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粟裕和張靈甫在八年抗戰中的經歷
送交者: 香椿樹 2011年06月16日09:43: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粟裕和張靈甫在八年抗戰中的經歷 

佚名

提到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人們總是不其而然地把交戰雙方的兩個最高指揮者相提並論:粟裕,張靈甫。筆者在此從另一個角度研究歷史,整理了這兩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經歷。

1937年:中國的全面抗戰從這一年的七月七日開始。粟裕這一年30歲,在浙江領導紅軍挺進師打游擊。這年的上半年,國民黨軍隊動用43個團兵力對挺進師進行第二次“圍剿”。粟裕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總結出“敵進我進”的游擊戰戰略方針和六項戰術原則。抗戰爆發,國共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粟裕在9月與國民黨遂昌縣政府代表談判,達成了共同抗日協議。之後,率紅軍挺進師一部和地方幹部離開遂昌縣。在平陽北港把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浙閩邊抗日游擊總隊”。同年10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周子昆為副參謀長,袁國平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為政治部副主任。193712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


張靈甫這一年34歲。抗戰爆發時正在南京模範監獄坐牢。本來他是在胡宗南第一軍當團長,由於常年作戰在外,懷疑妻子不軌,把老婆殺了(經考察,張在老家有自己不愛的大老婆,而新歡是有地位的新青年,不肯分享床鋪,張怒而殺了小老婆)。被蔣介石下令關十年(本來團長殺老婆沒啥大事,可惜這個小老婆的朋友是宋美齡拉上了關係,張只好蹲監獄)。抗戰爆發,國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並保留原先軍銜。張靈甫受到從前上司,此時51師師長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在王部任153305團團長。為了表示自己改過自新的決心,他正式更名“張鍾麟”為“張靈甫”。


張靈甫所屬的部隊,國民革命軍第74軍(軍長俞濟時兼)51師(師長王耀武),在這一年參加了八一三淞滬戰役和南京保衛戰。張靈甫在作戰中以勇猛果斷,指揮有方贏得全團官兵的愛戴。嘉定作戰的時候,面對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的日寇蜂擁衝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着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殺得日寇丟盔卸甲,抱頭鼠竄。後他率領該團又連續打退敵人七次衝鋒,打死打傷日寇800多人。


74軍在淞滬戰役中處於戰役的左翼,參與了戰役的大部分。在南京保衛戰中參與了戰役的全過程。但張的部隊是蔣的嫡系部隊,掌握了一艘小火輪,損失比較輕,戰役後保存了5000多人。


綜觀這一年,粟裕手下指揮了一個名為挺進師的幾百人的游擊隊。反之,張靈甫指揮國軍正規軍一個團,參與了抗戰第一年最慘烈的兩個戰役。


1938年:16日新四軍軍部移駐南昌。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向敵人後方發展的指示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於集中整訓的命令,部隊向皖南歙縣岩寺地區集中。318日,粟裕率浙閩邊抗日游擊總隊從平陽縣山門街出發,開赴皖南加入新四軍戰鬥行列。部隊整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粟裕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組建時全軍11000人,編為四個支隊八個團。第二支隊司令員張鼎丞,下轄第三,第四兩個團,相當於一個旅。


428日,粟裕任先遣支隊司令員,率領新四軍先遣支隊開赴蘇南敵後,執行戰略偵察任務。6月,進抵南京鎮江之間的杜村。17日凌晨,先遣支隊在鎮江東南15公里之韋崗(原稱衛崗,今屬江蘇省丹徒縣)設伏,一舉擊斃日軍野戰重炮兵第5旅團司令部少佐土井及大尉梅澤武四郎等官兵13名,擊傷近10名,擊毀汽車4輛,繳獲長短槍20余支、軍用品4車、日鈔7000余元。此戰為新四軍在江南抗日的處女戰。這時,第一、第二支隊的部隊相繼進入蘇南,先遣支隊隨之撤銷。粟裕回到第二支隊任代司令員。


衛崗戰鬥以後的6個月,粟裕組織指揮第二支隊所部進行了小丹陽、中華門、雨花台、坍橋、和尚橋、狸頭橋和祿口等一系列的戰鬥,打擊日本侵略軍。見諸資料的戰鬥包含:

