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县级市,在德国的出名度可能比在中国的出名度还高。
这是前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说的一句话。
近日,因为“哈尔滨蔓越莓”引发的全国“特产大摸底”,如上海特产藏红花,重庆特产澳龙,恐怕让不少网友深感“世界观崩塌”。
原来他们的家乡,还产这玩意儿?
那么太仓的特产就更奇特了,太仓不仅仅有肉松,还有另一个神奇“特产”,那就是——德企。
这座位居江苏苏州的县级市,看似不起眼,却齐聚了超450家德企,属于当之无愧的“德企之乡”。
其中不乏德企巨头,如轴承巨头舍弗勒、车床巨头因代克斯、灌装设备生产巨头克朗斯等等。
这种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在太仓,就聚集了60家来自德国的“隐形冠军”。
可以说,德企的半壁江山,几乎都齐聚太仓了。
01、和德企的双向奔赴,让太仓“弯道超车”
就像在外国有“唐人街”一样,在太仓,一样有“海运堤罗滕堡风情街”。
罗滕堡,正是一个著名的德国小镇。
这条“风情街”在2023年3月才正式开幕,在此之前,这附近是一处德国人聚集地。
在太仓,不仅仅有德式风情街,就连不少大桥、街道,都很像“德式风格”。
甚至有3000多德国人,长期定居太仓。
太仓之所以和德国有这么深刻的渊源,还得从改革开放那会儿说起。
那时候,我国对外开放的道路刚刚开始,全球知名的德国车企——大众,也把目光瞄准了这个空白的市场。
1984年,大众正式和我国签订合资协议,上汽大众正式成立。
德国人搬来了大众,当然不能只搬一个大众,大众的供应商们,当然也得跟着搬迁进来,为上汽大众服务。
有的经济实力没那么强,但产品很强的小企业,觉得上海地段太贵了不划算,就把目光放到了上海旁边。
而把工厂藏到大城市周边小镇里,本就是不少德国企业的传统。
这可能和江苏“十三太保”挺像的。
在德国,去掉德国首都的人均GDP,和德国全国的人均GPD一比,没有首都的还更高。
而在“散装”江苏,“百强县”约四分之一齐聚江苏,因为每个城市各自经济都不差,所以谁都不服谁。
别说江苏“散装”,就连苏州也挺“散装”的,有网友发现,如果把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去掉,苏州的GDP甚至破不了万亿。
而在大众刚刚进入上海的时候,太仓还是苏州市内的一个小县城。
它既位于上海附近,又有港口,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确实良好,就吸引了一波大众的配件商入驻。
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是克恩·里伯斯安全带弹簧。
1993年,克恩·里伯斯弹簧入驻太仓。
据传克恩·里伯斯足有百年历史,百年来,一直专注弹簧生产的安全带弹簧,生产出来的弹簧比国际标准还要高一倍。
这就是弹簧界的“隐形冠军”,放到日本,可能得被封为“弹簧仙人”。
但毕竟也只是弹簧领域的“隐形冠军”,弹簧的市场规模可能本就不大。
在2021年,我国弹簧的市场规模仅有339.39亿元,也就1/4.5个上汽集团的市值吧。
细分到安全带弹簧那更是小了,所以克恩·里伯斯还是能省则省,在太仓建了个400平米的小厂房。
在那个双方都一穷二白的时候,克恩·里伯斯没嫌弃太仓不发达,太仓也没嫌弃克恩·里伯斯没钱,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商业互动。
一进入中国市场,强大的实力就让克恩·里伯斯站稳了脚跟。
时至今日,克恩·里伯斯已经做大做强,在太仓建立6家工厂,和太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就在2023年11月9日,克恩·里伯斯集团还举办了和太仓的“30周年纪念日”。
而在那个时候,克恩·里伯斯集团的CEO小里伯斯,为了感谢太仓政府的支持,专程回到老家德国,主动为太仓招商引资。
在扶持克恩·里伯斯集团的时候,太仓人也没想到,这家公司的CEO小里伯斯是德州的州议员。
他通过在德国的影响力,给太仓拉来了不少类似的德企。
被克恩·里伯斯引来的德企们,因为在太仓获得了良好的经商体验,又引来了更多的德企。
太仓也十分积极地主动寻求和德企的合作,通过德国商会、咨询公司等,提升自己在德国的知名度。
太仓甚至会在德国举办“太仓日”,专门进行招商引资。
因为这样的良性循环,到现在,已经有超过450家德企在太仓落户。
太仓和德国的合作模式,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中外合作典范,就连在外网,那也是备受外网网友们称赞的。
就有油管网友就表示十分欣慰:这证明了世界可为双赢而共同努力。
也是在这样的友好合作下,太仓市的GDP不容小觑。
太仓人口仅有80万,却在2022年贡献了1600亿的GDP,别看它GPD总数倒数,人均GDP位居全市前列。
2022年,太仓人均GDP19.65万元,超过了上海,甚至是全国第六强县。
02、来自德国的“铁饭碗”,让职校生毕业即就业?
