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现代战争四大胜负观
送交者: 彭光谦 2004年02月03日20:10:32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单纯赢得军事算不上胜利,关键在于赢得政治

  ●仅仅赢得战争算不上胜利,决定因素在于赢得和平

  ●凭借武力占领别国谈不上胜利,核心在于征服人心

  ●获取单方面的安全利益算不上胜利,重要在于增进长远的全局的共同安全利益

  伊拉克战争大规模战事结束已过去8个月了,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伊拉克遭袭事件仍频频发生,从未间断过。美军目前的阵亡人数已经能够超过500了。那么伊拉克战争究竟谁胜谁负呢?其实任何一场战争,都有一个胜与负的结局。纵观战争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传统战争胜负观面临社会发展的诸多挑战

  一、军事上“绝对胜利”曾经是衡量战争胜负的主要标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孙子就说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首次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不战而胜的最高胜境。但这毕竟只是中国古代战略家的良好愿望。事实上,有史以来的战争一直被战争发动者视为实现单方面的“绝对权利”、追求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敌人、攻占敌国领土、颠覆敌国政权、掠夺敌国资源等“绝对目标”。

  这种对“绝对胜利”的追求从根本上讲是与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生产关系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原始社会时期,“战争就是为了占领生存的客观条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战争争夺的不仅是天然资源,而且是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乃至劳动力本身。正是在这种无限目的的支配下,尽管古代军事技术水平低下,作战手段相对落后,但战争能量的释放却达到令人惊异的程度。2300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仅以长矛和马其顿方阵,把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中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到1291年结束,征战杀戮竟持续近两个世纪。

  近代,产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对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空前强烈,市场和利润成了生产的导向。国际垄断资本为了拓展市场和投资场所,夺取对战略通道、战略资源的控制权,不遗余力地诉诸武力。战争成为西方主宰和瓜分世界的主要手段。到1800年为止,西方国家控制了世界陆地表面35%的地区;到1914年,这个数字增至85%。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殖民地的瓜分和争夺最终引发了20世纪两场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卷入战争的国家分别为36个和61个,波及人口分别为15亿和17亿,战争损失分别为3870亿美元和4万亿美元。

  二、当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战争胜负观的质疑与挑战。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世纪。20世纪曾使追求绝对胜利的战争观发展到了顶点,但是世纪之交初步显现的技术形态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军事手段高技术化等历史趋势的加速发展,使追求绝对胜利的战争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战争手段的巨大破坏性与实现战争目的的相悖。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战争手段落后于目的,工业时代的战争手段大体与目的相适应,那么在工业时代后期以及进入信息时代,战争手段逐步走向战争目的的反面。20世纪人类既创造了无可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也同时创造了足以在瞬间将这些财富化为灰烬的战争手段。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核武器巨大的、超出人们想像的杀伤力与破坏力震撼了全世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美苏两个核大国储存的核弹头达5万个,总当量130—160亿吨TNT,全世界人均约3吨TNT。若爆发全面核战争,足以多次毁灭人类本身。核战争中不会有胜利者,核战争在毁灭敌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核武器极大地摧毁、甚至灭绝整个人类的能力,迫使美苏两家不得不从“确保摧毁”转向“确保生存”,“绝对武器”所具有的超杀伤力和破坏力的特性反而使核武器本身变为不能使用的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使战争发动者在毁灭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面临着被毁灭的危险。高能量的战争手段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无节制地为所欲为。

  二是战争的零和游戏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利益相互依存的矛盾。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生产的国际合作,资金的跨国流动,商品的全球交换,推动着各国利益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在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化进程之外,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存。以前国家间单一的利益,也往往为相关和共同利益所取代。由于各国利益的融汇点增多、交织点密布,相互依存的情况愈加突出。战争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危害他人利益的同时,也危害着自己的利益,那种单方面的、原始积累式的掠夺战争已经很难进行下去了。“零和”的价值观念,即“彼方之所得,必为己方之所失”的观念不再符合时代潮流,并将逐渐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共同安全”的合作发展与安全概念所取代。

  三、战争的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与经济承受力的矛盾。武器的毁伤力和破坏力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使战争的成本和代价与日俱增。高技术武器造价昂贵,决定了高技术战争消耗巨大。现代战争既是打钢铁、打硅片,更是一场扔钞票的竞赛。海湾战争只打了42天,多国部队一方耗资即达611亿美元,比一个中等发展中国家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要集资打仗,这种战争有谁能打得起?即使军事上打赢了,经济上却破产了,这种严重失衡的战争效费比已严肃地摆在了战争发动者面前。高技术战争的高成本、高消耗和高风险,使战争成为获取国家利益并不经济的选择手段。不论代价、不计成本地追求“绝对胜利”的国家,很可能陷入“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最终被战争拖垮。

  新的战争胜负观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

  进入新的世纪,战争根源仍然存在,在可预见的将来,战争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确立与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的战争胜负观,对制约战争并阻止其向极端化演变,避免人类为战争付出昂贵的代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军事上取胜算不算赢得战争的胜利?

