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生态环境之危机 |
送交者: 民生 2002年03月08日16:55:58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喜玛拉雅山的形成阻断了西南暖流,二百万年的西风吹干了塔里木海盆和我国北方大面积的 河湖沼泽,吹出了二百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时至今日这一干旱化规律正在不断加剧,我国每年 沙化 土地2460平方公里,虽然国家力求治理环境,大力发展河灌井灌农牧业。岂知这进一步 加剧了蒸发,大量的水汽被西风东送,加快了西部河湖沼泽的干涸和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77年至2000年我国河湖沼泽面积缩小了百分之十九。近几年我国等降水线已经东移300余公里,再 缩小了百分之十九的时间将缩短到五至十年,而且北方的速度更快。笔者断言一世纪后 除河谷地带地下水位下降可达60--100 米,森林草原大面积枯死,我国北方大面积沙漠化,沙漠覆盖率将达百分之八十。 黄河是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塔里木海盆哺育了中华大地200 万年,随着海盆的干涸中华大地逐步走上了干旱,治理母亲河更要治理母亲海,不然 我国气候恶化的趋势无法该变。 从1997年,我国北方连续四年大旱,江河、湖泊、沼泽、湿地水位不断下降,甚至干 涸或正在走向干涸,强劲的西北风裹挟着沙尘无数次地席卷着古老的中国北方大地,规 模特大的沙尘暴能够掠过长江到海滨城市福州,跨过渤海进入韩国。目前我国沙漠 化的土地已经占到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三,并且每年继续沙化土地2460平方 公里,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经济损失540亿元人民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已经 触动了每一个炎黄之孙。千年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层决策者们决心以治理生态环 境入手开发西部,重塑祖国秀美山川,怎样才能达到此目的呢? 纵穿青藏高原,掘千公里隧洞,引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入塔里木盆地,再造 一个古罗布泊。雅鲁藏布江年径流总量1167亿立方米。如果每年向塔里木盆地引入江 水1000 亿立方米,那么十年后罗布泊水域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到达 20米。其水域面积是我国湖泊总面积8万平方公里的2,5倍,是渤海7,7平方公里的2,6 倍塔里木盆地水汽蒸发量3000多毫米,巨大的水汽蒸发将使塔里木盆地降水量达到 800-1000毫米。这样,荒凉多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整个塔里木盆地将会变成河渠 密布,水网蛛连,湖沼万倾,广泽碧波,草木青青,农田遍地的鱼米之乡。塔里木盆地 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3000毫米的蒸发量将一半会被西风吹送到河西走廊,阿拉善 平原及其以东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以及华北各地,加之太平洋暖温气流 的影响和大陆内部的陆地水汽蒸发将使西北、华北降水量都达到800-1000毫米,从而使 我国除青藏高原内部和北疆地区外的大面积国土都变成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因此气候条 件下植树造林、种草治沙,其成功率将达到90%以上,加之气候湿润后的植被自我恢复, 我国北方沙漠区的完全绿化将指日可待。对我国西部开发、富民强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 义。 中国西北、化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成因 西北、华北地区是我国最早的古大陆板块。新生代早期以前,由于该地区四面临海, 或临海侵地区,这里雨量充沛,河网湖沼密布,气候温暖,该地区繁殖了大量的远古亚 热带和温带动植物。如此暖湿的古气候怎样变成干燥气候呢?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 燕山、喜马拉雅等造山成陆运动,我国目前所有大陆相继上升露出海面,使华北、西北古 陆变成了距海较远的内陆,特别是骨架山系、青藏高原进一步隆起,彻底阻挡了西南和 西北方向的海洋暖湿气流进入塔里木盆地;秦岭、太行山、祁连山等山脉和高原重重阻 隔,太平洋暖湿气流从东向西逐步减弱,从而使华北、西北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加之 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副热带高压北移,以及地处西风带的原因,致使这块古大陆变得 大陆性越来越强,海洋性越来越弱,在河西走廊还有微弱的东南暖湿气流进入,而到了 塔里木则完全变成了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不到10毫米。喜马拉雅运动改变了西风暖 湿的性质。青藏高压在高原北部沿昆仑山滑入塔里木盆地,进一步加强了我国西北的西 风和干旱。总之在喜马拉雅运动后的200万年里,太阳无情地蒸发着这块古老的大地, 干燥的西风不断地掠去这里的水汽,使这块古老的大地失去了往日的湿润和生机,90% 以上的河流、湖泊、沼泽、湿地被风干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荒漠和退化了的森林草 原。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环境破坏力很小的时候,塔克拉玛干沙漠、蒙古大漠 已经大面积形成,这说明西北、华北的干旱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内营力是地壳运动所引 起的气候变化的规律。人类的出现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据考证秦汉时代华北、 西北森林草原植被达80%以上,但在宋代植被就大面积地破坏了,毛乌素沙漠已经形成。 