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回顧美國的對華戰略
送交者: 洛神 2004年03月07日02:46: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一、美國對華戰略的確定

1944年,還在中美結盟抗日時,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高級顧問、著名戰略家斯皮克曼出版了《民主與和平的地理學》一書,指出:“美國戰後在東亞主要的課題是明確的:在美國的安全形勢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關注由誰控制歐亞邊緣區的問題。必須警惕未來形成一個強大統一集權的中國,警惕它獲得能力把它的勢力影響擴張到西太平洋沿岸。但只要中國的統一還未完成,中國就難以構成這種威脅,所以在日本戰敗以後,美國在遠東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防範中國成為這個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斯皮克曼的這個戰略方針,成了美國對華政策的一貫原則。57年來,美國沒有因執政黨或領導人的更換而作任何改變。

二、竭力阻撓中國統一

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怕中共獨占東北進而統一全中國,便幫蔣介石空運部隊到東北;看到蔣介石的力量壓倒優勢,又派馬歇爾將軍來調停國共戰爭,企圖阻止蔣介石消滅***。

沒承想,***打敗了國民黨,又輪到蘇聯來極力主張毛澤東與國民黨劃江而治。無論美國、蘇聯,都希望國共兩黨長期打下去,都害怕中國的統一、安定、團結、強大,以免除中國的威脅、以便從亂中漁利,而不顧中國將來的社會性質。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立即以此為藉口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止中共解放台灣。

三、困鎖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了困鎖蘇聯和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立即對朝鮮內戰進行干涉。新中國毅然出兵,沉重地打擊了美國侵略者。

朝鮮戰爭,蘇聯不出兵,想坐收漁人之利;中美打了個平手,更怕鷸蚌相爭蘇聯得利,才和平談判。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新中國贏得了長期建設的和平環境,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鬥爭。

四、中美罷戰

1、美國霸極而衰

①兩次侵略戰爭慘遭失敗,而且消耗巨大,並觸發了經濟危機。美國1950年發動的侵朝戰爭歷時3年,消耗戰費540億美元;1961年發動的侵越戰爭歷時11年又1個月,消耗戰費1400億美元。再加上退伍軍人津貼和戰債利息,估計侵朝戰費達1640億美元,侵越戰費達3520億美元。

②國內5次經濟危機。戰後,1948年11月至1949年7月美國第一次經濟危機,1953年8月至1954年4月第二次(侵朝失敗觸發),1957年4月至1958年4月第三次,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第四次,1969年10月至1970年11月第五次(侵越將敗觸發)。

③“美元危機”。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機爆發,8月15日美國宣布採取“新的經濟政策”,暫停外國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向外轉嫁經濟危機。1973年2月12日,美國宣布美元貶值10%,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

④亞非拉革命風暴極大地衝擊了美國殖民秩序。即“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⑤1958年法、德、意、荷、比、盧六國“歐洲經濟共同體”宣告成立,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經濟控制,排斥美國貿易。1973年1月1日,英國、丹麥、愛爾蘭正式加入。

⑥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約,與美國分道揚鑣。

1969年7月,尼克松在關島講話,準備從南越和前沿地帶收縮,隨後,美艦停止在台灣海峽的定期巡邏。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聲明將於1972年5月以前訪華。

1973年1月23日,美國與越南北方簽訂和平協定。

從越南撤軍、全面收縮戰線、美元與黃金脫鈎,標誌着美國的正式衰落。

2、蘇聯“修正”而強

①蘇聯經濟穩定發展,“修正”實為改革。

②“修正主義”把外援改為外貿,獲取高額利潤。

③60年代初逼迫中國償還“援助”。

④對“經互會”成員國進行剝削性貿易。

蘇聯靠計劃經濟發展了生產力,靠務實外交攫取了豐厚利潤,實力強勁。趁美國陷在越南戰場之機,蘇聯加緊對西歐的威脅。在北歐,“華約”與“北約”的軍事力量對比,陸上為4:1,空中為6:1,海上為6:1。1971年蘇聯在地中海的軍艦最多時每天達70艘。在這“嚴峻”形勢下,施密特(後任西德國防部長、總理)出版了《均勢戰略》一書。