76日,二支隊三團在當塗與蕪湖之間,伏擊京蕪鐵路上日軍火車,擊毀日軍軍車一列,繳獲大批軍用品。

822日,在安徽省當塗縣小丹陽、雞籠山一帶打退了日軍4500餘人的八路進攻。收復了小丹陽、薛鎮、護駕墩、橫溪橋、桑園鋪、博望等地。

9月下旬,在安徽省當塗縣大官圩對日軍第15師團一部開展反“掃蕩”戰鬥。

102日,在南京郊區江寧縣祿口伏擊日軍之交通運輸車隊。


1938年,張靈甫部隊所屬的7451師(師長王耀武),參加了豫魯皖邊地區作戰和武漢會戰。豫魯皖邊地區作戰實際是徐州會戰的一個組成部分,仗打得很糟糕,引致花園口決堤的嚴重後果。真正讓張靈甫打出名的是武漢會戰中的張古山戰鬥。

51師部隊奉命對駐守江西德安張古山的日寇進行反擊。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眾人認為張古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張靈甫拍案而起,親率突擊隊輕裝出發,攀木掛樹,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老林惡水,配合正面部隊進攻,飛奪張古山。以後日寇不甘失敗,出動飛機與重炮狂轟濫炸,幾乎將張古山夷為平地。張靈甫率部浴血死戰,與日寇鏖戰五天五夜,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反覆拉鋸。身中7塊彈片,沒有退下火線。


國軍抗戰雖然敗多勝少, 但是主要責任在蔣介石高層妥協自私, 而國軍底層將領英勇之人並不少, 能讓張靈圃真正出名的卻是左翼作家田漢和郭沫若。 得知德安(萬家嶺)大捷之後,田漢受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委派,採訪張靈甫等人,刊登《中央日報》,並編寫的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德安戰役之後,張靈甫很快提升旅長。


德安大捷是武漢會戰贛北地區主要作戰中殲敵最多的一役。敵106師團連遭兩次殲滅性打擊,失去進攻能力。我軍的這次勝利,為武漢會戰爭取了時間。但是,局部的勝利並不能扭轉整個戰局,我軍在1024日撤出武漢。


1938年是八年抗戰中關鍵的一年,抗日戰爭在這一年進入相持階段,敵後戰場也是在這一年開始形成。粟裕和張靈甫也都在這一年的戰鬥中打出了名,也分別成為旅級指揮員。有趣的是,粟裕神出鬼沒展開游擊戰的戰場,剛好就在張靈甫戰鬥過的地方。不過,相比之下,張靈甫這一年戰績彪炳,進入了高峰。


1939

粟裕在這一年的上半年繼續率領二支隊的新四軍健兒在江南打擊敵軍。16日指揮了水陽鎮伏擊戰;18日指揮了橫山戰鬥;118日,親率第三團從江蘇省高淳縣與安徽省當塗縣交界地區長途奔襲蕪湖日軍飛機場附近的官陡門據點,在21日凌晨黑虎偷心,以8分鐘解決戰鬥,全殲守敵300餘人。不久以後的217日,又在句容的郭莊廟對日軍第15師團及偽江浙綏靖軍一部進行攻擊,全殲偽軍1個中隊。410日組織指揮狸頭橋戰鬥。


223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到雲嶺新四軍軍部視察,與新四軍領導人商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粟裕參加了這次會議。根據這個戰略方針,第一、第二支隊分別派出部隊渡江進入蘇中敵後。粟裕指揮下的二支隊四團(團長陶勇)在11月北渡長江,在揚州以西改編為蘇皖支隊。


8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指揮的部隊已經不再限於第二支隊了。這段時期見諸資料的戰鬥包含:,

