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怯懦而招禍,越怕死反易死---東海客廳論哲理 |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8月05日18:48:3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因怯懦而招禍,越怕死反易死---東海客廳論哲理 余東海
馬邦人有三個特性都很極端:一極端自私,輕則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重則熱衷於損人利己;二極端糊塗,輕則是非混淆,重則善惡顛倒;三極端怯懦,見利則膽大潑天,見義則膽小如鼠。
很多馬邦人,說起打台灣打日本來,抵制起美國和西方來,一個個熱血沸騰大勇無畏,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日常生活中卻怯懦得一塌糊塗,遇到老人倒地不敢扶,見到女人受辱、小孩挨打不敢管,面對政治無道、社會不公、特權猖獗大氣不敢出,名副其實的東亞懦夫。
曾有一個題為《慫成了這樣還天天喊打》的視頻,在鬧市表演幾個壞人欺辱女子,四個小時沒有一人上前過問。
這些冷漠怯懦的馬邦人是可恥的,但根本罪責在上,在上層建築和特權階級。斯民也,三代可以直道而行,歷代也曾十分優秀,也曾英雄豪傑輩出,正人君子無數,為什麼到了馬家時代,紛紛成了蠢貨、賤類和懦夫了呢?毫無疑問,這是拜半個多世紀空前嚴酷、背天逆理的極權政治所賜! 不少人因批判現實而蒙難,因見義勇為而蒙冤。於是,世俗遂普遍認為,批判現實和見義勇為,容易招禍遭難,唯有閉口縮頭,甚至幫閒助惡,才能明哲保身。
殊不知,據亂之世,好人壞人勇士懦夫都很容易招災致禍,怯懦之徒和三幫分子的災厄,遠遠多於仁勇正義之士。前者因無數無量而習以為常,反而被世人忽略。例如,孫君好人而受罪,人們紛紛嘆息好人受罪了,好人做不得,哪知三十年來商企界入獄受罪者,大多數非好人也。
東海因怯懦而招禍之見,與閻錫山先生不謀而合。有公眾號文章記錄了一些閻錫山的日記,都頗為有理,其中兩則尤好,特錄於左:
一、“二月十七日:事每有不誤於糊塗而誤於精明者,禍每有不闖於膽大而闖於膽小者,罪每有不成於反抗而成於服從者,此皆知淺不知深,知近不知遠,知利不知害之所致也。”
二、“七月二日:權與富雙有,為今世界之所不許,因權得富,禍害尤深。”
真高見也,非通達世道者不能道。因精明而誤事、因怯懦而招禍、因服從而犯罪者,馬邦特別多,因權得富而禍國禍家害自己的馬官亦特別多。
怯懦容易招禍,在戰場上,就是怯懦容易死亡。當年曾聞一位老將軍說過一句話:“戰場上怕死反而容易死,不怕死反而死不了。”今閱清人筆記,見到原為南明永曆鄭國公、後為清朝總兵的於大海也說:“避死者顧反得死,忘生者顧反得生。”古今武人所見略同。於大海之言出自於《總戎佳論》,錄此共賞:
“項城於大海,永曆時予鐵券封伯。清質其母而招之,乃降,改授總兵。順治中,由滇南還,椎牛設宴,大會故鄉父老曰:“向者捐親戚,背井閭,藐是一身,遠遊萬里,一旦躬擐甲冑,出入戎馬間,兵刃雪飛於前,炮石雷斗於側,當是時余豈復有生之心哉?戰必受傷,傷必重創,甚則洞胸穿腹,自期必死,而卒未嘗死也。懦夫弱卒,鋒鏑未交,心懷退縮,而枕屍於疆場者不少矣。避死者顧反得死,忘生者顧反得生,是有天焉,無容逆計也。”因袒其體遍示坐客,瘢痏之痕如繡,見者無不驚嘆。”(清佚名《名人軼事》)
對於有志之士來說,暴虎馮河固然不宜,怯懦猥瑣更加不堪。
在逆淘汰時代,要說真話說真理,不可能不冒一點風險,任何人物勢力也無法提供絕對的保險。君子和豪傑不是那麼容易做成的。連《鹿鼎記》中韋小寶都知道,既要做英雄好漢,要顧全朋友義氣,有些苦頭難免要吃上一吃。既想做英雄,又想聽粉頭唱十八摸,英雄可就做不成了。
儒經慎言之訓,常被一些文人學者當成怯懦冷漠、逃避責任的擋箭牌。其實,慎言是為了避免說錯話,以免誤導社會、誤人子弟;敢言是勇於說真話,以盡啟蒙袪昧、摧邪顯正的文化責任。兩者相輔相成,兩面一體,同歸於仁。
文化人怯懦,是缺乏養氣功夫。浩然之氣,集義所生。集義才能養氣,養氣有賴集義。集義之法很多,合乎道義的言行最為關鍵。所有正言正行、善言善行都是集義大法,然不限於此。
《二程粹言》:“或問:集義必於行事,則無所集矣。子曰:內外一事,豈獨事欲合義也?”豈但事欲合義,言論、思想、意念皆欲合義。如此方能把氣養好養大,至大至剛。2021-8-3余東海集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儒家網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