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有個德士佬的兒子從後港一家枋廊買了十條一寸方的長木條,扛回3公里外的大巴窯家裡,走上惹蘭大巴窯的那條路,右邊是高級公寓,裡面住着一位姑娘,那是蛋商的女兒,很美麗,左邊有一條路叫月石巷,裡面也住着一位姑娘,是咖啡佬的女兒,不美麗,但歌聲很美麗,那些木條後來土製了一台電子琴,拿去團體給領導人DEMO,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電子琴,可那些領導人不懂琴話,糾眾把德士佬的兒子給批臭,美麗的姑娘登門造訪,要給落難的小子一些支持,可惜見不着,歌聲美麗的姑娘沒登門造訪,但她在小子被眾人批臭時投來同情的眼光,一切就這樣定了。
到了2018年,美麗的姑娘已經作古,歌聲美麗的姑娘還在唱歌,而德士佬的兒子還在土製電子琴。真是陰功啊,怎麼這四十多年來這世界還造不出一台適合這小子用的電子琴?還得這小子變的老子臨老入花叢?可真是這樣的,電子琴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早期的電子琴是用模擬電路組成的一堆振盪器,互相調製模仿樂器的聲音,標準是“越像越好”,而琴鍵的技術非常原始,就像一個開關,開就有聲,關就沒聲,硬梆梆,到了後來有人聰明了,利用兩個開關的時間差造出能控制大小聲的琴鍵,按得快就大聲,按得慢就小聲,而那段時間我也試過自己的方案,就是用真的琴弦來“鋸”,檢測琴弦的震動幅度控制音的大小,鋸大力就大聲,鋸小力就小聲,還用來演奏了“我不再遠航”,“膠林之歌”和“一梭一蘿記心頭”。
到後來數字電路興起,聲音是用“取樣“的,就是把真正的樂器聲音錄下來,然後進行控制,這樣就很像了,但真樂器演奏時還有很多"信息“是無法用簡單的琴鍵模擬出來的,所以電子琴一直給人感覺雖然聲音很像,卻沒有感情,雖然如此,這項技術也已經為許多廠家帶來巨大利潤。
但電子琴技術在1997之後已經沒有重大發展,roland將多年累計的技術全部壓縮進一個小方盒,叫
natural sound,
賣三千多塊,一點都不貴,連街頭賣藝的都買得起,我在淡濱尼地鐵站聽過,那薩克風聲音真的很像,似乎還有口水聲,因聲霸卡而發財的創新科技也因為電腦速度越來越快,再也不需要硬件的聲卡而沒落,股票從50元掉到一塊錢,現在創新科技的聲卡裡面是沒有音源芯片的,也就是只玩音響,不玩音樂。
那麼,到了這2018年,這電子琴究竟能幹什麼呢?前幾天才發現紅毛那邊已經有人造出所謂5D的鍵盤,除了按鍵的力度,還可以上下左右揉,用來模仿梁祝的小提琴可以很像,一台兩千美金,對電子琴迷是小錢,音源(就是樂器)方面已經累計大量高水平樂器聲,全給人破解免費抄給人用,沒錢賺了。
能做的都給人做完了,我還要幹什麼呢?答案是“無線”,無線?也早就給人做完了,還輪到你?沒錯,去年年頭野馬哈推出聊兩款藍牙MIDI連接器,可以和apple連接演奏音樂,才一百塊,民間電子大軍也競相模仿,有殼沒殼的都敢敢放到淘寶上去賣,我都有觀察他們賣得如何,答案是有限公司,到了年底,多數都已下架了,我也有做出類似的東西,但沒有下架,因為連上架都不敢。
那麼,我究竟要幹嘛呢?哈!就是自己用啦,用來組織電子琴大樂隊,實現1972年的那個夢想,讓那些老土領導知道自己土得掉渣。
美麗的姑娘已經安息,我會記得她那次錯過的,不曾見到的一面,每當我搭巴士經過她居住的地方時,總感覺到一絲顫動。
歌聲美麗的還在唱歌,但我的藍牙4.0模塊功耗8.5ma, 多了0.5ma, 面臨失敗,在等到藍牙4.2,功耗4.5ma,2018一定成功,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