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ttt: 萧斯塔柯维奇和他的“第七交响曲”
送交者: ttt 2005年05月09日21:37:05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萧斯塔柯维奇和他的“第七交响曲”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
德米特里。 萧斯塔柯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 是苏联十月革命以后最重要的作曲家,他出生于彼得格勒(也就是苏联时期的列宁格勒,又叫圣彼得堡) 。少年时代就展现出超人的音乐才华。刚刚16岁就破格被圣彼得堡演员学院录取,一九二五年时也就是才十九歲,毕业创作所寫的<第一交响曲>就使他在苏联音乐界展露头角(使人想起何占豪写“梁祝”也是毕业作)。他一生作品无数,但是最有名的就是“第七交响曲” ,也叫“列宁格勒”。
一九四一年六月,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后企图一举攻占列宁格勒,由冯。李布领导的北方军团将列宁格勒团团围定。本打算一个月就将列宁格勒拿下,不料老俄拼死血战,虽然令老俄死伤逾50万,但就是拿它不下。随后德军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从此列宁格勒开始了长达900多天的防御战。这场战争的艰难困苦这里就不提了,那实在是人间地狱。而当时萧斯塔柯维奇就在列宁格勒城里,他就在炮火连天的列宁格勒开始写这个伟大的“第七交响曲”。那时他整天看到的就是饥饿,死亡,血与火的炼狱,这些都毫不奇怪的充份反应在该交响曲里。没等他写完此作,就被斯大林疏散到安全地方。此曲的第四章就是离开列宁格勒后完成的。
四二年初,“第七交响曲”完成。为了给列宁格勒的军民打气,决定第一次公演要在列宁格勒进行。那时候列宁格勒已经被围的铁桶也似,全城危若累卵,那时已陆路不通,只得用飞机将此曲的谱稿运去。三月十五日晚七时,此曲在地下防空洞里首演。列宁格勒各界人士盛装出席,女士没有雪花膏和白粉就把石灰抹将上去,男士们虽然西装革履,但都是又脏又破。此公演还进行了实况转播,苏联全国的广播电台也都转播了這支交响曲的首演。並用短波播向整个欧洲。
说来有趣的是,德军的李布也是古典音乐迷,那位老兄竟然也同时听到了公演的广播。乍一听还不知道是萧斯塔柯维奇的新作,还连声问是谁的大作。待到弄明白了是 “列宁格勒”,而且发现前线不少德军士兵也在偷听,不禁勃然大怒,严命前线炮兵朝列宁格勒万炮齐轰。老俄炮兵也立即施以颜色,双方在“第七交响曲”的奏鸣下又一次交战。纵观人类音乐史,没有哪个音乐家的首演仪式如此壮观。正是:
德米特里谱第七,列宁格勒奏新曲,双方大炮齐轰鸣,世间仅有人称奇。
萧斯塔柯维奇可以说是非常英勇的参加了卫国战争。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期苏联<音乐>杂志上,封页就是他头戴看上去好象是古代骑士头盔的照片(其实他戴的是列宁格勒消防队的头盔)。萧那年35岁,面容清廪,戴着一付近视镜,彻面凝视前方,成了卫国战争的象征头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介绍萧斯塔柯维奇的作品不多。五十年代我国自己还没有个像样的交响乐团。而且那时候我国的群众音乐素质可能还处于“宫商角徵 羽”的水平。而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加之文革,都没有机会介绍老萧的作品。我记得是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国内出版了萧斯塔柯维奇的回忆录“见证”。那是一本很厚的书。老萧生长于斯大林和苏联时期,一生颇为坎坷,作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他对世界有他独到的认识。作为一个知识份子,他有他自己的良知。但是处于那样一个环境和时代,他当然有他的顾虑。他的这本书,名若其文,基本上全是他的所见所闻,而绝少评论。但此书中有很多斯大林时代苏联文艺界的趣闻逸事,不少都叫你读了以后忍俊不止。有兴趣者不妨一读。
虽然正式介绍的不多,可是不少前苏联的影视片中都有他的作品的影子。譬如50年代曾有一部苏联电影叫“区委书记”,那里面凡是德军出现(尤其是行军场面)时背景曲都取自“第七交响曲”。|5- | 6。5|11 0|5- | 6。5|21 0|5- | 6。5| 1^ 1| 。。。。, 那时并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第七交响曲”。我是到了美国后才在MALL里第一次看到他的“第七交响曲”CD,迫不急待的买回来一听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昨晚看红场俄军庆祝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阅兵式中也有“第七交响曲”的片断。我这里虽然有CD却无法上传,哪为老兄有此曲不妨传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