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山友都会感兴趣。 “但在内在的创作规律上,不能不说没有联系。通常,副歌,旋律和前面有节奏上的对比,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并走向高潮。” 很受益。 “除非有些歌,是以节奏为主,旋律为辅,那就另当别论。此类歌是渲染一种情绪,气氛!很难用“好听,感人”来衡量!” 赞同! “旋律是灵,节奏是魂,和声是体-三位一体结合”是很好的比喻。
“现在很多歌手作曲是没有写歌谱的, 给唱片公司都是小样。都是用电子乐器和哼唱摸出来的。有些连歌谱还不认。我在录音棚和歌手聊天,他们这么告诉我的--都是做小样。哪怕把歌推荐给更大的明星,也是只送小样。没有人要谱子。” 不知小样已包括了配器和伴奏否,若是的话,个人认为此小样要比谱子的信息量大(除非是总谱)。就如同可以写文章描述某人,或许寄张照片更简练。
“除非是做流行乐队的人写作,先设计和声。”。 有时感到一些旋律优美古典作品(比如 肖邦), 仔细分析,好听(容易入耳)的钢琴曲, 它们的和声(走向)都是很有章法,很工整的。工整到让人怀疑作曲家是事先设计好了和声,再由此触发旋律灵感的。
相信不少流行乐的写作,是先设计和声的。 在网上听到过有人用同一个伴奏唱“我愿意”和“城里的月光”(每两小节后换成另一首歌唱), 效果出奇的好。 所以相当多的流行乐的和声走向是一模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