到现代著名的梁山水泊不见了,抗战时期有名的荷洋淀几乎干涸了。目前我国沙漠面积 1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但西风吹送太阳蒸发和人类活动仍在继续着我国 西北、华化气候趋向干旱化的规律。总而言之地壳运动所引起的气候规律变化,是这里 气候干旱化的内营力,人类活动是气候干旱化的外营力,二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北方气候 旱化。 怎样才能改变日益化的生态环境 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保护母亲河、山川秀美工程、保 护京津建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和各大沙漠边缘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或正在实施。 退耕还牧、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规划也在全国各地开始实施,并 在局部地区已收到了显著成效。这些工程的启动和实施能否战胜延续200万年的气候干 旱化规律?回答是:在地下潜水、地表径流和自然降水条件好的地方能够取得局部的成 功,对气候干旱规律能够起到局部的遏制和延缓作用,但终究无法改变我国北方由于地 壳运动而形成的气候干旱化规律。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搞了50年的绿化祖国工作, 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些成绩是用年年的重复建设来完成和保证的。例如在沙坡头搞 绿化治沙工程,我们投入了很多,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几十年来这里的植被覆盖率总 是达不到40%。陕西榆林是我国先进的治沙单位,但1997-2000年四年的干旱就出现了 土地重新沙化的趋势,根系十余米深的灌木都大面积死亡,现已沙化土地140万亩。几 十年来浪费了无数的财力和物力。我们现有的生态就是用这种高投入来维系。这一问题 并不是简单加强林草管护,或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可以解决。最根本的原因是怎样克服 地壳运动所形成的气候干旱化规律。如果找不到克服这一规律的办法,那么退耕退牧、 种草植树是收不到大的效果的。即使某年某地雨水好种活了大面积的林草,或引水种活了 大面积林草,但遇特大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流量减少或断流,林草又重新枯死, 土地复归荒漠。西风把水汽从西向东逐步送入太平洋,就是说西风吹出了200万平方 公里的沙漠和大面积的旱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但这是外因, 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去和现在我们都过分夸大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错误地 认为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破坏,而不知道是地壳运动气候变化 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把亚马逊流域的森林全部砍完,它也只能洪水滔天,而不变成 沙漠。在水热条件好的地方次森林分布面积很广,但在北方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主导 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地方,经过若干年天然森林、草源都会变成沙漠,塔克拉玛 干沙漠大部分形成于人类史前就是证据。西北、华北盲目地植树造林只能是重蹈五十 年来“种草不见草、种树不见树”的覆辙。治理生态环境,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战 胜西风带来的干旱,解决万物之源水的问题:一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的青藏高原和喜 马拉雅山上挖宽几十公里的山口,引西南暖湿气流入塔里木盆地;二是完成长江三期 调水工程;三是纵穿青藏高原引雅鲁藏布江入塔里木盆地。以上第一个方案工程量太 大,人类暂时无法实施。长江调水方案负面效应太多:一是长江流域自身供水可能出 现不足。长江流域有人口3,4亿,有众多工业城市和3,5亿亩耕地,需水量极大, 且南水北调一、二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加之干旱会引起流量减少,2000年6月份 前长江入海口流量仅1-2万立方米,比多年入海口平均流量3万立方米减少50%,长江 源头也出现了断流,所以长江并不能向北方大量调水。二是长江水北调太多会引起长 江入海口流量减少,造成海水内侵,使长江三角洲淡水咸化,耕地盐碱化和地面下沉 的严重后果。三是南水北调还会引发北方土地盐碱化问题。总之长江第三期调水工程 可行性太差,会出现调水工程竣工却不能调水的巨大经济浪费。切实可行的调水方案 是:引雅鲁藏布江入塔里木盆地。穿青藏高原,挖长约1150公里的 隧洞,达成协议雅鲁藏布江大转弯处年 可引水1000亿立方米。使该盆地完全变成一个水乡泽国。此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太阳蒸发和西风的内因作用,发挥调水工程的更大外因作用。3000多毫米的太阳蒸发 会使53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塔地增强自身降水达800-1000毫米,而剩余200多毫米的 蒸汽量会借西风而东送到河西走廊、阿拉善平原及其以东地区。阿拉善平原、河西 走廊降水增加后,蒸发量也将增加,西风会把此地水汽进一步东送,西风从塔里木 把水汽一站站东送,西风从塔里木把水汽以蒸发-东送-降水-蒸发-东送的方式,将 水汽一站站东送,直到太平洋。从而增加了整个北方降水量。每年春季、夏初,北方 干旱,影响作物播种,西风送雨将解除北方的春旱。冬季亚欧大陆高压形成,塔里 木会东风倒灌,东风将水汽吹到塔里木西部,西部山地降雨增加,盆地西缘会有大 量积雪,出现东北雪原景观。春季西风盛行时此地少雨,但雪原融化正好春播。 引江入盆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两地高程差适宜调水。