7月,以江南抗日義勇軍名義的新四軍部隊在青浦縣觀音堂地區伏擊敵人,繳獲1艘小汽輪;23日,在追擊偽軍60余里後,乘夜襲擊虹橋機場,震動了上海。

98日,襲擊江蘇武進縣夏墅(今稱西夏墅)日軍據點,以主力在鎮澄公路上的陳巷橋設伏圍點打援,經3小時激戰,擊斃日軍大隊長以下180多名,擊毀汽車7輛。

925日,夜襲江蘇鎮江東南京滬鐵路上的渣澤車站,並伏擊從鎮江方向開來的兩批援敵,斃傷日偽軍100餘人,擊毀敵汽車1輛。

104日,二支隊四團越過京杭國道,在江蘇省江寧縣龍潭和句容縣倉頭之間突襲京滬鐵路上的火車,殲滅日軍警戒分隊。此次戰鬥,炸毀火車頭1輛、車廂兩節,炸翻車廂4節,炸死車內日軍約50人,斃傷日軍約70人。京滬鐵路因而3天未通車。

118日,一支隊二團、新六團在丹陽九里鎮、賀甲村全殲前來掃蕩的日軍,斃日軍中隊長以下170多人。

1939年,張靈甫部隊所屬的7451師(師長王耀武)參加了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和年底的冬季攻勢。

4月,張靈甫率部參加南昌會戰,右腿中炮彈負重傷,包紮傷口後再度投入戰鬥。但是,從整體來看,74軍的作用在這場會戰中並不突出。該軍在會戰中所擔負的任務是以主力進攻南潯路沿線之敵,徹底破壞交通,切斷日軍的增援及聯絡,以配合友軍攻南昌。但在戰鬥過程中“為相隔甚遠的幾個日軍獨立據點所阻,無一點兵力進至南潯路上,對戰役產生極不利的影響”。戰後論述批評有些高級將領在作戰指揮上缺乏積極進取精神,執行命令不力。當然,這應該與張靈甫無關。


19399月,日軍“為擊敗第九戰區的粵漢路沿線敵中央直系軍主力,乘蔣軍衰退之形勢進一步挫傷其繼續戰鬥的意志,同時加強確保軍作戰地區內的安定。”發動了第一次對長沙的進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否定了蔣介石“先放棄長沙”的戰略,擬定了以主力“在湘北方面利用逐次抵抗,引誘敵於長沙以北地區,捕捉而殲滅之”的戰略方針,同時“贛北、鄂南方面,應擊破敵策應作戰之企圖,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張靈甫所在的74軍,擔任了在贛北擊破敵策應作戰的任務,配合友軍32軍與手下敗將的敵106師團周旋,成功地守住了防線。


這年冬天,我軍事委員會為給予日軍以更大的消耗,策劃發動冬季攻勢。賦予第九戰區的任務是:從11月開始發動進攻,向粵漢路北段正面之日軍攻擊,重點指向蒲圻、咸寧一帶,並向武昌挺進;同時攻擊南昌及南潯鐵路,進擊瑞昌、九江之日軍。這個戰役,第九戰區的部隊作戰比較積極,給日軍一定打擊,破壞了若干交通設施。


這一年,粟裕和張靈甫兩個人依然是作戰頻繁。儘管粟裕的職位有所上升,所指揮的兵力差別不大。有所分別的是,粟裕指揮的部隊有如大海之魚,戰鬥在大江南北寬廣的敵後;張靈甫指揮的部隊有如高山之岩,固守在贛北一角。



1940

1939年開始,國共兩黨的磨擦不斷加劇,到12月成為第一次反共高潮。新四軍的戰鬥也從對日轉變為同時抗日和反頑,這一年爆發了半塔集、西塔山、郭村、黃橋、曹甸等反頑戰鬥。粟裕所在的江南指揮部在6月北移蘇中。712日,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改稱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仍由陳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揮。10月粟裕指揮了著名的黃橋自衛戰,以少勝多,一舉殲滅來犯的國民黨韓德勤所部1.1萬餘人,並進占海安、東台等地,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


1940年,張靈甫部隊所在的贛北前線沒有戰事。51師師長王耀武升任副軍長,由李天霞接任師長。


1941

1月,爆發了皖南事變。國民黨第三戰區以7個師十萬之眾圍攻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和第三支隊。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等人遇害。120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粟裕在125日就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從此,粟裕摔開了職位上的“副”,獨當一面負擔起保衛、發展和建設蘇中根據地的任務。


