:00:2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中原战场国军序列 徐州“剿总” “剿总”司令 刘峙,“剿总”副司令 杜聿明 第 2 兵团 兵团司令 邱清泉 辖5、12、70、74军 第 6 兵团 兵团司令 李延年 辖99、39、54军 第 7 兵团 兵团司令 黄伯韬 辖25、63、64、100、44军 第 8 兵团 兵团司令 刘汝明 辖55、68、98军 第 13 兵团 兵团司令 李弥 辖8、9军 第 16 兵团 兵团司令 张元良 辖41、47、99军 徐州卫戍部队 72、107、66、96军 绥靖区守备队 1、3(59、77军起义)、4、9 57 华中“剿总” “剿总”司令 白崇禧 第 3 兵团 兵团司令 张金 (未参加徐蚌会战) 第 12 兵团 兵团司令 黄维 辖10、18、14、85军 第 14 兵团 兵团司令 宋希濂 (未参加徐蚌会战) 中原战场共军序列 华东野战军 司令员粟裕,政委陈毅 1,山东兵团 辖4、6、8、9、13、特种纵队 2,苏北兵团 辖1、2、7、10、11、12纵队 中原野战军 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 1,阻击兵团 辖华东野战军第3、华北野战军第14、两广、冀鲁豫纵队(后国军北进兵团攻势趋猛,歼灭黄伯韬兵团后的华野调派4个纵队前来阻援) 2,伏击兵团 辖1、2、3、4、6、9、11纵队 共军纵队兵力大体相当与国军的“军” 五十九年前的那场徐蚌决战(淮海战役),又被称为“中原决战”,实乃中原大地上一场关乎中国命运的决战。众所周知,共军六十万打赢国军八十万,一战而定天下。在这里我不想说,共军将领如何擅战,国军将领如何无能,也不是给共军摸黑,更不是为国军唱赞歌。最近偶尔拜读《戡乱战史》、《白崇禧传》、《杜聿明传》后,战场上,国军虽处处被动,招招被制,但看这些书中人物心声,似有不甘。便要问一句,国军当真必败? 但国军将领中不乏骁勇战将、贤能智者、忠信之士,在这些人心中还有一个中原决战。 分别是战略和战术层次上的设想: 一战略层次 1,合武汉、徐州等地的主力,与共军决一死战。 2,徐州主力收缩到津蒲路两侧,伺机而动,逐步退往淮河,再寻机决战。 3,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线,确保京、沪、杭地区 二战术层次 1,济南战役时,集合郑州、徐州一线主力兵团七十万人进剿山东苏北共军。 2,徐蚌会战前,先吃掉“刘邓”的中原野战军。 3,黄伯韬兵团被围时,徐州主力不东援,而是迅速南下,三路合击“中野”。 1948 年9月济南战役后,国军连失济南、郑州、开封等地,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会师,华东战区和华中战区连成一片。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华东野战军南下威逼徐蚌地区,中原野战军也相机东进华东战区,中原决战一触即发。大战关键是指挥的问题,南京的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制定了“合武汉、徐州之主力,与共军决一死战”的预定计划。此计划关键就在于,把国军“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两个战区指挥系统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以应对即将爆发的中原决战。 无巧不成书,此是共产党中央也认识到即将爆发的中原决战。为了方便指挥两大野战军在中原地区与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特别改组了共军的“华中”战区和“华东”战区的指挥机构,成立了以粟裕、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主的“淮海总前委”。同时调遣两个野战军的全部和华北野战军的一部参加这场“命运决战”。 此时“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两地的总兵力是一百万人左右的机动兵力外加绥靖区的守备部队,而此两地的共军主力加辅助部队只有六十万人。一百二十万人打六十万,就算再不济,也不至于完败覆没。可最后“合武汉、徐州之主力,与共军决一死战”的方针根本没有得到贯彻,国军参加徐蚌会战的总兵力只有八十万,且是分阶段投入,同一时间在作战的兵力从来没有超过七十万,而共军开战依始就投入两个野战军的主力六十万人。这一切为什么会这样,还要看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 为了协调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系统来应对中原决战,10月下旬,蒋介石施展御人之术,电请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出任中原“ 剿总”司令。让桂系的白崇禧来指挥中原决战,一来白崇禧外号“小诸葛”是个擅战之才,二来利用白崇禧爱戴高帽的性格,一个中原“剿总”司令头衔,换一个卖命的“小诸葛”。