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香椿树:说说林彪的四平之败
送交者: 香椿树 2011年01月27日12:25:38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本来想要搜索一下林彪防守作战的记录, 记忆中不是很多, 井冈山上李德指挥的防守战当然以失败告终,当然, 林彪也没有单独决策的战役指挥权利。 到了抗日战争,林彪打了两个并非自己决策的伏击战之后就受伤了。 解放战争中,林彪并没有找到成功的防守作战记录, 四平属于失败, 临江乃是陈云等策划指挥, 林彪基本没有参与, 三下江南属于进攻作战, 而且是配合南满防守临江。 东北联军壮大之后就是一直进攻作战了。 这与解放区其他战场则完全不同。四平对与林彪来说是林彪成长的磨刀石, 四平三败,作用非同小可, 所以放弃原来的目标这里闲侃一下林彪的四平之败。 


战争的空隙是短暂的。国民党军休整停当后,又于1946年春发起了新的攻击。这次,林彪面临的对手是在国民党军队中有“小诸葛”之称的桂系军事领袖——白崇禧。

白崇禧也有“常胜将军”的雅号,据说他从军几十年来还很少打过败仗。白崇禧与杜聿明经过反复商量,制定了一个“扇形攻势”,计划集结五个军十个师的美式机械化部队分南北两路沿中长铁路北上,首先攻夺南满战略要地四平,然后追击撤退的共军。蒋介石兴奋地说:“有‘小诸葛’居中调度,东北之战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对于东北,虽然独占已不可能,但对于已夺之地域,毛泽东和中央作出了“寸土必争”的决策。东北局在《东北大会战部署》中,提出“此次作战为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之最后一战”。“最后一战”的口号在部队广为流传,引起罗荣桓的警觉。他认为这种提法不妥:“如果打不赢,还要不要打第二仗、第三仗?我们是刚刚同敌人交手,怎么能叫‘最后一战’呢?”他写信给林彪,明确提出:“东北战争要作较长时间的准备,不要把和平估计过急,而应发展全面工作,要全力支持这一长期战争。”林彪不置可否,率领前总移往前线,就近指挥。


(这是纯粹的瞎扯, 既然罗荣桓是政委, 他才能代表中央的意思, 哪里来得毛泽东制定了寸土必争的决策, 罗荣桓的信才符合毛泽东决策的性格, 纵观毛泽东军事生涯中, 除了宣传口号之外还没有过下过死守的命令, 毛泽东与东北往来电报甚多, 咋没有一个例子)


四平保卫战从418日开始。敌新一军在飞机和猛烈炮火掩护下,以新三十三师沿铁路、新三十八师沿公路,向四平市区轮番进攻。我守城部队为保一旅一个团和七纵即万毅部的二个团,共六千人。敌人进攻延续数日之久,进展甚微。

为了加强对敌防御和迂回,林彪变防守为进攻,以进攻代防守。他命令山东一师、二师和华中三师八旅、十旅、独立旅向四平方向西北延伸,以华中三师七旅加强七纵的防御阵地,七旅原在城北三道林子的防务由长春南下的山东七师接管,形成以四平市区为中心,从东到西蜿蜒伸展百余里长的防线,钳制住了蒋军的攻势。到427日,双方经反复拉锯战,形成胶着对峙状态。

在四平激战期间,黄克诚从西满打电报给林彪,建议适可而止,不能与敌人硬拼。他理由是:“敌人一开始进攻的时候,打它一下子,以挫敌锐气,这是可以的。现在的情况是敌人倾巢而出,与我决战,而我军暂时尚不具备决战的一切条件。因此应该把大城市让出来,让敌人进来,我们则应到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去建立根据地,积累力量,等到敌人背上的包袱沉重到走不动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去消灭它,那时候我们就主动了。”

黄克诚连续给林彪发去好几封电报,建议他从四平撤退。但林彪既不回电,也不撤兵。黄克诚无奈,又给中央发去电报,对坚守四平提出异议。中央同样不予回答。 


(越级建议不要指望得到越级回答, 中央毛泽东直接给黄克城回答的话东北林彪还怎么指挥? 正确的做法当然是把建议送给林彪做决策, 毛泽东的命令都是用建议的形式写的, 不了解毛泽东指挥风格的人可以看看林彪毛泽东关于后来锦州长春的往返电报, 毛泽东把桌子踢翻了之后写的电报还是我坚持认为应该先打锦州而已,林彪要放弃锦州回头打长春也不是毛泽东阻止的, 因为毛泽东从来不下死命令, 阻止林彪再犯错误的是罗荣桓。 战锦方是大问题, 说的是按林彪自私胆小的方法从长春打起, 让东北国民党军队顺利撤退回关内, 那么, 就不会有傅作义起义,北京城必然毁于炮火, 解放战争也不会是三年, 这才能成其为大问题)


对于林彪和中央的态度,黄克诚感到万分奇怪。这个谜团直到十四年后才解开。在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与黄克诚闲聊。黄克诚谈到四平保卫战林彪决策有误。毛泽东问道:“难道四平保卫战打错了?”黄克诚解释说:“开始敌人向四平推进,我们打他一下子,这并不错。但后来在敌人集结重兵寻找我主力决战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应该固守四平了。”毛泽东说:“固守四平当时是我决定的。”到这时,黄克诚才知道林彪不回电是有难言之隐