蘇中根據地,北靠寶應、鹽城一線與蘇北根據地為鄰,南至長江,東臨黃海,西以運河、洪澤湖、津浦路和淮北、淮南根據地相接。和汪偽政權的首府南京隔江相望。正如國民黨將軍李默庵所說的:“在岡村寧次鼻子底下周旋”,嚴重威脅敵人心腹地帶的根據地。這片土地自然成為敵人的眼中釘。粟裕這個師長的擔子的分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粟裕這個師長上任不到一個月,發生了泰州地區的李長江部投敵事件。事緣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受到嚴重損失,駐華中日軍乘機向蘇中根據地發動進攻。遂於19411月將原來駐鎮江地區的第12獨立混成旅調到蘇中沿江,侵占了黃橋等重要市鎮,同時引誘泰州地區的國民黨蘇魯皖邊游擊軍李長江部投降。計劃在李部投降後立即大舉進攻海安、東台、鹽城等地。213日,李長江率6個縱隊1萬餘人投降日軍,編為偽第1集團軍。剛在鹽城重建的新四軍軍部命令第一師對李長江部進行討伐。218日,粟裕就任討逆總指揮,第一師主力迅即沿海()()公路向西橫掃,219日攻占姜堰鎮,當日黃昏直逼泰州城郊。20日晨攻克泰州城。此次討逆戰役俘偽軍5000餘人,並爭取了偽軍兩個支隊戰場反正。李長江率殘部向西逃竄。


3月上旬,粟裕率第一師指揮機關到達海安、東台以東地區,在以三倉河為中心的沿海灘涂地帶創建抗日根據地,以積極的軍事行動粉碎了日偽軍摧毀新四軍首腦機關和圍殲第一師主力的陰謀。4月中旬,發動對日偽軍據點的攻勢作戰,擴大和鞏固根據地。420日,蘇中軍區正式成立,兼任蘇中軍區司令員。


日軍以新四軍是心腹之患,在夏季發動大規模掃蕩,以“完成皖南事變未竟之功”。7月,日偽軍17000餘人合擊鹽城。新四軍軍部已事先撤離轉移到阜寧西陳家集地區。敵軍撲空後,轉向北部的阜寧、東溝、益林繼續掃蕩。粟裕指揮蘇中軍區主力對日偽軍發動凌厲攻勢,並以“圍魏救趙”的戰法突襲日軍南浦旅團部駐地泰州,迫使日偽軍轉兵南下。8月初,日偽軍將掃蕩重點轉向蘇中,粟裕指揮蘇中軍民反 “掃蕩”,連續作戰42晝夜、130余次,殲敵1300餘人。


8月中旬起,粟裕領導和指揮持續8個月的要點爭奪戰,“七保三倉”,“五保豐利”,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根據地基本區。同時,發動“十團大戰”,向蘇中各地日偽軍薄弱據點廣泛出擊(其中一個戰例是815日攻克大豐縣蘇中、鹽阜兩個根據地之間的日偽軍重要據點裕華鎮,殲滅日偽軍400餘人)。1942215日劉少奇在中共中央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上作總結報告,指出:“我一師幾年來工作是獲得了最大的成績,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中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


12月,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定調整各師各戰略區範圍,第一師和蘇中區管轄範圍向北擴大到鹽城,向南擴大到江南京滬鐵路以北的鎮(江)丹(陽)武(進)地區。後來又決定將蘇南的蘇常太、澄錫虞地區劃歸蘇中區黨委領導。這時,粟裕第一師所負責的區域,已經橫跨大江南北,囊括江蘇省的大部分地區。


1941年,日軍第11軍乘第20旅團已經調來、第33師團尚未調走的機會組織一次進攻我上高地區,是為上高會戰。我第九戰區針對當面敵情制定了正確的戰役方針和作戰計劃,在第一、二線陣地節節抗擊,遲滯和消耗日軍,控制主力於機動位置;待日軍進至第三線主陣地前已相當疲憊時,再集中兵力予以反擊,始終掌握着戰場主動權。激戰18天,大獲全勝。戰鬥中,張靈甫腿部再度被炸斷。蔣介石派飛機將他送往香港,請英國著名外科專家克雷斯特爾為他診治。手術後不久,張靈甫在報上看到戰時軍人不宜出國養病的新規定,不顧醫生的勸阻,說軍命不可違,軍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傷未愈提前歸隊,從此留下殘疾,人送外號“跛腿將軍”。此時,就任58師副師長(師長廖嶺奇)。