3、中國熱極而冷

1960年與蘇聯分道揚鑣以後,1964年中國經濟全面好轉,同年爆炸了原子彈,1967年爆炸了氫彈,1970年發射了衛星,1971年10月25日恢復聯合國席位。

但是:①1966年開始了“文革”而全面動亂;②1969年3月2日與蘇聯發生珍寶島衝突,中國腹背受敵;③對外“輸出革命”、爭取聯大席位,弄得國內空虛;④1971年9月13日林彪事件,全國氣氛突然凝固。

綜上所述,美國和中國都疲憊不堪,都不敵蘇聯,都想擺脫腹背受敵的困境。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主動訪華。中美罷戰,與強蘇達成了平衡。

五、中美正式恢復邦交

1、美國徹底衰落

美國剛剛撤出越南,又連遭1973-1975年、1978-1981年的兩次“石油危機”。美國經濟以重工業和製造業為主,屬“能源密集型”,因此遭受沉重打擊。法國總統密特朗曾講過“美國的人均石油消費量是西歐的 6倍”。日本及亞洲“四小龍”以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轉口貿易為主,屬“勞動密集型”,且產品為節能型而非豪華型,如1973年底本田汽車推出的CVCC引擎,經濟因此崛起,開始排擠美國貿易。

2、蘇聯更加強盛

蘇聯以“援助”為名,到1970年,已經打入了伊拉克、伊朗、埃及、也門、阿爾及利亞等國的石油工業。蘇聯支持了兩次石油危機,獲益菲淺。如,1973年底,伊拉克以低價賣給蘇聯600萬英鎊石油,來償付當年10月反侵略戰爭中欠蘇聯的軍火費,貨還沒有交出,蘇聯就把這批石油以1800萬英鎊的高價賣給了西德。

3、中國經濟停滯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批林批孔批周公;唐山大地震;哀悼周恩來、朱德、毛澤東;批判“走資派”;揭批“四人幫”。中國經濟陷入停滯狀態。

綜上所述,美國和中國已經筋疲力竭,元氣大傷,各自為戰已經不能抵擋蘇聯的咄咄氣勢。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恢復邦交。

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

中美和好,極大地改變了美蘇力量對比,激起蘇聯的更大敵意,唆使越南反目。1979年,蘇越簽訂25年使用金蘭灣基地協定,從南面包抄中國;又趁伊朗革命學生扣押美國大使人員事件,侵入阿富汗,從西面圍困中國。

美國默許了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未加干涉。美國還以30億美元大力支持阿富汗的反蘇鬥爭,於1986年送去“毒刺”地對空導彈,1987年送去120毫米遠程迫擊炮。

中國則從輿論上大力反擊蘇聯。《驚人相似的一幕》、《魔鬼的笛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六、和平演變

1981年,美國終於從第二次石油危機中掙脫出來。“里根經濟學”強調減稅和擴大供給,逐漸形成巨額貿易逆差和巨額財政赤字,到1985年,美國淪為最大淨債務國。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大崩潰”。

通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也聰明起來,只求國內發展,不再“輸出革命”。

蘇軍陷在阿富汗,戰爭消耗極大;又被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所誘逼,軍備消耗極大(1986年2月“和平號”空間站升空),國家日趨沒落,霸權力不從心。

亞非拉獨立革命成功,但是經濟改革失敗,步履維艱,越來越老實。

於是,世界出現了空前的和平氣象,極大地迷糊了人民的辨別力。

1986年被聯合國定為“世界和平年”,中國百名歌星共同演唱了《讓世界充滿愛》。

美國等西方勢力趁機滲透,加緊進行和平演變。

中國盲目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特別是紡織業,深深地捲入了美國市場。

七、中美反目

1989年2月15日,蘇聯從阿富汗撤出最後一批部隊,標誌着蘇聯的徹底沒落。繼而中國“6.4”事件,東歐巨變,冷戰結束。

美國不再需要利用中國來牽制蘇聯,開始對中國不客氣了--即使沒有“6.4”事件。

先是制裁中國。1991年11月國務卿貝克又來訪華。1992年9月剛售台150架F-16戰機,不幾天又派特使訪華。打一個嘴巴,給一個甜棗,再打一個嘴巴,又給一個甜棗。

中國紡織品出口受阻,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工業經濟陷入困境。

日本害怕中國垮掉後,直接暴露在美國的打擊下,因此頻繁與中國接觸,遭到了美國的忌恨。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企圖控制中東石油,這是第三世界針對帝國主義掠奪初級資源的反掠奪鬥爭。美國立即進行鎮壓,獲得空前勝利,確立了冷戰之後國際“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制裁,就是對日本的經濟打擊。1990年8月美國開始全面制裁伊拉克,正是從這時,日本“泡沫經濟”開始不明不白地破滅,至 1992年8月徹底破滅。

