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砥平里之爭彭德懷罕見猶豫,沒採納韓先楚建議,竟成鄧華餘生之痛
送交者: 弓長貝占郎 2024年01月13日12:58:49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2021-02-06 19:48·國際寰宇


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戰役打到三七線附近後,彭德懷斷然命令停止進攻,轉入防守。

經過九天九夜的血戰,志願軍憑藉超強的戰鬥精神,將聯合國軍擊退一百多公里。儘管李奇微極具指揮頭腦,個人能力出眾,但是面對潰退的南朝鮮軍隊,他也力不從心,只能讓第八集團軍退守漢城,保留實力。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也以志願軍的勝利而結束。

抵達三七線,彭德懷卻沒有任何的高興可言,反而感到十分的後怕。彭老總可不像金日成,容易滿足於眼前的勝利,而對困難估計不足。在朝鮮戰爭剛開始時,金日成就不顧一切貿然南下,儘管三天就打下漢城,將南朝鮮逼入釜山,眼見勝利在望。於是,金日成就被眼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忽略了後方的不足,致使麥克阿瑟仁川登陸成功,朝鮮人民軍差點被攔腰截斷。

彭老總下令停止前進是有原因的,也是對戰場的清晰判斷:

第一,追擊敵人並不能將美軍趕出朝鮮。

經歷了三次戰役,雖然都是以我軍勝利結束,但是聯合國軍的實力並未被徹底打垮,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和補給速度都是占據絕對優勢,即便是打到最後,他們也不太可能被志願軍徹底殲滅。

而且,朝鮮半島對美國而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是發揮其在東亞影響力的重要支點,所以美國絕不可能白白喪失這個支點,真要是到最後將他們逼入絕境,魚死網破,他們真有可能會使出撒手鐧。

所以,即便是志願軍打退了聯合國軍,逼迫他們退到三七線以南,也不可能讓他們退出朝鮮。

第二,後勤補給極度困難。

從第一次戰役開始,這就是一個接近無解的難題,最關鍵的是美軍掌握制空權,他們對我們的補給線狂轟亂炸,洪學智雖然堪稱智多星,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也犯了難。第二次第三次戰役,完全就靠人力去背送,效率之低無需贅言,而現在志願軍已經打到三七線,戰線的拉長又給補給線增加更大的困難,這對於志願軍來說是致命的。他們如果在繼續打下去,那就只能是餓着肚子給敵人拼刺刀,這無異於讓志願軍直接送命!

彭老總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他幾年後在國內回憶:

我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有害怕過,可當志願軍打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三七線的時候,我環顧前後左右,確實非常害怕。當時倒不是考慮我個人安危,而是眼看着幾十萬中朝軍隊處在敵人攻勢的情況下,真的害怕的很。

我軍打到三七線後已向南推進幾百公里,本來後方的物資供應線就很難維持,這時敵人又派飛機對我軍運輸線猛烈轟炸,使志願軍的各種物資、糧食、彈藥的供應十分困難。空中有敵人飛機炸,地面對着美軍的坦克大炮,左右沿海是美軍的艦隊,敵人不下船就可以把炮彈打過來。加之時值寒冬臘月,到處冰天雪地,戰士吃不飽穿不暖,非戰鬥減員日益增多。

在這種嚴重的情況下,志願軍隨時有遭厄運的可能。我不能把幾十萬軍隊的生命當兒戲,所以必須堅決地停下來,不能前進,並做好抗擊敵人反攻的各種準備。



雖然退了一百多公里,李奇微卻並未在意太多,因為他正在謀劃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展開反攻。

李奇微可不是麥克阿瑟,他善於總結和觀察,經過這三次戰役,他發現志願軍進攻都是七八天為周期,而且是在月圓時期發動進攻。他敏銳的覺察到這是因為志願軍的補給只能維持七八天,而且他們沒有制空權,只能在夜間行動,在沒有照明燈的情況下,就完全靠着月光照明。李奇微就將志願軍的行動特點總結為“禮拜攻勢”“月夜攻勢”