這一年,張靈甫所在的74軍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初,世界形勢繼續蘊釀着巨大的變化,日本乘英、美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機,積極謀求南進,與英、美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日本強烈感到自己在遠東進行的戰爭實際上是以中、蘇、美、英為對象的,因而處理中國問題必須和解決南方問題、北方問題綜合考慮,作長期打算。基於這種背景,日軍參謀本部制定了《對華長期作戰指導計劃》提出:“不放鬆現在對中國的壓力,在此期間應用一切辦法,特別是利用國際形勢的變化,力求解決中國事變。”在這背景下,發動了對長沙的第二次進攻。第74軍奉命由江西分宜附近西移參戰。925日,薛岳電令第74軍以2個師兼程向黃花市前進,在夏家塘、春華山、赤石河、石灰咀之線占領陣地,迎擊南進日軍。但第九戰區這一電報被日軍特種情報部門竊收和破譯。日軍第11軍認為:第74軍是蔣介石中央系統中最精銳部隊之一,自1939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起,曾與第11軍多次較量,是第11軍的老對手,在上高會戰中又碰過它的釘子,這次一定要捕捉而消滅之。立即調整部署,令第3、第4師團向撈刀河以南突進;解除第6師團原定占領平江的任務,改向撈刀河谷推進,攔擊第74軍;令第40師團在掃蕩金井附近地區後南下。如是,74軍陷於苦戰,傷亡慘重。張靈甫所部58師傷亡達55%。至927日夜,第九戰區命令該軍撤出戰鬥。戰後,74軍調到廣西宜山整編,張靈甫繼任58師師長。沒有參加這一年的第三次長沙會戰。


這一年,粟裕和張靈甫都當上了師長。兩個人的部隊,都成為敵人急於消滅的眼中釘。有所分別的是,張靈甫還是一員虎將,粟裕則已經表現出他軍事家的本色。


1942

1月,日軍對蘇中根據地發動掃蕩。粟裕率第一師指揮機關轉移到蘇中第四分區,具體指導第四分區的反“掃蕩”鬥爭。戰役一直進行到3月中旬,打破了日偽軍聚殲第一師指揮機關的企圖。


19417月,日軍第15師團和偽軍共1.3萬餘人,對江蘇省南部的新四軍抗日根據地進行長達6個月的大規模“清鄉”。新四軍在江南的第六師部隊遭受嚴重損失。11月,新四軍第6師參謀長兼第16旅旅長羅忠毅、政治委員廖海濤在溧陽縣塘馬村戰鬥中同時殉國。1942316日,中共中央軍委電令新四軍第六師部隊統一由第一師指揮,第六師番號不變,一、六兩師領導機關對內合併,由粟裕統一指揮。至此,粟裕已經實際上指揮了原來新四軍第一、第二支隊的全部隊伍。


這段時期,粟裕指導第一師部隊連續進行了悅來鎮、三陽鎮、斜橋、顧殿堡、丁家垛、小灶、茅家鎮、石港、二窵鎮、謝家渡等戰鬥,為打破敵人對蘇中根據地的掃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2, 7458師師長張靈甫率部參加了浙贛路會戰。日軍在五月發動了這場用意在於摧毀盟軍在浙江的機場群的戰役。由於事前我軍事委員會發現第三戰區當面日軍調動極為頻繁,判斷日軍有可能向金華、蘭溪、衢州地區發動進攻,張靈甫所在的74軍奉命從第九戰區調到第三戰區,作為其機動部隊。部隊集結在衢州以南準備和日軍決戰。偏偏蔣介石為了保存實力,出爾反爾,在戰鬥發展至緊急關頭下達了避免衢州決戰的命令,戰事虎頭蛇尾。乃使日軍從容實現了預定的目的。


1941年至1943年,是華中敵後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新四軍進行了艱苦的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反磨擦鬥爭。粟裕所負責的蘇中、蘇南根據地,地處敵偽心腹地帶。戰鬥尤其殘酷。反之,由於蔣介石集團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坐等勝利、保存實力、消極抗戰,加上作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顧祝同沒有第九戰區薛岳那種敢做敢為的勁頭,張靈甫所部在這一年中變得無所作為。


