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Man in the Mirror》- 伟大的音乐,伟大的现场
送交者: 欢乐颂 2010年04月10日20:48:20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时间:1988年 地点:格莱镁颁奖典礼

《Man in the Mirror》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遗憾的是我直到今天才认识到它的伟大,不过还好,好东西什么时候认识都不算太迟。


在看迈克尔.杰克逊这个现场表演之前,
请一定千万务必花点时间把歌词熟悉一下,如果不明白歌手唱什么,欣赏效果将大打 折扣。歌词请看下面英文字幕的视频。如果英文有困难,中文歌词见此处



好了,熟悉了歌词,再来看下面这个现场。

这段视频长达10分钟,迈克尔.杰克逊前后表演了两首歌,第一首“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也是很不错的,并展示了杰克逊绝妙的舞技,但这不是我介绍的重点,如果您时间有限,可跳过前3分25秒。下面进入正题:

杰克逊完成了第一首歌后,深掬一躬,然后接过话筒并向递话筒的工作人员点头致意,台风之谦恭,毫无一点巨星的架子,而且看得出绝对不是做作。 此处虽是一微小细节,却显示出杰克逊良好的修养和素质。


从3分40秒开始,空灵的伴乐进入,杰克逊开始“Man in the Mirror"主歌的演唱,到5分6秒时第一段告一段落,这时伴唱的几个人从两侧进场,时机极好。杰克逊这第一段的演唱和唱片中没太大不同,发挥十分充 分,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着歌曲节奏身体轻微的扭动,动作虽然简单,但令人赏心悦目,你完全感觉到他内心情绪的积累,我的心情也不觉中被带动起来。


从5分15秒到6分30秒的第二段落,唱词虽与第一段相似,但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当然是完全有必要的),情绪的表现因伴唱的助力,愈加高涨;注意5分 50秒处,当杰克逊唱到“That's why I am starting with me"的两腿的跃动,和词曲情绪的配合实在是妙到毫颠。到这一段结尾时(6分30秒),杰克逊双臂一张,唱到“Make a change", 与此同时,背后的帷幕拉开,gospel和声出现,这是歌曲的第一个高潮。杰克逊重复歌曲的主题(见下),直到7分30秒副歌结束。

I'm Starting With The Man In The Mirror
I'm Asking Him To Change His Ways
And No Message Could Have Been Any Clearer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Then Make A Change

经过一个短促的过渡,从7分36秒开始,歌曲进入到了最后的高潮。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此后的几秒中时间里,杰克逊的话筒里竟没传出声音,令人不明所 以,按说格莱镁这么大的场面不应出现这个纰漏,我不知道是原版DVD的问题,还是这段视频的作者DJOXyGeNe08在 remaster的时候出现了失误给弄掉了...,这实在是一个遗憾。

言归正传,从7分42秒开始杰克逊开始唱“Just lift yourself"到结束是我最爱的部分。《Man in the Mirror》这首歌的结构显得非常特别: 一般的流行歌曲,结尾处的词曲总是在该歌前面的某个地方出现过,但是《Man in the Mirror》结尾这个段落在全歌中只出现过这么一次,好象作者是专门为这首歌的现场表演所写的。由于这个结尾段落的现场感实在太强了,以致于我第一次看 这个视频的时候,还以为这段是专门为格莱镁颁奖典礼专门增加的(我那时还没有听过这首歌的原版CD)。


杰克逊在这段表演中投入的激情让我无法拒绝,我实在无法用语言作出一个完整的叙述,各位还是自行体会吧,我只想提请注意几个细节:

