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台湾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崛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要面对的不是台湾,是美日。在和美日的斗争过程中,不要害怕一时失败,不要害怕打败仗,要作好心理准备,要能够承受局部战争失利。
对于老百姓来说,要有接受一时挫折的心理准备,要相信最终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战争初期,我们是有可能遭受挫折的。在战争准备过程中,要让全国人民都来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增强国民的承受能力,这样在战争过程中,我们的组织管理就容易点,我们的持续战争的能力、战备物质的补给能力就强一点,那么我们也就可能更快一点取得最后的胜利。要取得中国在全球的战略胜利,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国民始终保持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内部保持了团结,统一了认识,我们才能在受到挫折的时候继续保持平稳,继续向我们的战略目标迈进。
也就是说,全国人民保持战略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不过这点对老百姓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当年毛泽东时代的几场战争已经完全找回了中华民族的信心,现在的老百姓普遍都相信,只要鬼子敢来,我们的子弟兵一定能干掉侵略者;但在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上层人士中,这可能还是一个问题,他们的战略自信心不一定就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专业,或则是思想更复杂,总之胆气不足。当然,在具体的战争中,保持谨慎是有必要的,但战略上则胆子应该大些。他们好象把毛主席的“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句话掐断了,取了后半截,一味的告战术去了。正是由于战略自信心不足,所以现在才有强调每战必胜的一些提法。
我认为,提“每战必胜”是不妥的。第一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真的每战必胜,但如果长期这样说,可能会造成一种脆弱的心理,如果战事稍微有不顺利,则国民的挫折感将非常强,这时人们就会感觉沮丧,这时心里的信念可能就会动摇,这时要重新鼓起劲将比较困难。所以,在战争准备期间,就应该锻炼国民的受挫能力,要让人们知道即使我们连续败了几次,我们最终还是会取得胜利的,因为我们人多。前几天想论证中国即使在最极端的战争条件下,中国仍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可惜老僧才力有限,没有说清楚。但人口真的是一个很关键的战略因素。提每战必胜对军队来说是给指挥官施加压力,有时候保存实力比取得胜利更重要,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果在战争初期,敌人消耗掉他们大部分战争物质之后,而我方还基本上还没有什么损失,那我们就胜利了一半,所以,在战争初期,应该能容忍保存实力的失败的。
当然,老僧说要容忍失败,并不是要纵容失败,只是强调没有必要把失败当成末日,强调容忍失败,就是要让我们拥有坚定不移的战略自信心——最终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当然,老僧不懂军事,又是在瞎扯。不过瞎扯可以反着听嘛,万一可以开阔一个行家的思路呢?那也算我没有白打这一会字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