1943

2月,日軍對蘇北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掃蕩。粟裕指揮蘇中部隊展開攻勢作戰,配合蘇北鹽阜區友軍的反掃蕩鬥爭。


但是,粟裕保持了清醒的頭腦。日軍在上一年對江南根據地的“清鄉”得手,他們不會就此罷手的。蘇中位置重要,是蘇北、淮南、江南幾片根據地之間的樞紐,肯定成為敵人清鄉的下一個目標。粟裕在110日向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報告蘇中反“清鄉”鬥爭部署,提出“以公開的武裝鬥爭為主,達到堅持原地鬥爭的目的”的方針。在3月,發出致各旅各分區電,指出:“反‘清鄉’的總的策略方針,是團聚一切反‘清鄉’勢力,集中力量反對敵人‘清鄉’。”同時作出反“清鄉”鬥爭軍事部署,指令第十八旅向北挺進至曹甸地區,打通與第三師、第四師的聯繫,控制這個戰略樞紐地帶。


411日,日偽軍加上特工、漢奸等共約1.5萬人,開始了歷時8個月的對蘇中軍區第4軍分區的清鄉。日偽軍在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增設據點,晝夜出動兵力,採取“拉網”、“梳篦”戰術,進行反覆搜剿,企圖尋殲抗日武裝力量和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蘇中軍區第4軍分區在日偽軍清鄉前,組織精幹主力部隊;在地方武裝、民兵和人民群眾配合下,堅持內線鬥爭,打擊日偽軍清鄉隊,摧毀偽組織,主力轉移到外線,並配合內線部隊,在日偽軍交通線和後方尋機作戰,打擊日偽軍。蘇中軍區其他軍分區部隊亦主動進攻日偽軍,進襲敵人,攻擊敵人防守薄弱的據點。至5月底,日偽軍被迫結束軍事清鄉,轉為“政治清鄉”。企圖以“和平編查保甲”和“武裝編查保甲”,實行“連保連坐”,建立和加強偽組織等手段控制根據地。第4軍分區採取武裝鬥爭為主,結合合法鬥爭的方針,以短槍隊和民兵打擊小股日偽軍和清鄉人員;並開展政治攻勢,瓦解偽組織;動員人民群眾反對編保甲,不斷破壞封鎖籬笆。9月中旬,對日偽軍發動了一次全面軍事攻勢,使日偽軍困守據點,不敢輕易出動。總之,8個月的較量中,雙方不斷地變換手法,針鋒相對。粟裕有一段時期更親率精幹指揮班子留在第四分區指導鬥爭。71日,組織領導蘇中軍民進行對日偽軍“清鄉”封鎖牆的大破襲戰,一天之內燒毀竹籬笆150公里,無情地宣告了敵人清鄉的破產。此役,新四軍進行大小戰鬥2100余次,摧毀日偽軍據點49處,斃傷日軍600多人、偽軍1700餘人,鋤奸(包括警、特、坐探、漢奸等)1645人.爭取偽軍和偽行政人員1700餘人投誠,粉碎了日偽軍的清鄉,堅持了蘇中抗日根據地。


緊張的反清鄉鬥爭,並沒有影響粟裕爭取抗戰全局勝利的決心。623日,粟裕自東台出發去新四軍軍部駐地黃花塘匯報工作,103日返回第一師師部,在歷時3個月行程500余公里的往返中,粟裕有意識地選擇南北兩條路線進行實地調查,形成了在淮寶地區發起以奪取車橋、涇口為目標的攻勢作戰的設想。但是,粟裕設想的戰略還遠遠超越了車橋,這一年,他向中央軍委建議:抽調主力部隊經營蘇浙皖邊區。這是一個富有戰略眼光而又非常大膽的設想。


10月,一師部隊在江蘇省海安、如東地區發動對偽軍徐容部的進攻戰役。 一舉攻克李堡、豐利、豐利壩等據點。隨後又打退了日偽軍的報復掃蕩。


粟裕指揮下的新四軍江南部隊,11月在溧陽、高淳縣境內,對日軍第6師團及偽軍第3師發動攻勢作戰,先後攻克新橋、邰村、漆橋等據點,並採取圍城打援戰術,全殲東壩援敵。此役俘偽軍第3師副師長陳炎生。


