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歷史上缺少的4位偉人
送交者: 老幺1 2003年08月23日16:25:3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歷史上缺少的4位偉人

作者:老幺

1. 德先生 (代表人物:華盛頓)

一提起華盛頓,中國的第N代核心或許就渾身不自在。其實何止他不自在,青年時期視華盛頓為楷模的毛澤東,“追隨總理遺志”的蔣某人,恐怕都不舒服。

早在辛亥革命、5.4啟蒙時期,“德先生”與“賽先生”就被認為中國的兩大救世主。“賽先生”是science的音譯,就是以歐幾里德幾何為代表的科學;而“德先生”就是democracy的音譯,如今某些“代表”們聞之色變的民主。

其實華盛頓並非是民主制度的首創者,但他是一位有機會成為拿破崙之類的獨裁者和“終身執政”而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棄甲歸田的人物。他儘管是位美國人,但卻懂得老子的“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孫中山可以說是中國的“半個華盛頓”。說他“半個”,因為他有華盛頓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的精神,也有追隨民主、主動引退的歷史。但是他或許缺乏華盛頓的鐵腕和軍事才能,所以他的“民國”最終成為袁世凱、北洋軍閥乃至蔣介石等強人旗下的擺設。

2. 賽先生 (代表人物—歐幾里德)

雖然現代中國人以數學好、理科好著稱,中國人的邏輯思維、理性思維其實還是相當程度上落後於直線思維的西方列強。

不說別的,就說中文網上,能夠保持風度、堅持“以理服人”而不是“帽子壓人”的,就目前來說,雖然有人數越來越多的趨勢,似乎依然沒有占據主導地位。

而在國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諸方面,“科學”常常成了一種口號,就象文憑常常是一種跳門磚。

3. 法先生 (代表人物—馬歇爾)

這位馬歇爾可不是二戰後推行“馬歇爾政策”的馬歇爾。他是1801-1835年美國最高院大法官約翰. 馬歇爾(John Marshall)。 他在著名的馬布里v.麥迪遜一案中確立了最高院對憲法的解釋權以及對其它法律的審核權,並在他任內事實上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

歷史上,中國不僅缺少“德先生”與“賽先生”,還缺少“法先生”。中國雖然有包公等清官,但中國的法制基本上屬於“人治”,這也是有很長道路要走的。

4. 麥先生(代表人物--麥迪遜)

沒錯,這位麥迪遜就是馬布里v.麥迪遜中的James Madison,他是把著名的“權利法案”作為1-10條修正案加入美國憲法的關鍵人物。而老幺發明的“麥先生”一詞就是指目前在中國幾乎成了貶義詞的“人權”,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人道主義”,因為兩者在英語裡都有“man”的發音,加上Madison的關係,老幺就姑且稱其為“麥先生”。

“麥先生”在中國也是一向不受歡迎的。水滸里的那些“好漢”,尤其是李逵等人,殺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至於反右、文革期間公民權利的喪失以及對“右派”“走資派”的瘋狂迫害也是與中國缺乏“人道主義”的傳統有關。

就是在今天,縱向自比,中國的人權也許確實處於“歷史最好階段”,就象中國的經濟、軍事就絕對值而言肯定也是處於處於“歷史最好階段”。但橫向比,恐怕就沒有那麼樂觀了。姑且不說國內網民上網、發貼都受到種種限制,就說最近曝光的前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一案中的“反腐英雄”郭光允,未經法庭宣判就被勞動教養2年,這樣的“歷史最好階段”的人權恐怕還是有很大改進空間的吧。

Laoyao2008@yahoo.com.cn
2003年8月22日,於美國

後記:昨晚老幺貼子《中華民族的5大優點與5大偉人》,一反往常地,收到許多異議的comments & emails。老幺在貼子中評定老子、孔子、秦始皇、孫中山、鄧小平為中國歷史上的5位偉人,因為“5個人分別象徵了中華民族的5大優點,道德、仁義、統一、自由、開放”。

雖然老幺在貼子中簡單地介紹了選擇的標準以及不入選(毛澤東等人)的理由,還是有網友強烈反對。其實老幺的初衷是為了介紹中華民族的“5大優點”:道德、仁義、統一、自由、開放。就象本文的主旨是提醒大家注意中國需要改進的4大問題:科學、民主、法制、人權。

除了科學、民主、法制、人權以外,中國當然還有其它許多問題,比如腐敗問題、農民問題、就業問題、軍事問題、外交問題等等。但老幺以為,如果中國有了德、賽、法、麥4位偉人,換句話說,中國在科學、民主、法制、人權等方面更上一層樓,其它許多問題(尤其是腐敗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世人仇美探源
2002: “義和團”帽子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