白崇禧到了南京一进国防部,往日那些不给好脸色的人,全都围住他极尽恭维之能事,如此风光下白崇禧立刻倾囊相授,提出了对于中原决战的两点计划: 1,徐州主力收缩到津蒲路两侧,伺机而动,逐步退往淮河,再寻机决战。 2,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线,确保京、沪、杭地区。 同时提出,不仅蒋介石要求增援的黄维12兵团,而且宋希濂的14兵团,桂系的张金第3兵团,都准备开拔增援徐蚌战场,让中原决战的国军仅机动兵力就达到一百万。 一则“徐州主力收缩到津蒲路两侧,伺机而动,逐步退往淮河,再寻机决战”这就是后来徐蚌会战时国军所采取的计划。可偏偏碰到个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当时国军流传“徐州是南京门户,定要派一虎将守门,就算没虎将,也要派个狗看门,谁知派个猪,这下大门肯定不保了。”本来是把数个兵团集中到津蒲路一线的,结果临阵部署被刘峙改成了集合到徐州和蚌埠两地,主动让出了津蒲路这条生命线,结果几十万军队被分为数个集团,走也走不了打也打不了。 二则“按‘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徐州主力撤至淮河一线,确保京、沪、杭地区。”这点也是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的观点。也是会战总原则,可偏偏没人敢为不战而放弃徐州承担责任,结果这个最可行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谁知没过几天,白崇禧迅速回到武汉,不仅不出任中原“剿总”司令一职,宋希濂和张金兵团不能东进,就连黄维的12兵团也想扣着不放。原因就是派系倾轧,桂系元老黄少弘听说白崇禧到了南京,立刻从上海赶到南京,向白崇禧力呈蒋桂矛盾之重要性,认为这次中原决战不仅不能支援老蒋,相反要拆台散伙,让老蒋和共军血拼。大战在即,国军内部派系倾轧,焉能不败?共军合华中、华东两路大军,而国军则是分华中、华东两路人马各自为政。 只有败途一条路可走了吗? 也不竟然,走了白健生,还有杜光亭。这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老蒋用的不是他的才,而是他的“德”,或者可以说是用他的“忠”,徐州地区的五十多万精锐部队是老蒋的看家本,自然要派一忠信去。统领这么多人马没有才是不行的,那么只能给刘峙配个得力副手,这个贤能之士就是杜聿明。 早在9月共军打济南时,杜聿明就明锐的感觉到,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中原决战要来了。杜聿明可不是个坐以待毙之人,他是个拼尽自己全力殊死一搏的人。共军一打济南,他就敲定邱清泉的第2和李弥的第13两个兵团火速北上增援济南。同时他还有一个野心更庞大的计划,此时华东共军14万人打济南,18万人阻援军,兵力动员已经达到了极限,他要“集合郑州、徐州一线主力兵团七十万人进剿山东苏北共军。”也就是说他要在敌我力量对比还对自己比较占优势的情况下,共军主力又主动出现时,提前进行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 10月初杜聿明各项准备都做好了,准备投入徐州“剿总”的第2、7、13、16等4个兵团外加 1、3、4、9绥靖区部队,同时华中地区的黄维兵团也配合作战,共拟投入七十万人左右的精锐部队,在济南和共军主力决一雌雄。可人算不如天算,10月15 日就在杜聿明磨拳擦掌准备大打出手时,东北的辽沈战役进入高潮,老蒋从北平一纸调令把杜聿明硬拖到东北去收拾残局。结果杜聿明的提前决战的计划胎死腹中,等到辽沈大败,徐蚌吃紧,又把杜聿明派回原任,此时徐蚌会战已经开打。 就在杜聿明为即将爆发的中原决战做准备的时候,武汉的“小诸葛”白崇禧也在做着准备,他判断这仗早晚要打,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白崇禧认为,决战一开,老蒋必然要他派遣援军,除了铁杆桂系的张金兵团外,黄维的第12兵团、宋希濂的第14兵团都不可能扣着不放,这两个兵团早晚要东进徐蚌地区。可华中的共军不是吃素的,这么长的路就算不被共军截杀,也要被路程拖垮。与其东援路上被共军打,还不如先吃掉或打残共军,再稳稳当当的东进徐蚌进行决战。 说干就干,首先白崇禧派遣一个军护送大批的粮食、弹药、燃料去‘平汉’铁路线上的确山,再派遣绥靖区部队征召民夫修筑确山的铁路,并对外放风说是要在确山囤积物资准备作战使用。此时中原野战军尚且蒙在鼓里,通过各个渠道都侦察到国军在确山囤积物资且守军甚少,遂决定派遣中野主力第1、2、6、10和江汉纵队十多万人前去确山夺取这些物资。在得知共军上当后,白崇禧派遣张金兵团、黄维兵团等二十多万人秘密机动到确山附近设下埋伏圈,专等共军往里撞。10月14号白崇禧亲自去确山督战,结果被共军情报人员得知,一个囤积物资的行动还劳烦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亲自过问?刘伯承再综合了其他方面的情报得出了“有问题”的结论,连夜命令南下各部队迅速撤退终于逃出国军的包围圈。 