1943, 7458師師長張靈甫率部參加了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


日軍第11軍為消滅中國軍隊和打通長江航路,在5月發動了鄂西作戰(日軍稱之為“江南殲滅戰”)519日,軍事委員會為應鄂西之急,令第79軍及第74軍馳援常德。此時,日軍經連續25天的戰鬥,基本上完成了預定的作戰任務。決定恢復原來的警備態勢,於529日下令參戰主力於531日、掩護部隊於62日開始撤退。張靈甫所在的74軍,在這幾天的追擊戰事中重創敵獨立混成第17旅團。使該旅團成為敵軍這次會戰中損失最大的一支部隊。


日軍為了牽制中國向滇、緬轉用兵力,打擊我主力部隊,削弱我軍抗戰意志,在11月發動常德會戰。張靈甫所在的74軍,在鄂西會戰後駐在常德、桃源一帶,奉命加入第六戰區序列參戰。這次戰役,儘管張靈甫的58師有不錯的表現,其手下一個營在慈利以北赤松山陣地全部壯烈犧牲,張靈甫本人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但比起同是74軍,固守孤城12晝夜的57師(師長余程萬),便有所不如了(其實不能說有所不如, 57師浴血奮戰不是一天兩天, 58師幾乎是見死不救,然後又貪功諉過, 讓真的英雄心灰意冷)。


1943年,粟裕指揮部下兩個師,出色地打破了敵人對蘇中根據地的清鄉,同時為敵後戰場的局部反攻作了準備。張靈甫在這一年當了救火隊,沒有太多的表現。


1944

12月間,蘇中根據地發起春季攻勢作戰,解放國土近3000平方公里、村鎮150多處,爭取偽軍1000餘人反正。


35日,粟裕組織指揮車橋戰役。車橋鎮位於江蘇淮安,居淮安縣城、涇口、涇河、曹甸鎮之間,是聯繫蘇中與蘇北的樞紐,日軍第64師團和第65師團的接合部,敵軍長期經營,築了鞏固的工事,易守難攻。新四軍以主力分南北兩路對車橋實行遠距離奔襲,經20個小時激戰,攻占車橋。並先後擊敗敵人五批增援部隊,迫使日偽軍從淮安、寶應地區10余處據點全部撤走,該地區為新四軍所解放。戰役的勝利為改善蘇中地區的鬥爭局面,溝通蘇中與蘇北、淮南、淮北地區的戰略聯繫,並為根據地創造比較安定的環境,揭開了蘇中戰略反攻的序幕。


626日,蘇中新四軍集中五個團對如東南坎日偽軍據點發起南坎戰役。在以南坎戰鬥為中心的一系列作戰中,主力兵團、地方兵團和民兵共拔除日偽據點七八十處。


823日,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在浙江省長興縣和江蘇省宜興縣之間30公里長的地帶,向日偽軍發起局部反攻。接連攻克合溪鎮、白溪埠、水口,丁甲橋、林城橋、方山堯、夾浦、新塘、霞城、後漾等據點,解放長興,控制了太湖西岸、北岸及東北岸一帶。此次戰役,為新四軍主力南下浙江發展東南作了準備。戰後,敵人又被迫放棄據點12個。


9月,粟裕指揮討陳戰役,殲滅陳泰運部偽軍2300餘人,擊退了日軍山本旅團長的增援。


1023日,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向溧陽周城鎮偽軍發起攻擊。攻克周城、南渡、社渚,全殲偽軍第一方面軍第二師1個團。


1024日,中共中央採納粟裕的建議,決定由粟裕率蘇中軍區主力一部南下,發展蘇浙抗日根據地。112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蘇浙軍區,任命粟裕為司令員。1227日,粟裕率領新四軍第一師指揮機關、3個主力團和地方幹部近萬人渡江南下。


19445張靈甫升任74軍副軍長(軍長施中誠)。而就在這個時候,日軍為了打通粵漢鐵路,發動了名為“一號作戰”的豫湘桂戰役。張靈甫率部參加了這場大戰役的長衡會戰,沒有突出表現。