窺破志願軍的劣勢,李奇微就針對性做出安排,施展“磁性戰術”,他先用一個加強團的美韓軍開始試探性進攻,一旦碰上中國軍隊主力就立刻後退,然後用強大炮火轟炸中國軍隊的陣地;如果發現志願軍陣地薄弱,就立刻強攻搶占要點。李奇微竟然在一個星期內三次進出巫山里,四次進據金良場裡,三次奪占利川,來來回回忙個不停。

李奇微目的很明顯,就是用這種與對手貼在一起的戰術,同準備轉入休整的中朝軍隊保持接觸,以此來消耗志願軍的戰鬥力,同時還可以搞清楚志願軍兵力到底布置在哪裡!

在1951年1月25日,在窺破中國軍隊的破綻以後,李奇微就突然發起“霹靂行動”,對中國軍隊展開大規模反攻。這是自從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美軍的第一次反攻。

李奇微在布局上,重點放在西面,這條線以美軍為主,進展較快,而東面以南朝鮮軍為主,進展緩慢。李奇微是一個精打細算之人,他一直是保留自己私心的,其中在第三次戰役中,他在撤離漢城時,直接要求美軍先通過漢江大橋,先行撤離,至於南朝鮮難民,他是完全不放在眼裡。現在也是如此,他並不是一味着讓美軍出擊,他更希望南朝鮮軍隊能夠頂上去。只是南朝鮮軍隊太不頂事,遇到中國軍隊完全就是耗子見了貓,只會撒腿就跑。

李奇微的目的被志願軍司令部研究的很透,洪學智,韓先楚和解方都看得出來,李奇微就是想讓美軍進攻然後把南朝鮮軍隊帶起來,而這很明顯就是他們的破綻。

於是,彭老總直接就做出布局:西頂東放。先頂住西線強大的美軍,然後在東線誘敵深入,把南朝鮮軍隊放進來將其重點殲滅,再從側面攻擊美軍主力,以此來瓦解李奇微的戰役布局。

而現在最為困難的就是在西線頂住美軍的進攻,因為美軍的炮火勢必將全面展開,彭老總也甚為憂心,他將重任交給“旋風司令”韓先楚,讓他指揮38軍和50軍,必須要頂住李奇微主要攻擊集團的進攻。

韓先楚也是壓力山大,西線防禦縱深只有二十多公里,美軍的坦克可以縱橫無阻,加上飛機轟炸,勢必火力極其兇猛。可是他到時候不但不能退,還得多爭取一些時間,得為東線部隊補充糧食彈藥。

韓先楚無懼硬仗,只是他明白,這次阻擊戰勢必要有更多的將士犧牲。

50軍是原來是由國民黨軍隊起義後改編而來,其軍長曾澤生是原國民黨六十軍軍長,出身於滇軍的他一直受盡蔣介石白眼,在被改編後他帶領部隊出兵朝鮮,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50軍在曾澤生的帶領下,在漫天炮火之下,在硝煙烈火之中堅守主陣地七天七夜,直到最終奉命撤退。彭德懷對這位曾經的國民黨中將甚為佩服,直接表揚道:“50軍打得好,你指揮得好,我要給你補兵,蘇式武器來了,優先給你們50軍換裝!”

彭德懷的耿直言辭讓曾澤生感動的都快落淚,曾澤生在意的不是補給,而是他和50軍贏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這是在國民黨軍隊所完全沒有的,這讓他感觸頗深,後來在戰場上更是全力拼殺,立下赫赫戰功。


相比50軍能夠撤退下來,“萬歲軍”38軍卻不能退,他們的陣地位置特殊,處於東西線敵人的結合部,為了保障東線鄧華集團的反擊,他們必須背水作戰,死死頂住西線敵軍主力的進攻,隔斷東西線敵人的聯繫。