结果白崇禧机关算尽,还是被中野逃出生天,这确山伏击战,双方可谓斗智都勇,结果白崇禧棋差一招,满盘皆丧,懊悔不矣。 转眼到了1948年的11月6日,共军华野和中野各路大军基本到位,遂发起了徐蚌决战(淮海战役)。11月8日黄伯韬的第7兵团被华野主力包围在徐州东边 100公里的碾庄,杜聿明赶到徐州“剿总”指挥部第一个判断——这是共军‘围城打援’的济南那套战术。杜聿明猜的很准,华东野战军以山东兵团(4、6、 8、9、13、特种纵队等6个纵队)围攻黄伯韬兵团,又以苏北兵团(1、2、7、10、11、12等纵队外加中野11纵和地方部队)专等援军。 11 月11日,刘、邓的中野突袭“津蒲路”上的宿县。若不是刘峙把白崇禧收缩津蒲线变成了收缩徐蚌地区,此地本来驻防的是孙元良16兵团十数万人,结果孙元良走了宿县只有一个师,这下给刘、邓捡了大便宜。宿县失守,则津蒲线被截断,徐州的几十万军队没了铁路补给,就完全靠徐州机场了。 11月13日宿县失守,同时第4、9绥靖区部队改编为第6、8两个兵团,兵团司令分别为李延年和刘汝明。 杜聿明根据最新的战场态势给国防部和老蒋出了三个计策, 一,徐州留李弥的第13兵团和徐州卫戍部队四个军坚守,邱清泉和张元良两个兵团二十五万人火速南下,第6、8两个兵团迅速北进,黄维的12兵团进军宿县。三路大军围攻宿县吃掉刘、邓的“中野”十五万左右的共军。此为上策。 二,壮士断脘,利用共军和黄伯韬兵团纠缠的时间,徐州主力迅速西撤,会合黄维的12兵团一同过淮河,加上新组建的6、8两个兵团共七十万的机动兵团与共军决战。此为中策。 三,黄维的12兵团和6、8两个兵团打宿县,重新打通“津蒲路”,徐州的三个兵团去救黄伯韬的第7兵团,再相机决战。此为下计策。 历史上国防部和老蒋先选下策,黄伯韬兵团被歼后,又用中策,最后把几十万的精锐都赔光了。 我们先来看中策,“利用共军和黄伯韬纠兵团缠的时间,徐州主力迅速西撤,会合黄维第12兵团一同过淮河,加上新组建的6、8两个兵团共七十万的机动兵团与共军决战。”这是一招丢车保帅的办法,华东野战军倾全里打黄伯韬兵团,根本没能力再去包围一个更大的三十万人重兵集团,刘、邓的中野就十多万人,此时徐州这三个兵团外加四个军要去那里都能去,没人挡的了。这招用了,结果就是黄伯韬兵团覆灭,国军保住了中原战场的精锐,退到淮河与共军对峙,这样徐蚌决战(淮海战役)就不具有决战意义,只是一场济南式的攻防战。 最后来说重点,杜聿明的上策。(看图)按杜聿明的分析,共军一定是“围城打援”式的战术(确实如此),所以千万不能去直接东援黄伯韬兵团,因为直接去,就着了共军的道,那整个徐蚌决战就要按共军的剧本去演出了。 为什么杜聿明认为放弃直接救黄伯韬,没有火速南下打刘、邓来的有价值? 国军先打刘、邓也有三点可行, 一:黄伯韬兵团是精锐之师,五个军全美械装备,就地防御顶个七、八天绝对有可能(实际黄伯韬兵团顶了十三天); 二:李弥兵团加徐州卫戍部队四个军绝对能守住徐州二十天(华野只有打援部队6个纵队可用于攻城,黄维兵团被优势共军围攻也顶了二十天); 三:邱清泉和张元良两个兵团南下打刘、邓而不去救黄伯韬绝对超出共军预料(就算共军反应过来只有两办法,一是用十五万人攻十五万人守的徐州城,二是用十五万人去包围二十五万人的国国军精锐)。 共军方面的弱点 首先:刘、邓是客军,在华东是远离根据地的共军(离华野的根据地也很远),遇到重大损失没办法补给; 其次:刘、邓只有十五万到十八万左右的人马,且是千里迢迢从华中赶来的疲惫之师,携带重武器极少;再此:刘、邓位置最突出,首先要面对南线的6、8两个兵团的增援,其次要准备伏击黄维的12兵团,其兵力已经到了极限,根本没力量去抵挡北面徐州来的任何敌人。 有此六点杜聿明认为打中野绝对比打华野救黄伯韬来的容易。国军按上策行事,只有两个结果,一是黄伯韬覆灭,中野被重创,一个换一个,届时徐蚌战场国军七十万打共军四五十万;二是中野被重创,黄伯韬兵团还没被吃掉,华野要抉择是撤走还是强行吃掉黄伯韬兵团再走。 国防部和老蒋为什么最后选了下策,不得而知,也许是没有杜聿明那样壮士断脘的意志。国军的诸多将领对徐蚌决战,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非常精妙的计策,可惜事与愿违。派系倾轧、临阵抉择、情报问题、政治黑暗等等原因充斥的中原决战,最终决定了“中国前途命运历史就是历史,也许历史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历史也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兵者国之大事胜负之理,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王希哲:中国左派需要成百上千更明智的
2008: 告诫基廷:中国一定会赢!
2006: 谁来审判美国大兵?
2006: 毛泽东长征路上4次落泪
2005: 我被国家安全局安传唤的经过
2005: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实录
2004: 丢掉幻想,准备核战------台海战争的战
2004: 新战略的形成 - - 把一切写在台海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