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
——歌曲《南泥灣》
一聽到這熟知的旋律,就讓人瞬間想起八十多年前的南泥灣。以下是1944年美軍訪問團的記者拍攝的照片。
40年代的南泥灣
過去的南泥灣是怎樣一番景象呢?那裡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經過考察,南泥灣非常適合開墾農田。1940年,開發南泥灣計劃開始實施,開展大生產運動,破解經濟困局。
1941年春,八路軍120師359旅在王震的率領下,開進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南泥灣。他們一邊練兵,一邊屯田墾荒,風餐露宿。
經過幾年的奮鬥,南泥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平川稻穀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做到了糧食和經費的全部自給。昔日荒蕪沒有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陝北江南”。這是王震和一位勞動模範的合影。
在訓練結束後,一名戰士正在認真地檢查和維護槍械,他頭上戴着護目鏡,腰間挎着一把駁殼槍。地上擺放着兩挺機槍,這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機槍。不遠處,戰士們的步槍整齊地靠在一起。
八路軍戰士們將戰鬥、生產、學習相結合。他們除了投身大生產,也時刻不忘軍事訓練。這張照片,是在訓練結束後,戰士們掄起鋤頭,將訓練場上的土翻起來,種植莊稼。地頭整齊地擺着重機槍、輕機槍和步槍。這樣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
部隊剛到南泥灣的時候,條件太艱苦了。四周是荒涼山坡和原始森林。
沒有房子住,就抽調人手專門打窯洞;沒有水,就自己挖井。沒有吃的,就挖山上野菜、采野果;沒有生產工具,就找來廢鐵,融化後鑄造成農具。
戰士們戴着草帽光着腳,手拿鋤頭,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你很難想象,他們剛才還是手握鋼槍、奮勇殺敵的戰士。一把钁頭一支槍,又戰鬥來又生產。
樹高千丈紮根在泥土裡,紡線車搖出了東方的晨曦。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南泥灣還先後辦起了紡織廠、被服廠等。戰士們經常舉辦勞動競賽,湧現出了很多生產能手。
這是一名年輕的機槍手,他身穿樸素的軍裝,背着大草帽,懷裡抱着一挺機槍。雖然年紀看上去並不大,但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了。
放下鋤頭拿起槍,戰士們在山路上急行軍。
在山谷中一處訓練場上,戰士們正在演練突襲。一名戰士舉槍瞄準前方目標,另一名戰士正迅速從背後取出手榴彈。附近還應該有第三名戰士,這是典型的“三三制”戰術。
在南泥灣一條鄉間小路上,走來幾名當地百姓。他們抬着兩副擔架,將一名受傷的戰士送到醫院救治。
這些八路軍戰士,看上去是那麼的年輕。臉上露出的笑容,那麼燦爛。
每天天還沒亮,戰士們就出發了,他們背着槍扛着鋤頭,在山坡上開墾荒地。一把钁頭一把槍,刨出“陝北的好江南”。
砍掉荊棘和灌木,有的人手上磨出了血泡,鋤頭照樣像雨點兒一樣往地上落,誰也不叫苦,誰也不肯落後半步。在一次開荒競賽中,創造了日開荒三畝六分七的最高紀錄。
嘹亮的集合號聲響起,戰士們迅速跑出營房,趕往操場集結。軍令如山,來不得半點遲疑和馬虎。仔細看,窯洞的牆壁上,懸掛着鋤頭耙子等農具。
操場上,戰士們正在進行體能訓練。他們的鍛煉器材是如此的簡陋,用幾根木頭搭建起來的。戰士們在單槓上身輕如燕,作出各種高難度動作。
一名年輕帥氣的戰士,坐在窯洞前的小板凳上,正在修理一把鋤頭。他身穿軍裝,打着綁腿,腳穿一雙草鞋,手上沾滿了幹活時留下的泥巴。
王震率部進駐南泥灣。實際上三五九旅到南泥灣開荒的同時也肩負着守衛延安南大門的重任。王震規定,從旅長到每一個戰士,無一例外開荒種田,參加勞動。
戰士們舉起鋤頭開墾荒地。當時正值春寒料峭時寒風刺骨,戰士們幹勁很大,有的直接把棉衣脫掉了。他們把槍架在地頭上,一有情況立即投入戰鬥。
一群戰士正在縫補衣服,他們是後勤人員,負責為戰士們洗滌衣物,修補衣裳。這些本該是女子干的活,一針一線他們幹得同樣很出色。
這裡是南泥灣的一座醫院。病房設在窯洞裡,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一聲走出窯洞。根據當時的情況,這裡的醫院條件還是很艱苦的。
閒暇之餘,幾名戰士圍坐在一起玩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