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香港《南华早报》4月15日文章,原题:对中国在世界角色的看法,相互矛盾的偏见 这里有些近来常见于西方主流媒体的对中国对外行为的评价。它们全都是负面的,同时也是相互矛盾的。
——“中国以自我为中心、奉行孤立主义,只要外部环境有益于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中国在境外的野心和关注就是有限的。”
——“崛起的中国对邻国野心勃勃、步步紧逼,还否认邻国正当的利益、安全及经济关切。
——“中国不是个好全球公民,它否定和违反国际准则和条约。”
——“中国只在可以利用国际准则和条约(比如在商贸领域)推进自身利益时,才会遵守这些准则和条约。”
简言之,中国要么是个自私自恋的国家,要么是奉行新帝国主义的扩张者,或两者皆是。我们不妨把这些观点称为“瓶里一半为空的立场”。
笔者要提出“瓶里还有一半水”的立场,即从一开始就承认,我们都倾向于“确认性偏见”。
“和平”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中国尚未出现自己的南奥塞梯或克里米亚时刻,或堪比美国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的行为。外界对中国未能批评俄罗斯的“侵略”着墨甚多,但难以想象中国会做出类似行为。
眼下,北京有将近2200名官兵参加至少10个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比任何其他安理会成员,包括美国都要多。
作为一项国际协议的一部分,不久前,一艘中国军舰为运输叙利亚化学武器的船只护航。今年1月,中国一艘破冰船在南极海域协助营救一艘俄罗斯船。安倍晋三掌权前,中国是福岛核灾后对日最慷慨的援助国之一。
中国是魔鬼还是天使,抑或两者都是,难道要看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
那些想公正评判或理解中国的人,应该看看常常自相矛盾的证据的总和,而不是选择接受那些符合自己先入之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