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国学大师张岱年痛陈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 (图文)
送交者: 范学德2 2024年05月23日19:27:01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国学大师张岱年痛陈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

                                    范学德


今天是恩师张岱年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近年来中国一再推崇张先生的弘扬中华文化的观点,但却抹杀或者弱化张先生对中华文化、中国哲学弊端的批评。这实际上阉割了张先生的文化观点。

张岱年先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认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古时代的君王专制制度及其遏制学术自由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1986年4月28日,张先生为我们中央党校哲学研究生讲课,我和范鹏根据他的讲课录音整理成文字,经张先生审阅修改后,发表在中央党校的理论刊物——《理论月刊》1986年第7期上。(见《张岱年全集》第6卷130—140页)八年后,张岱年先生在为自己的《文化论》一书写的自序写到:“1986年我在中央党校研究(生)班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的学术报告时,曾对听讲的同学说:’我的主张可以叫做综合创造论‘。后来亦称为’综合创新论‘”。(见《张岱年全集》第8卷302—303页)

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张先生,被剥夺了学术研究的权利长达二十年之久。到了1986年4月,张先生选择在中央党校发布自己对文化问题的主张,这绝对不是随意的。

在这次讲演中,张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最大的缺点:一个是缺乏实证科学……另一个缺点是缺乏民主传统。” (见《张岱年全集》第6卷138页)

张先生在讲课中说,不赞成国民劣根性的概念,认为那些不是天生的根性,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养成的陈规陋习。这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讲亲亲,讲究亲属关系,这是宗法社会的反映;二是尊官敬长的风气。战国时期的商鞅就讲‘贵贵而尊官‘。从秦汉到明清,尊官的风气一直很严重,直到现在也仍有其遗风……第三个不良习惯是家长作风。在家庭中家长一个人独断一切,这一点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同上引,第136页)请注意最后一句话,“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后来张先生在和我聊天中说:一个人一旦当上了官,他就成了你的父母,县太爷就是“父母官“,比他高一级的太守,就成了”公祖“,老百姓的祖宗了。说到” 老百姓的祖宗”这句话时,张先生笑了,接着又说,要是换了一个太守,老百姓就换了一个祖宗!他说,太守,也就是相当于省长省委书记吧,他就成了你的祖宗,那比他更高的皇帝该称呼什么啊?没法称呼了,就是“天子”了,你要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先生自己又笑了。

1986年11月10日,由刘宏章老师再次邀请,张岱年先生又一次到中央党校作学术报告,又是我和范鹏整理了报告。张先生在讲演中又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主要有四个方面应该彻底否定”:(1)封建等级思想,即‘三纲‘……(2)家族本位传统……(3)直觉神秘主义……(4) 笼统思维方式……。” (见《张岱年全集》第6卷217—218页)

1986年4月24日,张岱年在北京师大的学术报告中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尊官贵长的陈旧传统与民主精神的冲突。”“第二,因循守旧的陈旧传统与革新精神的冲突。”“第三,家庭本位与个性自由的冲突。” “第四,悠闲散漫习惯与重视纪律、效率的冲突。” (同上引,第238—239页)

他后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又写到,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严重的偏差:“(一)重理想而轻效用……这在伦理观上表现为重义轻利,在职业观上表现为重农轻商。……(二)重协同而轻竞争……孔子宣称‘君子无所争‘,老子更强调’不争之德’。……(三)重继承而轻创新,孔子自称’述而不作’,社会上更以‘标新立异’为诟病。” (四) 重直觉而轻知解(即鄙视知识)……” (同上引,第149页)

张岱年先生的这些观点是一贯的,早在1942年前后,他就在思想札记中写道:“中华文化弊端:1. 尊古保守;2. 轻视事务;3. 菲薄知识;4. 不重变革。”(第一卷,480页)

他在札记中又写到:“中华国运自宋已衰……中国文化之大厄有三:一、秦代烧诸侯史记,二、汉武帝罢黜百家,三、隋唐佛教隆盛。”对了,那时还没有反右与文革。(第一卷,467页)

当年,我在借阅张岱年先生写于四十年代末期的《认识·实在·理想》(除了抄写者外,我是第一个阅读的人)中还看到了一段话:“事实上盘踞社会人心者并非孔学,而乃功名富贵升官发财等世俗思想。……一般人的世俗思想实为中国社会病痛所在。以福禄寿为最高价值,以升官发财求福避祸为生活原则,迷信鬼神术数因果报应,讲究人情世故,此等思想态度实最有害。此等思想有其社会基础,然不可不予以严格的批判。” (同上引)

四十多年后,张岱年先生再一次可以谈论中华文化时,除了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神之外,他一再批判这种世俗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心理,他说:“这种心理在远古时代久已发生了,春秋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一直绵延不绝。”(第6卷,第503页)而荀子则早就把这种世俗价值观概括为“民德”:“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荀子·儒效》)”这段话,张先生曾多次引用。

          这些思想观点,绝不应该被淹没。

 

2024.5.23 于美国

 







 


0%(0)
0%(0)
  中国就是奴婢社会,主子当道。  /无内容 - gskhgd 06/05/24 (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大同宣言》【标准版本】
2023: Google ,你该不该赔偿人家精神损失费
2022: 关于世界华人基督教福音联谊会
2022: 仁本主义宣言
2021: 对罪恶的仁慈就是对善良的犯罪----东海
2019: 儒家文化的影响
2019: 关于美元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