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外媒称神八对接水平世界最高: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
送交者: XWZJ 2011年11月04日02:36:0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外媒称神八对接水平世界最高: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1-11-03 15:50:41)


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 对接环接触。(视频截图)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11月3日电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 满成功。多家外国媒体对中国这次“天神拥吻”的盛景给予高度关注,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并评价中国在载人航天项目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美联社以“中国飞船实现首次成功对接”为题,发自北京的消息指出,随着中国两艘飞船的成功对接,中国朝着建立自己的载人空间站目标更近了一步。

  美联社早些时候的消息称,9月29日,中国发射了为建立未来空间站奠定基础的“天宫一号”,它显示了中国在未来10年中成为空间探测强国的决心。

  据《科技日报》援引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太空专家琼 约翰逊-弗里斯的话说,从技术上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双子星座计划”(Gemini program)相当,中国计划发射的次数少于当年美国该计划中发射的次数,同时中国每次发射要比美国当年每次发射的进步更大。

  美联社还指,专家认为,中国研发载人空间站并无明显的军事目的。

  法新社以“中国完成该国首次太空飞船对接”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载人航天项目的研发,2003年成 为全球第三个掌握将人送上太空技术的国家。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三名宇航员升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

  法新社援引新华社的消息称,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在地球上空轨道343公里处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交会对接,中国朝着其建立载人空间站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报道还说,正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闻讯后,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法新社指出,空间接会对接技术很难掌握,处于同一轨道、以极高速度绕地球运行的两个飞行器需要安全接触彼此,而不撞毁对方。该社的报道介绍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完成对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并将这一计划视为中国国际地位、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一个标志。

  《印度时报》全文转载了法新社的报道。

  英国广播公司则采用动态消息播报称,“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整个对接过程持续了15分钟左右,这次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向建立自己的载人空间站又迈出关键的一步。

  路透社指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是中国突破载人航天技术、未来建立长时间运行空间站的关键测试。

  报道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官员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交会对接实况,彰显政府对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视以及发展航天事业的雄心壮志。

  路透社介绍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今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准备未来建立空间站计划中的一部分。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组建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英国《卫报》1日援引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高级分析师格利高里 库拉基(Gregory Kulacki)的话说,“神舟八号”的发射是中国2003年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库拉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技术突破”,“飞船对接牵涉到一系列广泛的技术能力,标志着真正的技术飞跃——比太空漫步更大(的飞跃)。”

神八飞船成功对接天宫一号 中国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

2011年11月03日 02:30 来源:新华网


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3日凌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中国航天人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0时16分,1日5时58分07秒发射的神八飞船飞抵对接入口点,与32天又8小时前升空的天宫一号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二者相距5公里。


发生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这历史性一幕,实时显示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的屏幕上:400米,140米,30米……1时35分58秒,神舟八号追上以7.8公里/秒高速飞行的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开始携手遨游太空。它们的太空“双人舞”将绕地球飞行12天。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从“牵手”到“相拥”,交会对接历时7分12秒。它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中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随后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全长10.4米的天宫一号,舱体最大直径3.35米,有效活动空间超过15立方米,可满足2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神舟八号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


相约太空,入轨后距天宫一号1万公里左右的神舟八号,跨越了近130万公里追逐历程。


身兼飞船和空间实验室两个系统总设计师的张柏楠把此次相会比作“万里穿针”。他说,神舟八号先后跨过了瞄准、追赶、精控、防撞四道难关。


“让两个8吨多的庞然大物,对接机构挨近时误差在18厘米之内,姿态小于5度,就像飞船拿着一根线,穿到天宫握的那根绣花针的针眼里去。”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迄今为止经受的最为复杂的考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在全世界所进行的300余次交会对接中,出现故障17次,“但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空间站建设就指日可待。”


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进行至少有一次为载人飞行的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试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披露,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初步选拔,包括2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乘组正在按计划开展交会对接任务训练。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终目标,将于2020年前后在轨组装的空间站预计60吨左右。杨利伟说,空间站的建成有可能让载荷专家、工程师等非职业航天员加入飞行乘组,“‘太空游客’乘坐神舟访问中国空间站的日子将不再遥远。”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曹长青 : 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说明什么?
2010: 林孟:赤字泰山压顶 共和党别高兴的太
2009: 李光耀:必须让中国永远成为二流国家
2009: 重新审视彭德怀的历史定位
2008: 荡平印尼杂鬼国,建灯塔,告慰我死难同
2008: 军坛被这个邪毒东西都搞得不象样了
2006: 【亲身经历】为什么印度人这么恨我们?
2006: 英国学者卡尔·皮尼:千年的自卑使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