1991年2月28日美國停止對伊打擊,正是從次月,美國經濟神奇地走出了衰退期(1990年12月布什總統剛剛正式宣布美國經濟進入衰退期),1991年4月開始了“新經濟”現象。

1991年蘇聯“8.19”事變,正式解體。

中國上浮為美國的第二個打擊目標。

八、中美關係再次解凍

在西方的凌厲攻勢下,中國硬是挺了過來。

美國見共和黨的“硬刀子”--直接反華很難奏效,只好改用民主黨的“軟刀子”--隱蔽反華,導致克林頓上台,將炮口從中國正面移向中國外圍--朝鮮;還要分心去盯梢日本。中美關係開始解凍。所以,中國人至今仍對克林頓抱有好感。

海灣戰爭主要是從軍事上確立了國際“新秩序”。

1994年,美國又把1948年成立的關貿總協定(GATT)改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確立了世界經濟新秩序。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

WTO對美國更加有利,對發展中國家更加不利,特別對紡織品出口不利。

1995年,美國斷然撇開中國的紡織品,改從墨西哥進口,以此要挾中國進口其小麥,把中國紡織企業逼上了“不搞技改等死,搞了技改找死”的絕路,不得不限產壓錠。中國在連年糧食大豐收、庫存暴滿、無錢收購農民餘糧的情勢下,1996和1997年,成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致使全國糧食系統虧損掛賬問題極為突出,不得不進行糧食制度改革。

九、襲擊中國大使館

在經濟和技術上,對美國威脅最大的是日本、歐盟。成立歐盟是為了對抗美國,使用歐元是為了對抗美元。恰在歐元啟動之時,1999年3月24日開始,美國率領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78天的轟炸,順手襲擊了中國使館。由此,歐元匯率和歐盟經濟一路下跌,美國經濟則得以繼續攀升,一枝獨秀,譽為“新經濟”。

美國霸權的節節勝利,激勵了日本右翼勢力和台獨分子,分散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精力。

十、2001年4月1日撞機事件

2000年,小布什在競選總統時就明確地說:中國不是美國的戰略夥伴,是對手。

這次撞機事件,不是小事,而是一個標誌:在搞垮蘇聯、日本和歐盟經濟後,美國開始集中力量對付中國了。反華手段,也由民主黨的“軟刀子”換成了共和黨的“硬刀子”。

隨之,發生了4月3日日本教科書事件,18日日內瓦國際人口會議美國反華提案,19日允許李登輝訪日、訪美事件,23日美國再次大規模售台先進武器。

十一、大總結

1、“連橫”與“合縱”

美國採取各個擊破(連橫)的戰略方針,要打碎所有的大國,不論它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最終建立最符合美國利益的一極世界。按照從大到小的的順序下手,先是對蘇聯,其次是中國,再次是日本,最後是歐盟。反社會主義,只是一個幌子、一個號召性的藉口而已。

所以,中國應該聯合日本、俄國、歐盟,共同(合縱)抵禦美國的霸權,否則,將唇亡齒寒。

劉備應該聯合孫權、南蠻反曹,曹操也可以聯合孫權、匈奴反劉,但是劉備絕對不能聯合曹操反孫。目前,曹操就是美國,劉備就是中國,孫權就是日本、歐盟等首鼠兩端者,南蠻就是俄國,匈奴就是英國。

中國人多地少,勞動力非常豐富,但是就業日益困難,已經嚴重危及社會安定。

俄國地廣人稀,可耕地、草場、森林、湖泊、礦藏等資源非常豐富。2000年7月8日,普京總統指出:俄國當前的兩個最尖銳的問題,一是人口嚴重減少,二是經濟衰退。2001年4月26日俄政府承認俄目前宏觀經濟惡化。如果俄國進一步衰落,則中國受到的美國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日本技術力量雄厚,產品物美價廉,但是,自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世界性生產過剩使日本的產品出口受到極大限制,其技術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縛起來,幾年後就得淘汰。現在,日本經濟已經走投無路了,除非改出口產品為出口技術。

