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初我进上音,是一个历史的机会,几乎是白丁。从头到底大概学了三年, 是我的全部学琴历史。是的,那时候的奋发,几乎是拿命去拼的。手指关节都肿大,常靠扎金针维持。
2, 国外学作曲,基本学现代技术,如12音体系,理论是古典的,写作是现代的。国内的写作和中国文化相连,理论都偏于古典传统。现在的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学生,都追求西方的现代技术,越离奇古怪越好。基本和西方的很接近了。
3, 音乐学院一般不学歌曲写作的。美国基本没有,国内当一门课带过,叫做“歌曲写作”或旋律写作,但在作曲系不是一门主流的课。作曲系要学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和配器。学写歌曲是被人忽略的,一般都写器乐,交响乐。所以,你能看到几位作曲系学生出来后,可以出一系列好歌的? 其实,社会的需求,歌曲是最大的,学非实用,这是很大的问题。有几个学生毕业后能有机会写交响乐的?大部分是根据社会需要,去搞群众文艺。所以,希望引起很多学生的注意。
4,我在美国学的是现代作曲。我在卡内基音乐厅的作品音乐会,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乐队作品。如果歌曲,当然两国的配器相差很大,但是流行歌曲的配器,两国相当接近了。我在美国的大学里写歌,是给美国人唱,当然是英文感强。 现在,我不是以作曲为职业,对象也不必要是美国人。写歌是作为自己爱好的精神事业,完全可以用我喜爱的旋律,填补我自己的感情。而特定的听众对象,又是我无法割舍的中华文化以及她的儿女,所以我写的风格手法,比身在中国的作曲人还要更传统一些。比如,抗震救灾专辑,在国内的作曲家都写得很流行。一看我的专辑,无法相信这是个在外20年的海外游子所写。除非这个人有不解的中国情。
5,对中国的歌曲作曲家, 施光南,徐沛东,印青是我喜欢的。他们基本都是专业毕业的,施光南(天津音乐学院), 谷建芬(沈阳院), 王立平(中央院), 王酩(上音院), 吕远(东北大学音乐系),徐沛东(中央院),印青(业余自学,部队文工团小提琴手)等等。
我忠实地回答了你的问题。还有个别,另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