如果太仓只是营商环境好,显然不能让德国企业们把这当成“第二故乡”。
太仓的特殊性远不止于此。
曾经,一批德国企业来到太仓之后,发现这边别的都好,但人才是少得可怜。
但来自德国的“隐形冠军们”,往往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工人的要求不低。
这些德企为了寻找更优质的工人,选择了引进德国职校的教育方式“二元制”。
简单来说,“二元制”,就是让学生一边在职校学习,一边在企业进行实习。
在职校学习,这些学生学习的不是教科书上的内容。
而是企业的员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专门为他们编写教材,等在学校学会了知识,就马上去企业中实习,学以致用。
这就是相当于企业“定制”出来的人才了。
最开始,选定和德企合作的是太仓中专。
2001年,克恩·里伯斯成立了太仓市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三年制,用于培训模具工人。
在这背后,太仓政府也给出了不少支持,职教经费逐年增长。
但别以为成为这类职校的学生,就能拥有在德企的“铁饭碗”了。
在德国的留学生圈子中流传着有这样一段话:“在德国读研的两年,将是你人生四年中最漫长的八年。”
意思就是因为德国人普遍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德国留学很难不延迟毕业。
而在和德国企业合作办的职校学习,当然也不是那么轻轻松松就能过关的。
坏处是学习过程艰苦,好处是一从职校出来,就能够光荣成为拥有3年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和德企“绑定铁饭碗”。
不仅仅受德国企业欢迎,从这些职校出来的人,就算是到别的企业,也能因为扎实的实践功底,而备受欢迎。
这种教育模式,是德国从18-19世纪以来,就已经实践过的成功经历,且在太仓就已经成功实践过一次了。
而我们能不能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呢?
实际上,我们之前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早期,职校生分数线比高中还高,一出来就能分配工作进入编制。
可现在国与国之间不能一概而论,这种从零开始培养人才的方式,适用于“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们,在很多时候,却并不适用于低端制造业。
毕竟低端制造业,说白了需求的就是廉价劳动力,还花钱培训工人,那成本是想都不敢想。
而且,企业出钱专门为学生定制教材、校企结合,更不是什么轻松又便宜的工作。
在我国,倒也有类似的模式,参与的企业,那也都是有经济实力的“大厂”,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这个学院曾经是专科,被称为专科中的“小清华”,据说有的专业分数线比本科还高不少。
颇有点当年“高中皆下品,唯有职校高”的意味。
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超过10%入职世界500强企业。
还有的企业与深职大进行了“校企合作”,华为、比亚迪和大疆等,也开设了合作班。
不过,这个学校在2023年“专升本”,可能也意味着以后的分数线就更高了。
03、德国“工业4.0”,但由“中国制造”
太仓和德国的友好互动,最开始是为了配合上汽大众在上海的布局。
中德合作,太仓只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环。
全国,德国人数量比太仓多的城市并不是没有,至少在上海,德国人数量就不止3000人。
只不过太仓是因为接受了大城市没有的“隐形冠军”,走出了小县城自己的路,才能在一众中德合作范例中脱颖而出。
除了太仓,在我国不少地方,也建成了中德产业园,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将产业搬迁到我国。
如在2015年,就在沈阳成立了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这个产业园2022年全年园区工业产值为864亿元,相当于半个太仓的GDP。
德国的宝马、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和纽卡特、电控巨头西门子、数控机床巨头EWS等企业,相继入驻这一产业园。
同样地,附近的学校也和相关德企进行了合作。
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华晨宝马创办了全新职业教育项目班,让学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2022年9月15日,在湛江,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一体化工程,总投资达100亿欧元。
虽说材料学一向被称为“四大天坑”之一,但在这个“一体化基地”的推动下,2023年,位于湛江的大学,材料相关专业就业率一度飙升。
除了巴斯夫和宝马,也有不少德企,几乎把家底都搬来中国了,如大众的新疆工厂、空客的苏州研发中心等。
德国企业搬进中国,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产业配套。
就如我国的化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还有不少领域的高精尖技术还未突破。
承接了德国的产业专业,就能帮助我国相关产业更快进行升级。
诸如此类,德企将自家工厂迁移至中国的例子有很多,这就是德国“工业4.0”,但由“中国制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