正是如此,38軍應對的是最強美軍的強烈攻擊,在1月28日起,成千上萬的高爆彈、燃燒彈、照明彈,如同冰雹一樣落下,地面上同樣不停止地傾泄各類炸彈,隨後美軍的坦克再進行一次碾壓。

李奇微就是先利用強大的炮火給志願軍以震懾,然後再進行衝鋒,甚至他學到志願軍的作戰經驗,直接搞起了夜間穿插迂迴作戰,一支美軍直接插到了113師側後方,正對着113師前後夾擊,隨後指揮部下令不惜一切代價要滅掉這群美國兵,兩天兩夜後,這群美軍被全殲。

而我38軍卻面臨着危機四伏的境況,不少陣地上竟然犧牲的一個人都沒剩下,後方卻毫無補充兵員,這也導致38軍一些前線指揮都氣憤得怒吼:“還要不要三十八軍啦?一定要把四野的這支王牌主力同敵人拼光嗎?有這麼打仗的嗎?要是林總指揮,怎麼捨得這樣用三十八軍,骨幹全打沒了!”

其實,將士們的牢騷話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一戰打下來的確太過兇險,不是不給38軍補充兵力彈藥,而是整個志願軍都缺乏兵力和彈藥,誰不愛惜這支“萬歲軍”呢,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從瀋陽匆匆趕來的梁興初,面對38軍這種情況,內心也是心疼不已,但是他從大局出發必須讓隊伍軍心穩定,不能過多的抱怨和發牢騷:

“兵員我沒有,志司現在也沒有,但是,不久在安東集訓的戰士就會補充到部隊!無論多大困難,也要守住陣地!如果我軍的阻擊線垮了,不要說東線的反擊,整個戰線都要崩潰!大家不要忘了38軍的傳統!上級的任務必須完成,沒有二話!為了保證東線部隊勝利出擊,38軍必須戰漢江南岸!誰也不許再提撤字,誰也不許再講山頭主義的牢騷話!”

在韓先楚指揮之下西線38軍,50軍處於極其不利的形勢,依然憑藉浴血奮戰換來東線殲敵的機會,這個機會很難得,也付出了慘重代價。而在2月9日,東線鄧華集團四個軍克服萬難,也基本上到位,南朝鮮軍隊被阻擊在橫城附近,美軍主力被阻於砥平里地區。

這樣目標就很明確,要麼先殲滅橫城的南朝鮮軍隊,再去打砥平里,要麼就是先啃下砥平里這個硬骨頭,再去收拾橫城的南朝鮮軍隊。

但是,在這個關鍵點的選擇上,鄧華和韓先楚卻出現了分歧。鄧華認為先打橫城,可以有把握大量殲敵,如果先打砥平里,東西線敵軍往後一退,我軍還追趕不上!

韓先楚卻認為先打砥平里,這樣可以一舉拿下關係戰役全局的樞紐,畢竟砥平里位置至關重要,雖然敵軍兵力少一些,但是它位於朝鮮半島“肚臍”位置,一旦拿下,西線美軍將全部暴露。

很明顯,鄧華考慮的是眼前儘可能大量殲敵,而韓先楚卻考慮的是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二人不同的意見讓彭德懷也罕見的猶豫了,彭老總也想過一起打,但是兵力彈藥的缺乏卻是現實的問題,他也只能二選一,而他也有些拿捏不准。隨後他又連續發電報,詢問二人意見,但是二人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從鄧華的角度來看,他更希望儘快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然後才能再後面掌握主動;而韓先楚考慮得更遠一層,他看出砥平里的戰略地位是無可替代,一旦打橫城,美軍極有可能增兵砥平里,要想再打下砥平里就很困難了。

彭德懷再三發報給二人,最終他還是接受了鄧華的意見,畢竟鄧華在東線戰場,隨後彭老總發報給北京,毛主席來電錶示“布置甚好”。於是,彭德懷敲定戰役計劃,先打橫城!

若說這個部署讓一個人最擔憂,那就是“旋風司令”韓先楚!