因此,完全有必要把中國的勞力、俄國的資源、日本的技術結合起來。1996年,中、俄、哈、吉、塔“上海五國首腦會議”已經開創了新局面。

2、大國相爭小國得利

1984年,美國經濟學家 L.阿里森指出:“我們這一時代所面臨的最重大事件,不是美蘇之間的持續對抗,而是產業國際市場的首度興起,以及主要貿易國家和集團(包括美國、西歐、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南朝鮮集團、墨西哥-巴西集團,可能還將有中國),為了主導全球經濟而進行的爭奪戰。”

美國搞霸權的真正目的,是為本國撈利益。不承想,大國相爭小國得利。這就是《下一次日美戰爭》中所談的“大國所面臨的陷阱”。

美國在對付蘇聯時,已經被日本及“四小龍”鑽了空子,所以,不敢再與中國進行正面交鋒,擔心第三者乘機衝擊他的霸主地位。

因此,中國可以用強硬的手段回擊美國的騷擾,以破釜沉舟的鬥志對付美國,則美國必將退縮,中國才得安寧。

毛主席說過:“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7日美國就開始實施“沙漠盾牌”計劃,可是150多天內遲遲不敢發起進攻,直到1991年1月16日伊軍撤退時才趁機出擊。伊拉克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動挨打。

美國對伊拉克尚且如此害怕,何況是泱泱中國。如果中共以武力收復台灣,美國是絕對不敢出兵干涉的,這一點必須明確。

3、和平就是喘息

美國對中國的戰術,一向是又打又拉、軟硬兼施:突然當頭一棒,打得你渾身發麻;你要與他撕破臉時,又主動給你下台階;當你樂暈了時,再給你更狠的一拳。美國既不甘心讓中國安寧,又很害怕與中國交手。

美國只有非常虛弱時,才肯放中國一碼,與中國和好。

但是,現在,美國如此強大,根本不會善待中國。

80年代中期,美、蘇兩國都筋疲力盡,世界才出現了空前的和平氣象。但是,和平就是喘息,是下一輪鬥爭的前夜。

中國不要被暫時的和平氣象迷糊了眼睛,更不要被美國的下一次和解姿態所動情。

4、必須正視中美矛盾

顯然,中國的發展壯大,不僅意味着美國將失去這塊特大“肥肉”;同時,中國能量輻射到的地區,也必將排斥美國勢力。這對美國的霸權是極大的危害。中國永不稱霸的承諾再誠懇,也只能是個純真的心願。

當年,中國積極“輸出革命”,領導第三世界進行獨立鬥爭,極大地衝擊了美國的殖民秩序,美國是絕對不會忘懷的。

蘇聯解體後,中國上浮為世界軍事第二大國、頭號社會主義國家,必然地成為了美國的第二個打擊目標。由於中國難啃,就先解決外圍--朝鮮。

不管中國承認不承認與美國存在嚴重的敵對關係,反正美國的學者、國會、政府都要而且已經毫不隱諱地把中國作為明確的大敵。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華政策之爭,無非就是用“軟刀子”還是用“硬刀子”--遏制還是誤導中國,但目的是一致的--置中國於死地而後快。

中國應該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美國獨立戰爭前夕,有人曾大聲疾呼:“先生們也許還要呼籲和平,和平,但是和平是不存在的。戰爭已經真正開始了!難道生命那樣可貴,和平那樣甜美,竟值得用戴枷鎖和當奴隸來換取嗎?” 當然,中美之間,既要正視矛盾、堅決鬥爭,又要進行貿易、互相利用,千萬不能讓漁翁得利。

孫臏“圍魏救韓”戰略的目標是“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讓敵友兩敗俱傷,才最符合本國利益。

5、外貿戰略

中國工業品的質量和檔次不如發達國家的,所以很難打入發達國家,特別是懷有敵意的國家;但是,比落後國家和某些發展中國家甚至獨聯體國家的要強得多,而且價格又比發達國家的低廉,所以很容易被接受。

因此,中國應該從發達國家進口技術,向落後和發展中國家、獨聯體國家出口產品。待技術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再與發達國家競爭。

《孫子兵法》:“致人而不致於人”。過深地捲入懷有敵意國家的市場,容易被其要挾。正是從“6.4”事件遭美國制裁,中國工業才開始大面積虧損,直到現在還困難重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台灣網友:告訴你們拿什麼吸引台灣人民
2003: 隔岸觀火以靜制動--中國看透金正日
2002: 中共的軍事戰略(很不錯,但不敢完全苟同
2002: 老狼新作-印度阿瓊與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