细节一,8分17秒,杰克逊连续运用假声唱"change it",是CD版中没有的,这个运用在现场的效果太好了,如果用在CD中则未必理想。
细节二,8分35秒,杰克逊连唱几个“change it"后的跳跃后,旋转,跪倒在地;与此同时,和声演员们走下台阶,齐唱“make that change", 强劲的击掌音,一下下地象敲在你的心上。这时那个伴唱的中年男士走近前把杰克逊扶起来(不知是设计好的还是临场发挥),紧接着,镜头切换到空中,和声演员 继续前行,营造出一种紧迫氛围,杰克逊呐喊"Black man gotta make a change, white man gotta make a change, Red man gotta make a change"。整个场景的调度极其完美。
细节三,9分18秒,杰克逊一连串的跃动,特别是双腿同时向上的弹跳,这样的动作也许只有杰克逊做得出来,我并不是指这些动作本身有多大难度,但要说把这 些动作完成得如此随心所欲,赏心悦目,同时又与歌曲本身的契合得如此完美,并不是任何一个歌手就可以胜任的。换句话说,杰克逊的舞台表现方式是绝对独一无 二的。

歌曲即将结束时,当杰克逊掀动手臂唱到“stand up, my brother"时,我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10分钟处,杰克逊象指挥一样,再一次双臂一张,演奏结束,黑幕,然后灯光打在杰克逊身上,他转 身:“Make that change",鞠躬谢幕。此时观众起立,掌声雷动,按说在正式场合下这个反应算够热烈了,我却觉得这些观众还是太斯文了点,要是我在现场,或许会冲到台 上去...。


如果把这个现场表演比作一个迷你电影,那么这个编,导,演,剪各方面可谓天衣无缝。记得原来看过惠特尼.休斯顿,同样是在格莱镁颁奖典礼上,唱《One Moment in Time》的精彩场面,当时觉得流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最多如此了,但杰克逊这个现场,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流行音乐里,我是听惠特尼.休斯 顿,Celine Dion,玛丽亚.凯莉过来的,声乐水平上她们都是顶尖的,听她们的歌,我会由衷得赞叹,她们的音色是那么华丽,她们的唱功是那么卓越,但是对我来说,迈 克尔.杰克逊是唯一能把歌唱到不是我的耳朵里,而是我心底里的歌手。有个网友曾经给我留言:“MJ's music will live on forever. His music makes me learn that music can be beyond music itself. For the first time I learned that music can be inspiring besides of entertaining. ”对此我深有同感。我最喜爱的两个艺术家,另一个是电影导演杨德昌,他们的作品都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只是表现方式的不同:杨德昌是极度理性的,而杰克逊 是极底感性的;杨德昌是要把你的灵魂挖出来,拿到显微镜下去研究,看看有什么地方不对,而杰克逊则是要把你的灵魂挖出来,直接拿去冲洗干净。


另外不应该忽略的是这首歌的
作者,一首成功的歌曲,当然首先应归 功于作者。这首歌写得太好了,除了歌好听以外,音乐本身的学问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请重温一下这个歌词:

I'm Starting With The Man In The Mirror
I'm Asking Him To Change His Ways
And No Message Could Have Been Any Clearer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Then Make A Change


重温一下这个歌词所蕴含的力量。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任何深奥华丽的词语,连中小学生都读得懂的英文,让我感叹的正 是作者怎么就能运用如此简单的词汇,把一个如此简单的道理写到人心里去。不夸张地说,这首歌使我正式觉得应该做一个“好人”, 或者说对我形成了某种约束 力:在做坏事的时候会想一想,是不是应该Make a change,而能有能力做点好事时候就尽量做点好事,我想基督的精神从客观效果上看也就是如此吧。

最后还想说的就是“Change"这个词,这首歌是1988年的作品,杰克逊当年疾呼“Make a Change",从今天看过时了吗?二十年过去了,奥巴马2008年竞选总统的口号就是"Change",“CHANGE"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啊。由此也可见人的改变何其之难!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并且有义务地去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Man in the Mirror》是永恒的经典,决不会随着光阴的流逝而褪色。


STAND UP MY BROTHER, MAKE THAT CHANGE!!!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纤夫的爱 BY: 千里之外/梦江南
2009: 贺EASTER节,音画欣赏《圣母颂》(巴赫
2008: oceangarden:借地讲几句有关西藏的话
2008: 西湖玉兰:***你微笑时好美(谢庭峰)***
2007: 陈大少:~在梅边~~
2007: 小糊涂虫子【蓝绿大战烽烟骤起:绿军前
2006: 【高山年庆·小品】老俩口回国游记
2006: 【绿营空中行动】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