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于1951年3月中旬参军,在新兵补训29团训练半个月后,即随部队从广西乘闷罐子火车到达辽宁盘锦,再训练一段时间后,约于4月底5月初开赴朝鲜,编入志愿军39军115师344团警卫连任战士。同年11月全团开赴临津江前线,我父亲所在的警卫连也进入一线阵地进行坑道作战,直到1952年底部队换防才撤回二线,转移到西海岸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5月回国后部队重新整编,父亲被编入115师直属工兵营,直到1956年3月复员回乡,在部队整整奋斗了5年。这就是我父亲简略的从军经历。
父亲生于1930年,因病故于1978年,那时我还是一个13岁的懵懂少年,因而几乎没有听到父亲讲过他在朝鲜的战斗故事,甚至连他当年是在哪个军哪个师也不知道。上面的这些简历是我前几年偶然碰到他当年的一个战友才获知的。30多年过去,父亲的遗物除了一本残缺不全的复员证和一个从朝鲜带回来的小布袋外,其他物品都已经丢失殆尽了。下面就是这些遗物的照片:
我是家中的长子,父亲的往事我不知道,弟弟妹妹自然也不知道。下面一些零星的片段,都是从父亲的一个老战友和邻居们的口中听来的:
1、1951年初,政府号召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广大青年参军。当时响应的人极为热烈,我们上千人的一个村子有数10人报名,很多人都已经获得到县里体检的机会了,最后却只有我父亲一人能参军。前来招兵的军队干部说,前方打仗需要人,后方建设也需要人,没被选上的就留在后方吧,同样能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作贡献。
2、父亲他们出朝是在一个晚上从丹东乘火车到达新义州火车站。火车开到车站时天还没亮,车还未停稳,美国飞机就来轰炸了,全体人员紧急跳下火车跑到附近的树林里隐蔽,火车也立即往回开。当时大家以为已经到了战场了,纷纷抱怨2、3个人才一支枪,怎么打仗!后来才知道这里还不是第一线,部队是为了减轻行军负担才让战士少带枪的。
3、部队从新义州开始白天隐蔽,晚上行军,连续走了10多个晚上才到达志愿军总部所在地桧仓。在桧仓他们这批新兵大部分分配在39军的115、116师和独立炮兵45团,少数分到38军。在115师又以344团较多,也有部分分到343团。父亲就是从这时起成为344团警卫连的一名战士。当时部队代号是 0949部0135部2支队,即39军115师 344团。分到部队后,在二线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训练,于同年11月开到一线接防其他部队的阵地,阵地是在临津江边的老秃山一带。在阵地上坚守整整一年后,1952年底部队换防,全部撤回第二线的西海岸进行抗登陆作战准备。
4、父亲由于长得高大壮实,在警卫连里面被安排担任轻机枪组副射手。我碰到父亲的这个老战友跟我父亲同一个班,但分在不同的战斗小组,守卫的山头也不同,两个山头相距大约一里路。这个战友长得瘦小,因为是老乡,曾提出要跟我父亲在同一组,但未得排长应允。因此他说有时只听到我父亲所在的那个山头枪声大作,具体战斗情形却不清楚,甚是遗憾。平时执行任务有时候也在一起,曾有一次他们三人一组搜索敌特,因阵地战斗正酣,天亮的时候三人凑在一起观察情况,一发炮弹打来,三人都被震昏了过去,所幸三人都不受伤。我估计由于父亲是机枪组成员,被抽去执行战斗任务的机会可能多一些。
5、在阵地上父亲与一个广东籍战友同住在一个防炮洞。某晚突然奉命转移,战友穿好鞋后就说我先走一步,而父亲因为穿的是球鞋,系的鞋带较长,慢了半拍。不料战友刚走出洞口,一发冷炮打来,父亲急忙冲出去,见这个战友倒在血泊里已经牺牲了。父亲当即脱下大衣,将他的遗体包裹。这个战友姓陈,是从国民党军解放过来的老战士。
6、某次父亲要到约10公里外执行任务,天上的敌机追着人狂轰滥炸,有一枚炸弹就在离父亲身边不远爆炸,掀起的泥土盖住了父亲全身。昏醒后父亲发现他携带的冲锋枪已经被炸成两截,自己却毫发无损。
7、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一般都用白布包裹,入土安葬。而后战友们还要按照国内的风俗,煮几个鸡蛋烧香祭奠。
8、志愿军为什么不戴钢盔?因为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几乎没有空中力量,每碰到敌机来轰炸时都只能隐蔽躲藏。由于钢盔会反射太阳光,容易被发现,所以志愿军部队多数不佩戴钢盔,而是戴布帽或防空草帽。
1950年10月19日,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正式入朝参战。这新中国的开国第一战,你的长辈是否参与其中?有哪些感人的、惊险的、不为人知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流传下来?请你拿起笔,将你的长辈的故事写出来,共同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0周年,一道缅怀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负伤、失踪和被俘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