布置完畢後,彭老總隨即向毛主席發出密電,在這場不得不打的戰役中他已做了最壞的準備:如能求得殲敵五六個團,估計可能暫時穩定戰線半個月,如反擊不成功,敵將瘋狂追擊,我軍在三八線很難立穩腳.....

彭老總也是基於現實的考慮,打仗不能只考慮眼前的“勝”,還得考慮可能出現的“敗”。唯有從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位,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除了韓先楚認定砥平里的關鍵地位之外,還有一個人也認為砥平里至關重要,那就是李奇微。

在李奇微看來,如果志願軍占領了砥平里,並繼續打下去,自己的戰線將會全部被撬動,西線美軍將喪失進攻的據點,必然面臨着大步後撤。所以,李奇微對砥平里看得極為重要。

在橫城被鄧華順利打下以後,李奇微拼命增兵砥平里,他直接強調:“敵軍認為攻占砥平里是絕對必要的,因此我軍無論如何都要確保砥平里,不管付出多大的犧牲!”

這種命令對於李奇微來說是很少見的,這也體現出李奇微對砥平里的重視程度。

在李奇微的命令之下,本來想着撤離的前線指揮弗里曼在砥平里構築一個環形防線,陣地中央是六門一五五榴彈炮、十八門一零五榴彈炮、十二門高炮,外加二十輛坦克和五十一門迫擊炮。又通過直升機運來了十天的食品和堆積如山的彈藥。這些武器裝備正是中國軍隊最缺乏和羨慕的,若是我軍擁有這樣的炮火,拿下砥平里完全不在話下,只是很遺憾,我軍恰恰就最缺乏這種強大的火力裝備,志願軍戰士手中只拿着最原始的武器,靠着強大的信念去衝鋒。

只能說,弗里曼的布置對於依靠步兵攻擊的中國軍隊來說,完全是堅不可摧,砥平里已經成為了一個無法啃動的鋼骨頭。

而此時,志願軍卻又出現指揮混亂的情況,一方面是地形不熟,畢竟他們只是根據地圖來行軍,而實際地形與地圖總是有所差別的;另一方面是敵情不熟,偵查不準確導致敵軍人數到底有多少並不是很清楚!再由於只有不到一天的準備時間,各攻擊部隊來不及進行充分準備和周密組織,造成攻擊部署缺乏重點,兵力分散,一個團打一面。先到的先打,後到的後打,攻擊次數不少,戰果卻不盡如人意。

即便是這樣,志願軍也只有硬着頭皮上,白天只能去防守,敵人的飛機坦克狂轟濫炸讓我軍難以前進,晚上輪到我們進攻時,敵人又縮入環形防線中。美軍在中國士兵進攻的道路上用炮火布置一道火力屏障,這種情況下,向前衝鋒的中國步兵成群的倒在地上。中國軍隊憑藉強大的精神力量終於衝過一道道炮火屏障,靠近了環形防線,眼見就要拿下陣地,可是天又亮了,李奇微的增援部隊又強勢抵達砥平里,而中國軍隊經過鏖戰,彈藥和糧食都耗盡了。

15日下午,鄧華命令40軍軍長溫玉成統一指揮圍攻砥平里部隊,16日必須拿下砥平里,可是溫玉成卻建議撤出戰鬥,在損失極其慘重之下,還完全沒有勝出把握,這仗怎麼打!

