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匆匆完成,根本没注意到赵老师要嫡临高山的最新指示。也就错过了及时向赵老师请教的机会,很遗憾。赵老师的话有些听不清楚,只好根据听清楚的部分来学习了。
晚上回到家,再听伴奏,觉得乐器的相对音量没有调整好,鼓的音色也不好,就又修改了一下,放上了更新后的版本。
象赵老师指出的,这首歌的旋律基本上是以模进发展而成的,写作手法的确很单一。只好自我解嘲说,手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主要看效果吧。
我主要是以旋律的流畅优美为出发点,写作时旋律是自然流淌出来的。写出来后一分析,当然是模进。不过也许象哥伦布立鸡蛋的故事吧。不管模进也好,其他手法也罢,最基础的乐思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最开始的乐思,有再高明的技巧也是无源之水。
有乐感的人听了头两句会大概猜出下一句的进行,不过只要旋律本身好听也许就是‘好猫’吧?因为即使你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妙句,大家只会在听头几遍时惊艳,听熟了也就成为‘意料之中’了。好旋律是可遇不可求的。俺也当当阿Q吧,嘿嘿。
关于歌词,确实有很多见仁见智的地方。艺术讲究百花齐放,而且艺术来源于生活,却要高于生活。生活化、口语化的确能平易近人,但歌词文雅一些,也还是有相应的听众群的。没办法,脑子里面文绉绉的词汇多收藏了一些,不找机会晒晒太阳怕长霉。俺也当当孔乙己吧,嘿嘿。
下回挑一首口语化的歌曲再向赵老师请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