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正式颁布了一项关于语言改革的政策,其中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官方正式恢复使用传统蒙文,也就是所谓的“回鹘蒙文”。
要知道蒙古国在被分裂出去之前,与我国内蒙古一直使用着同样的文字,“回鹘蒙文”。这一沿用,时间长达700余年,直到1945年独立出去之后,才放弃了回鹘文。
回鹘文对于蒙古国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要知道古时候的蒙古国,历史文献记载无一例外使用的都是回鹘文,蒙古国独立后的放弃,使其一度无法研究其过往历史。
蒙古国之所以此前放弃了回鹘文,与苏联的介入有着直接关系。当年其听信了苏联的承诺,不顾国人劝阻,执意要选择独立,如今看来也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在我国华夏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是被称为“游牧民族”的部落文明。
它们从先秦时期就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如我国商周时期,它们叫作“匈奴”和“东胡”;我国汉朝时期,它们称为“匈奴”;我国晋、南北朝时期,他们称作“鲜卑”和“乌桓”。
隋唐时期,它们成为“突厥”;宋朝时期,它们称作“女真”;明朝时,又叫作“瓦剌”等。
关于游牧民族的文明演变,文史君在文章《“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游牧民族的兴衰史,比华夏还精彩》中进行了简述,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以上文章标题进行阅读。
以上游牧民族的历史演变,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都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13世纪初期,公元1204年铁木真征伐游牧民族各部落,俘获了“乃蛮部落”的掌印官塔塔统阿。
乃蛮部落是草原上曾经的四大部落之一,与西辽接壤,从西辽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草原上,乃蛮部落一直以来也被誉为“先进”的代表。
由此,成吉思汗在俘获了塔塔统阿后,就令其为蒙古制定一套可以记载和传承的文字。于是,塔塔统阿就采用回鹘的字母为蒙古创造了蒙古文。
在清朝之前,甚至包括清朝前期,蒙古的概念都是一体的大蒙古,没有内、外蒙古之分,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回鹘蒙文。
到了清朝中期,为了统治管理之便,逐渐有了内、外蒙古的概念,但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回鹘文,内外蒙古的外贸交流仍是有机的一体。
文献记载,成吉思汗创立了“回鹘蒙文”后,有力地推动了蒙古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尤其是,到了16世纪,随着回鹘文的佛教经典在蒙古广泛传播后,回鹘文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其文字形态也开始定型。
到了清朝中期,原本一体的蒙古国在统治管理的需求下,逐渐分化出了内、外蒙古的概念。虽然当时所用的文字都是回鹘文,但外蒙古在沙俄的忽悠下,内部有了一定的分化和松动。
外蒙接壤沙俄的西伯利亚地区,沙俄领土地广人稀,为了地缘战略缓冲的要求,沙俄一直想让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来,以缓解西伯利亚地区的地缘风险。
1912年,清朝灭亡,我国进入民国时期。民国初年,我国内部军阀混战无暇东顾,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和鼓吹下,逐步有了强烈的独立意向。
1921年,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当时民国政府虽然表示不同意,或多方面谴责,但终究无济于事。
外蒙古宣布独立后,在沙俄的糖衣炮弹下,外蒙古的实际大权完全落入到了沙俄之手,沙俄开始在外蒙古驻扎军队,牢牢控制住了外蒙古的内政外交大权。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1922年苏联取代沙俄成立了新的政权,但依然继承了沙俄的政策。
而我国内蒙古地区,依然使用的是“回鹘蒙文”。
1946年,在苏联的干预下,外蒙古以投票的形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赞同独立,于是正式宣布独立。同时也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在此情形下,我国也不得不承认外蒙的独立主权。
外蒙古独立后,随机也正式将官方文字改为西里尔蒙文,停止使用回鹘蒙文,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谓“西里尔蒙文”,是由斯拉夫民族使用的西里尔字母演化出文字,虽然带有一个“蒙”字,确是实打实的俄文。如今的俄语、乌克兰语、白罗斯语等都使用的是西里尔字母。
外蒙古在使用了西里尔蒙文后,可以说是斯拉夫文化的入侵。如今外蒙古人看自己的文化典籍都需要依靠翻译,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1991年苏联解体后,外蒙脱离了苏联的控制,此时起,他们也意识到了文字的重要性。自1992年起,国内就有学者呼吁恢复使用回鹘式蒙文。
2008年,更是出台了加强使用回鹘蒙文的政策;2014年外蒙法律规定,将在2020年废除西里尔蒙文。
为此,外蒙政府还特意给出了两个具体时间点:
1、到2024年蒙古新闻必须同时双文发布,所有国家公务人员必须参加传统蒙文培训。
2、从2025年起在国家公务中必须同时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回鹘式蒙古文,为接下来全面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蒙重新学习回鹘蒙文的时候,内蒙古给予了他们相当大的帮助。
内蒙古对于回鹘蒙文的当代应用达到了很高的标准,无论是回鹘蒙文的印刷技术,还是回鹘蒙文的输入法均让外蒙学者大为震惊。
从外蒙全面恢复回鹘蒙文可以看出,他们一方面是为了文化追溯和与内蒙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是以积极的态度想要融入到中华文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