  单纯赢得军事还算不上胜利,关键在于能否赢得政治。战争的政治目的以及由此决定的战争性质,是最具根本意义的因素。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一场战争仅仅实现了军事目的,而未能达到政治目的,则谈不上胜利。一场战争即使军事上未能如愿,但只要政治上达到了战略目的,也应该说取得了胜利。当然这里讲的政治目的,应当是合理的、正当的目的,而不是反人类、反文明、反历史的反动目的。一切侵略性、扩张性、掠夺性、征服性的非正义战争,即使实现了狭隘的军事目的和政治目的,但因其根本上违背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他们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表面的,随着进步力量的壮大,这种非正义战争最终必将失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之间冷战结束,持续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解体。旧格局的瓦解引起国际政治秩序的动荡,局部地区出现真空和力量失衡。在此背景下,一直想称雄海湾的萨达姆政权,错误估计形势,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余万大军入侵科威特,仅用10多个小时就侵占了科威特,一举达到了军事上速战速决的目的。但由于萨达姆政权违反国际法准则吞并一个主权国家,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国际社会和大部分国家,包括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这种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军事入侵行动,使自己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为日后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二、战争的获胜是否意味着最终的胜利?

  仅仅赢得战争本身还算不上胜利,决定因素在于能否赢得和平。战争是对现有秩序的破坏,但战争结果必须有一种新的秩序代替旧的秩序。如果不能恢复和平,尽快开展战后重建,就无法巩固战争成果。如果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长期处于动乱和对抗之中,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秩序,就不能推进社会的正常发展,最终必将失败。1979年12月,苏联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了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战争初期,侵阿苏军成功地实施了闪击战,仅用一周的时间即实现了全面占领阿全境的战略目的。苏联本想通过控制阿富汗这个战略要地,为其与美争霸全球服务。但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迅速席卷全国。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不分阶层、民族、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的差异,都参加或支持反侵略斗争,形成一场全民抗苏战争,苏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使苏联陷入极大的困境中。苏联在阿富汗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00多亿美元,最终被迫撤军。

  三、凭借武力占领别国是否就是胜利?

  仅凭武力征服别国谈不上胜利,核心在于能否征服人心。人心向背历来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古代兵法始终强调,“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单纯凭借暴力实施武力征服,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和仇恨。美军凭借超强的武力虽然非常顺利地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然而却深深陷入了伊拉克抵抗力量的游击战之中。这场不顾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强烈反对,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征服战争使得美国与广大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中东特别是伊拉克人民的反美情绪空前高涨。美国在伊拉克打赢了战争,却没有赢得伊拉克人的心,反而在伊人民心中产生了难以消除的仇恨。主要战事虽然结束了,但反对美军占领的枪声却此起彼伏。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至今已经过去9个月,但伊拉克人的生活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伊民众对美英占领当局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针对美军的袭击不断升级,而近期在伊拉克许多城市发生的群众示威活动和一连串爆炸事件表明,伊拉克已经成为占领者的泥潭。

  四、获取自身的安全利益是否就是赢得战争的重要标志?

  获取暂时的局部的单方面的安全利益算不上胜利,重要的在于增进长远的全局的共同安全利益。利益的得失是衡量胜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是,得失的衡量需要站在整体、全局、长远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把一小部分人私利的获取建立在大多数人利益丧失的基础上,为一时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这是战争的最大失败。为某些利益集团、某一小部分群体的特殊利益而耗尽全国之力,即使取得战争的暂时胜利也是得不偿失的。

  二战前夕日本军部与官僚、垄断财阀结合而成的军国主义集团,对内为了巩固军部独裁统治,对外为了掠夺资源与市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国家的人民造成了空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据日本有关机构战后估算,日本在战争中的财富损失为460亿日元(1945年价格);二战中日本失去310万人的生命,其中在海外战场上的死者达150万人,另有20多万广岛、长崎市民在原子弹的烟云中倒下,10多万东京市民死于空袭,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酿成的苦果最终却要让广大普通百姓来承受,这种战争是不可能有胜利可言的。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加,只有把本国利益建立在促进各国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把本国安全建立在共同安全和相互安全的基础上,把少数人的利益融入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之中,这种安全才是可靠的,这种胜利才是可信的。否则,把自身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上,单方面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和绝对胜利,最终得到的只能是绝对的不安全和绝对的失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印度最新军事动态
2003: 如果苏联遭遇911……
2002: 被低估了的中国
2002: 阴险的药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