經過多方的考慮,彭老總心情沉痛地下令撤退。

砥平里之戰,是志願軍入朝以來第一次敗仗,這對於戰局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

這一戰徹底扭轉了第四次戰役的局面,如果我軍順利打下砥平里,那麼我軍依舊可以掌握主動,甚至可以繼續南下,而砥平里沒有打下來,直接導致我軍處於被動防守的局面,李奇微就掌握了主動權,他想對志願軍發動進攻隨時都可以,這也大大增強了李奇微的信心。正是這一戰的失利,我軍就只能將戰線往回縮,考慮到補給線的困難,最終只能穩守三八線。


對於砥平里之戰的失利,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情報失誤,對敵軍估計過少,導致存在輕敵思想,沒有充分準備便展開進攻;

第二,指揮混亂,這次調動的部隊太多,彼此之前又缺乏橫向聯繫,各打各的,完全沒有配合好;

第三,戰術不當,在以往的運動戰當中,往往以部分兵力穿插迂迴到敵人後方,夾擊敵人,迫使其撤退。但此次是攻堅戰,沒想到敵人構築了堅固防線,強力死守,志願軍久攻不下,最終遭遇失利。

其實最根本的在於客觀條件下志願軍的攻擊能力達到了極限,而美軍恰好承受住了這個極限。

這次戰鬥,讓李奇微深受鼓舞,他這次強力布置也最終讓美軍找到失去已久的信心,對於砥平里之戰,《韓國戰爭史》上吹噓明顯:

“砥平里戰鬥,是美軍同中國軍隊作戰中在戰術上取得的第一個成功戰例,鼓舞了全軍的信心和希望,解除了美軍決策當局對戰局發展所抱的疑慮。這次勝利的意義可與英國第八軍在阿拉曼取得的勝利比擬,也可以說是‘第二次仁川’。第二師在砥平里的英勇堅守後來證明是擋住中國軍隊進攻的轉折點。”

因為這一戰,砥平里從此載入了朝鮮戰爭的史冊。也因為這一戰,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也發生了轉折。

砥平里之戰以中國軍隊的主動撤退為結束,但是這卻在美軍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點,中國軍隊因為缺乏強大的炮火而顯得火力極弱,這也導致攻堅能力太差,即使穿插突破也難以大縱深攻擊。經過這一役,美軍也敢於固守據點,不再像從前那樣一遭遇迂迴穿插就全線崩潰,所以這也讓美軍的信心大大提升。而且,這一戰對美國政府而言,也堅定了他們繼續打下去的決心。

砥平里之戰也讓李奇微的能力得到肯定,他不僅讓美軍頹敗的勢頭得以扭轉,更讓他們敢於正面面對中國軍隊,李奇微一舉穩定軍心,更讓美軍對其格外尊敬,這讓他後來在指揮中更是得心應手。

砥平里之戰,也成為鄧華心中之痛,他不僅在司令部做出深刻檢討,更是主動給志願軍司令部以及各軍發電報,檢討了在作戰指揮上自己錯誤,並表示承擔責任。

對於鄧華而言,這是極不容易的,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公開承認都很困難,而鄧華是成名已久的戰將、志願軍的高級指揮員。也因為這一次的失利,使得鄧華在後來風雲激盪的歲月里,遭受不小的衝擊,鄧華向來持身正,於是一些小問題、小錯誤被無限放大。鄧華只能被迫不停地檢討反省,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那些戰士們的流血犧牲,讓鄧華無比內疚,可以說,這種痛苦伴隨着他的餘生。

砥平里之戰沒有採取韓先楚的方案也是最大的失誤,若是先打砥平里,可能結果完全不同。韓先楚一直認為志願軍弱點遲早會暴露,但是先打砥平里可以扭轉戰局,使志願軍弱點暴露晚一點。可見,韓先楚看待戰局看得更深遠一些,其眼光之獨到非比尋常。

當然,正是有他們這些能力突出、眼光凌厲的戰將,才能對戰局把握更為準確。不可否認的是,鄧華也好,韓先楚也罷,都是我軍不可多得的良將!

雖然砥平里之戰讓中國軍隊吃了敗仗,損失慘重,但是這一戰也讓中國意識到了,重型武器在戰場上是多麼重要,如果想要減少戰場上士兵傷亡,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重型武器作為士兵的堅強後盾。這也是在後來,我軍尤為重視重型武器裝備的研發的原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我曾是貝聿銘家豪宅的住客 (1)
2022: 視頻 旅遊者 拍一個代孕廣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