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些在泥土里埋了成百上千的老物件,本来就脆弱,为了让它们“重新复活”,不仅需要巧手和慧眼,更需要热爱与匠心…
文物修复工作者到底有多牛?看完下面这些修复前后的对比图,不仅令人感叹:这也太神奇了!
比如说,1978年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挖出的两辆青铜战车,被誉为“青铜之冠”,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曾到陕西参观秦俑博物馆时,对着铜车马惊叹道:“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而在刚刚出土的时候,它们完全不是我现在看到的样子…
由于木椁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一号车碎成了一千三百余块,二号车碎成了一千六百多块,几乎是“粉身碎骨”的状态,经过8年时间才得以恢复原貌。
春秋云纹铜禁,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在地下埋了2500多年后,这件“神器”出土时已碎成十余块,附兽、座兽全部脱落,且残损严重,修复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很多的碎铜件。
三星堆的青铜神坛,在复原之前碎成了100多块,在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三件青铜神坛残件,无一例外全部成了碎片,文物修复工作者历时两年,才将神坛成功修复。
商青铜鼎,在出土时碎成了渣渣,修复后几乎认不出裂痕…那个时代的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所以复原起来更加困难。
明成化素三彩鸭型香薰,1988年在景德镇一处工地发现时,已经碎成了45块大小不一的碎片,但修复后的样子堪称天衣无缝。那个时候的皇家瓷厂烧成瓷器后只选精品送入宫中,其余大多打碎掩埋避免流入民间,这就是其中之一。
三星堆的金面铜人头像,在最开始这件“神器”是碎片的状态,很难想象具体是啥样…所以,三星堆很多文物都是边挖边修复,没修完的是因为有的残片还没找到。
清代安南大司马行书条修复前后对比图,即使是古籍纸张碎片,在文物修复人员的手里,也能重回“颜值巅峰”!
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出土发现的头冠,唐代女子头冠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本就不多,这么精致完整的就显得尤为珍贵,但因为埋藏的时间太久,在泥土的重压下,刚出土的冠冕层层缠绕在一起,难以分辨各个部件的正确位置。
最后在中德两国专家合作,利用CT断层扫描、激光定位等各种先进科技手段,历时两年时间,才终于让这尊冠冕恢复昔日的精致。
隋炀帝萧后冠,当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冠,但因为扬州酸性土壤不适合金属质文物的保存,萧后冠饰保存状况极差,花了两年时间,专家一点点清理掉了上面的泥土,用X光扫描结构,才复原出了仿制品…
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在墓中被发现时,侍女头部、灯盘、灯罩等零部件散落一地,后经专家们的修复才得以恢复原本的容貌。
收藏于宜昌博物馆的我国唯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漆木鼓,在出土的时候其实是一地的碎片,而且还是泡水的状态,经过清洗、脱水、胎骨修复等等一系列操作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啊…
大同出土的北魏蓝玻璃残片,竟然给最大限度地恢复到1500年前的模样,如获重生,那些把考古跟盗墓混为一谈的,就跟把警察和杀人犯混为一谈一样,不是蠢就是坏。
《唐韩滉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1950年代虽然归国,但因为颠沛流离,伤痕累累,大小洞蚀数百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故宫博物院字画修复专家孙承枝先生修复后的样子,老先生在故宫所藏旧纸中反复筛选,才选出和画作纸张年代相同、质地相似的纸张修补,接笔处不露丝毫痕迹。
《赵城金藏》,宋代大藏经《开宝藏》的复刻本,在1949年为颠沛流离,保存不善,经卷潮烂断缺,粘连成块,几乎成了一根“木棒”,4位装裱老师傅花了16年时间,才将这根“木棒”展开成了一卷经书…
刘备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也就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在刚刚出土时,因为木质棺椁已经朽烂倒塌,所以玉衣也就呈扁平状摊在地上,部分玉片因为金丝折断而散乱。
刚出土时的金缕玉衣头部,被朽塌的棺椁压变形…刘胜的尸骨就在玉衣里面,只不过几乎所剩无几,已经腐烂成灰。
其实上面保存的算是相当好的了,狮子山楚王金缕玉衣是目前发现的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但在出土时,说是玉衣,其实就是一地玉片。
因为被盗严重,“金缕”被完全抽走,原本四千多块的玉衣只剩下了两千多块。幸好,有下面这件在徐州火山西汉刘和墓中发现的完整金缕玉衣作为参考,上面的国宝才得以修复。
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