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還在烏東戰線上每天以數十米,數十米的慘烈拉鋸進行,戰爭前景似乎茫然。
但是拉開距離,以哲學的眼光,從歷史和發展的眼光看:俄烏戰爭,導致俄羅斯的陸權進一步崩塌,其規模堪比蘇聯解體,這已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俄烏戰爭,誰將輸光所有?
一.陸權論以及曾經的陸權
“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這就是陸權論的麥氏三段論式的政治咒語。
提出者是英國著名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提出時間是一戰前夕,基礎是當時陸地交通,特別是鐵路網的普及,使陸地快速,大規模機動、投送成為可能。
政治咒語中“世界島”指的是亞、歐、非這三塊連接在一起的大陸;在“世界島”的中央,是自伏爾加河到長江,自喜馬拉雅山脈到北極的“心臟地帶”,而麥金德認為東歐是進入這一“心臟地帶”的門戶。
當時,麥金德的根據上述結論。假設了對於兩大海洋強權-英國和美國的地緣政治噩夢。一旦德國或俄國控制了東歐,這將是這兩大強國主宰世界的前奏。
麥金德提出陸權論後,一戰與二戰爆發,此後蘇聯控制了心臟地帶,以及東歐這一門戶,這使得其陸權空前壯大:蘇聯的裝甲洪流頂在東歐大平原上,使得歐洲瑟瑟發抖!其百萬大軍曾列於我北疆 ,長達二十年;蘇軍侵入阿富汗,我們可以想象其最終目標:拿下巴基斯坦,進而打通印度洋出海口——那看上去,是從東到西9千公裡邊境中,蘇聯南下最薄弱一環——進一步加強陸權與海權。
二.俄烏戰爭與俄羅斯的陸權崩塌
以陸權論為標尺:俄烏戰爭並不是俄羅斯陸權崩塌的開始,戰爭更像是對抗這一趨勢的對抗。可事實是,戰爭並未改變陸權衰退,反而進一步加速其崩潰速度。
1.陸權崩塌的開端
1991年,蘇聯解體,華約崩潰,這是其陸權崩潰的開始;
與蘇聯海權退縮相比,其陸權的崩潰更加壯觀。中東:逐漸只剩下敘利亞;東南亞:觸角從越南收回;歐洲:華約解體,東歐這一進入“世界心臟地帶”的門戶洞開;隨着北約一輪又一輪東擴。這代表歐洲已經控制了進入“世界心臟地帶”的門戶——東歐。
而烏克蘭要加入北約,其位置已經屬於陸權論中“世界中心地帶”,俄羅斯為了阻止這一趨勢,俄烏戰爭爆發。
2.戰爭下:俄陸權的崩塌
俄烏戰爭,使得原來屬於中立,或是俄傳統勢力範圍——這都是麥金德“陸權論”中“世界心臟地帶”的國家,紛紛棄俄而去。
北歐:芬蘭和瑞典放棄中立,欲加入北約,芬蘭已經得償所願,美軍進駐芬蘭;丹麥等國,還在邀請美軍入駐;
西歐:5000德國防軍進入立陶宛,對俄飛地加里寧格勒形成隔斷;
東歐:烏克蘭成為俄羅斯不共戴天的仇敵,劇烈的消耗戰,使俄羅斯不住流血。摩爾多瓦,要驅逐俄駐德涅斯特河左岸俄駐軍;
外高加索三國:最親俄的亞美尼亞要求俄軍撤離;格魯吉亞因俄格戰爭失敗,以及阿不哈滋,南奧塞梯問題巴不得俄羅斯戰敗;阿塞拜疆,本身就與土耳其聯繫緊密。從而要控制外高加索這一沙俄南花園,“世界心臟”的核心地帶,俄羅斯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中亞五國:以哈薩克斯坦為首,離心傾向明顯。托卡耶夫總統,在集安組織成員國峰會上當面駁斥普京總統:不要總是提集體安全威脅。意思是,你俄羅斯搞出來的事,別往我們身上攬。原因很明顯:俄皇派里,不乏下一個目標就是哈薩克,乃至於烏茲別克,因為它們也在“去俄化”;
東北亞:蒙古,西方觸角已經伸向這裡;
以上各處與蘇聯解體失去有本職不同,它是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都屬於陸權論下的心臟地帶。圍繞俄羅斯一周:從北歐到東歐,從外高加索到蒙古,俄羅斯可能向外延伸的觸角在集體收縮,斷裂,碎片化:這是崩潰式的災難。
三.結束語
麥氏三段論式的政治咒語:“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如此,我們做出基本判斷:基於陸權的崩潰,俄羅斯已難成大器。
這不是從俄烏戰爭,而是從蘇聯解體時就開始的。而這僅僅從蘇聯解體開始嗎?而為何會這樣?
俄羅斯的力量,已經無法支撐起其野心:當其力量集中於烏克蘭一點,烏克蘭時,就如一枚針,扎破了氣球……俄烏戰爭的結果還飄渺嗎?看看其陸權的現狀吧!
兵者 ,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呼籲和平,反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