粟裕領導下的蘇中、蘇南新四軍在這一年轉入了以車橋戰役為標誌的局部反攻。反攻的勝利保證了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粟裕可以騰出手來,率領一師主力部隊渡江南下,打開蘇浙皖邊一片。敵軍這一年對正面戰場發動了大規模的一號作戰,國民黨軍隊損兵五十萬,失地千里。張靈甫再有能耐,也沒有辦法。


1945

16日,粟裕率部到達浙江長興,與第十六旅會合。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成立蘇浙軍區,粟裕任軍區司令員,統一指揮蘇南、浙西、浙東部隊。


經營蘇浙皖邊,用意在於連接蘇南和浙東兩片根據地,相機向南發展,控制蘇浙皖邊與浙江沿海地區,形成對敵人心腹地帶南京上海的戰略包圍,配合盟軍在浙江登陸(美軍後來取消了這個計劃)。但是,“奸軍”這樣大膽的戰略自然不能為國民黨所能容忍。第三戰區馬上調動大軍,企圖趁新四軍新到立足未穩之際聚殲蘇浙軍區部隊。這樣,粟裕被迫於天目山地區進行了為時5個月的自衛反擊作戰。其間,新四軍為顧全抗日大局,主動放棄新登、臨安,撤至孝豐地區,第三戰區反以為新四軍“潰逃”,指揮部隊三路追擊。結果是自討沒趣,被粟裕打個大敗虧輸。天目山三次自衛反擊戰,新四軍挫敗了國民黨軍隊聚殲蘇浙軍區主力,驅逐新四軍出江南的企圖,鞏固和擴大了蘇浙皖邊抗日根據地,為完成向東南沿海發展的戰略任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811日,粟裕根據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指令,下令蘇浙軍區所屬部隊實行總反攻。到9月中旬,接連解放縣城11座、重要集鎮100余處及廣大鄉村,蘇浙解放區面積擴大到10.87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00余萬。


1945,74軍副軍長張靈甫所部參加了湘西會戰。該軍5158兩師配屬暫6師(趙季平)和第169 師(曹玉珩)擔任中路阻擊的任務。戰史裡面沒有對74軍的作用有詳細的論述。張靈甫戰後獲得美國金質自由獎章。


總結:抗戰之前, 粟玉與張靈圃在國共兩軍中地位相當,都是猛將,八年抗戰,粟玉孤懸敵後, 每天在岡村寧次鼻子底下練武功, 稍有不慎就會腦袋搬家, 終於鍛煉成一代軍事家。 而張靈圃雖然也經理了8年抗戰,但是卻沒有真正的獨當一面,勇猛忠心雖然不容置疑, 聰明也不能否認, 但是軍事才能得確沒有多大進展。 解放戰爭兩個人再次交手, 張靈圃在軍事指揮才能上與粟玉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雖然憑藉強大的武器而橫衝直撞, 最後折戟沉沙也就毫無懸念了。 不要說張靈圃, 即便是張靈圃的師傅如王耀武等, 也是被粟玉玩弄與指掌之間。 抗日戰爭是共產黨的軍事大學, 小日本為共產黨培養了一大批軍事奇才。 難怪林彪這樣早年成名的將領解放戰爭初期會接連失敗, 不是林總吃了洋麵包, 腦袋變的遲鈍而不會打仗了, 而是共軍其他將領如陳光等經過抗戰的強化訓練已經各個脫胎換骨了, 而林彪自己缺席抗戰而原地踏步,當然顯的笨拙幼稚膽小萎縮,毛澤東用將很少失誤, 但是派林彪去東北無疑是一個失策。 如果把陳賡派往東北, 則東北可能免於戰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轉載:一個留學生就當年餓死三千萬的質
2010: 83%韓人望與中國一戰 看台灣網友的評論
2009: 江青受審時的辯護詞
2009: 中國在打勝仗之後所面對的危機
2008: 釣魚島中日決戰
2008: 油價連連暴漲 油價究竟掌控在誰的手裡
2007: 中共超級間諜金無怠的結局
2006: 馬英九中扁“苦肉計”,將兵敗2008
2006: 唐以後對祖國領土貢獻最大的漢人--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