(这更是扯淡,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不要说没有与黄克诚闲聊的时间, 即便闲聊, 也聊不到林彪,聊不到四平, 现在的文人真他妈的以为读者都是傻瓜,随便编造什么都有人相信)


其实,林彪并不想死守四平。从锦州开始,他就竭力避免与国民党优势兵力进行决战,他的口号是“撤退、撤退、撤退”,“被动、被动、被动”。但是,中央不同意撤退。四平保卫战期间,中央多次发来电令:“时局正在变化,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要打到敌人精疲力竭”。在一次电文中,中央甚至把四平保卫战称为“中国的马德里”。


林彪初进东北节节后退并非是因为他主动撤退, 而是因为绝对得败退, 四平作为东北战略要点, 再次败退将会引起整个战局坍塌, 东北当时遍地土匪民团各个观望, 政工人员需要时间, 毛泽东的命令当然是寸土必争,每一步都要让国民党消耗时间和人力。 可是, 林彪没有主动防御能力, 只会李德那里学来的短促突击,阵地防御, 所以没有达到消耗敌人的目的, 同时进入东北德陈光就利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战法节节抵抗,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 以至于林彪手下的部队出现了对毛泽东启用林彪的不满,“ 吃了几年洋面包就不会打仗了”, 并非无的放矢。 从这里我们能够推断出死守四平恰恰是林彪的决定, 他要用这一仗证明他林彪吃了洋面包之后还是会打仗的。  实际上东北将领说林彪不会打仗了是冤枉林彪的能力, 不是林彪能力退化了, 而是陈光等将领的指挥能力在抗日战争中获得了实质性的飞跃)


5月上旬,国民党部队又开始大规模进攻与四平毗邻的本溪市。兵力已增加到十七个团。本溪是中共东北局等党政军机关的住地,仅有辽东军区的十一个团防守,防御面既宽且广,外围突击力量薄弱,工事也不坚固,战斗形势十分不利。52日,辽东军区鉴于敌众我寡,电告林彪,“死守本溪将是孤注一掷,对于长期斗争不利”。林彪同意辽东军区撤出本溪。

进占本溪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向四平集结。515日,白崇禧、杜聿明集中十个师的兵力,组成三个攻击集群向四平街地区东北民主联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情况确是万分危急,战局的关键在四平右侧的塔子山防线,这里成为封闭东北联军的最后一个缺口。林彪电令三纵:“塔子山尽可能再支持一天。”不久,三纵回电:“新六军攻占西丰、平岗后,于晚六时进占哈福站。”林彪厉声重申:“再命塔子山守军,至少明天要顶半天,不惜一切牺牲。”

(这种决定有点苏联人的风格, 是不是林彪在苏联养伤学点皮毛,受了感染)

林彪不顾中央电令,决心撤退,他把后方总政主任陈正人和野战部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沂叫到指挥部,口述《为撤退四平告全军书》要点。他的心情十分复杂,说:“估计敌人明天就可占领塔子山,廖耀湘(新六军军长)必定要以全力攻塔子山。塔子山如失守,敌人就可以从我后侧迂回,封闭四平我军的退路,那时我们就完全处于被动,且有被歼之危险。”


(中央的哪一个电令被不顾了? 瞎编乱造)。


对这次战斗,林彪用“顽强”来形容:“我们已经大量消耗了敌人,并赢得了时间。我们的保卫战是顽强的,特别是我们每一个部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说到这里,他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说:“只可惜我们后面没有好好珍惜和利用这个时间。”看得出来,他对后方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流露出强烈的不满。他意味深长地对站在自己面前的所有人说:“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三纵的防线被新六军迅速突破,影响保卫战的全局,这是最大的教训。”


(这才是林彪失败的关键, 没有及时适应东北条件, 调整应对机械化部队的布署, 明明失败还要自我辩护)。


林彪亲自起草电文,向中央提出弃守四平。519日,中央终于发出了给林彪的撤退令:“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你应主动地放弃四平,以一部在正面迟滞敌人,主力撤到两翼休整,准备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 


(这封电报的口气确实象是毛泽东的, 唯一没有编造痕迹得就是这个了, 可是, 这个电报的口气与文章总体结论完全相反, 是毛泽东要求林彪放弃四平, 而且,林彪给中央起草的电报应该只是提出当前守四平得一些困难, 并没有提出弃守四平, 因为如果林彪提出弃守四平, 则中央回电应该是同意你主动放弃四平, 而不是“你应主动放弃四平”,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得林彪要么继续错误估计自己的实力, 还要死守四平, 要么也学国民党将领,准备杀身成仁了。 不管是哪一个情况, 林彪绝对没有提供弃守四平的作战方案, 这在后来撤退的时候仓皇无序中得到了证明。 总的说来林彪四平失败的原因是缺乏抗日战争的锻炼, 林彪可能没有激动防御的能力。 朝鲜战场指挥幸亏不是林彪, 不然志愿军真可能彻底失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评《老照片:毛泽东视察南泥湾上衣口袋
2010: 反华的还有什么话说:比尔盖茨:中国对
2009: 香椿树:台湾朋友为啥推崇林彪
2009: 美国人自己说:我们要永远记住世界伟人-
2007: 军情观察:美对伊朗动武可能性有多大?
2007: 哪国有全面入侵中国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
2006: 究竟有几种武器可能对美航母编队构成真
2006: 迷恋俄罗斯不管用!中俄石油管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