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雅鲁藏布江德阳段 海拔高于2000米,筑坝提水后,水压巨大不仅可以提高水的流速,而且可以在入水 口和出水口建设电站。其次雅鲁藏布江是我国第四大江,总径流量1167亿立六米, 是黄河径流量的2,5倍,每年从雅鲁藏布江引水1000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平 均水深达到200毫米,十年后将再造20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泊。三蒸发量大。塔里木盆地四 面高山环抱,气温较高,蒸发量巨大,西风吹送,塔里木永远也不会被水完全淹没, 2:3的水陆比例就是水陆比极限率。四是现代化技术可以确保该项工程的顺利完成。 虽然挖掘1150公里的隧洞史无前例。但现代工业技术同修万里长城、大运河、金字 塔等雄伟浩大工程相比容易得多,比用铁钎大锤修红旗渠、韶山灌渠也显得难度较 小。只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那么此项“功在当 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一定能够早日顺利完成。五是经费可以解决。挖掘隧洞 每进米需13万元,每公里1,3亿元,1150KM需投资1495亿元,筑坝、测绘310亿元, 共需投资1805亿元。但工期长,可逐年完成投资我们还可以通过削减收效甚微且流 失严重的其它绿化治沙、流域治理等工程来确保此项工程的经费。 划时代的生态、经济和战略意义 引江入盆将使我国西北和华北气候发生质的变化,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 自然景观从荒漠稀树草原恢复到历史年代的温带森林草原景观。古罗布泊水域面积扩大 和盆地植被恢复会对北方气温产生巨大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缩小,冬季变得暖 和,夏季炎热程度降低。引江入盆可使西部日益缩小的高山冰川达到补充。气候干旱, 我国西北的高山冰川逐年缩小,引江入盆后盆地四周地形雨将会达到年降水1000毫米以 上,从而使高山冰川达到补充。降水量增加后,干涸或正在走向干涸的内流区域地表径 流量将不断增大,西北、华北缺水地区的地下潜水将得到补充。引江入盆隧洞纵穿于柴 达木盆地底部,使柴达木盆地拥有了一条水量丰富的地下河,为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 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引江入盆还可缓解孟加拉国的排洪压力。地球变暖,极地冰川和 大陆高山冰川消溶量扩大,海平面不断上升。引江入盆使雅鲁藏布江由外流河变成内流 河,每年降低海平面增长0,26毫米,减缓海平面上升速度14%。引江入盆可以削弱太阳 有害辐射。太阳幅射强烈,使得北方人民饱受太阳高幅射之苦,加之风沙袭扰,西部地 区便成了不宜人居,谁也不愿意去的地方。引江入盆后空气湿度提高,太阳幅射强度减 弱,更适宜人类生活,人的肤色会变得白皙细嫩,皮肤病、沙眼、气管炎、感冒等气候 性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引江入盆工程是人类历史空前的,宏伟的谱写崭新历史的生态工程。因为它会使塔克 拉玛干等生命禁区变成生意盎然的温带森林、草源、耕地、湖沼,它将给西部荒凉的历 史画上句号,其意义远比长城深远。因为长城既未阻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也未挡住 日本人的铁蹄,更未拦住来自大漠的风沙,而引江入盆将使我国进一步走向富民强国之 路,使我国抵御外侮的能力增强数倍,风沙之患从此根除。引江入盆工程比大运 河、都江堰、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更高出许多倍。引江入盆工程的完成等于西部大开发 完成投资和收到效益各50%。其一是解决了西部大开发最关键的问题--水。其二是由于 水的解决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就近深加工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减少了调水费用,以及矿 产外运所需的筑路、运输、能源等一系列费用。其三为西部矿产开发城市建设就近提供 了充足的粮食、蔬菜和肉奶蛋及其制品,从而使西部大开发的成本降低50%。引江入盆 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畜牧产品生产和出口国。气候的湿润化使广大荒漠和半荒 漠地区都变成了草原和耕地,从而使这里的粮食产量超过美国西部大草原,羊子的数量 超过澳大利亚。引江入盆是我国最大的扶贫工程。气候的改变,不仅西部贫困人口将会 迅速富裕,而且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向该区域移民2亿人。将全国所有的贫困人 口、下岗职工、待业待岗人员、分流干部和其它富裕人员统统移民西部,从而使我国彻 底摘掉扶贫,下岗职工生活福利、富余人员安置费用的三大包袱,每年可节约资金5000 亿元。引江入盆不仅能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会使西部的经济增长率大大 超过东部。气候的改变,西部的资源优势将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西部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都会加速,其发展速度将大大超过东部。引江入盆将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使西部迅 速出现众多的工业城市和农林牧渔业产品基地。将使中国经济重心的地域分布范围扩大, 使经济格局进一步趋向合理化。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防止和反击国际战争,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引江入盆还可以使我国西北、华北重新变成温带动植物的王国。 总之引江入盆有深远的政治、经济、人文、生态战略诸多方面意义,此处不需多述, 但此文能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高层决策者们的重视以此开创中国富民强国的 新纪元。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