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喜,我发现了丢失的珍宝 (图文) |
送交者: 范学德2 2024年06月24日16:52:05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狂喜,我发现了丢失的珍宝 范学德 上午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穿过仙人掌和天竺葵,撒在书房的地板上,信封上和我脸上。整理旧物,找出了一堆旧信件,颇有兴致地打开信封,一页接一页的信纸,让往昔的岁月活了起来。 突然我发现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得鼓囊囊的,通讯地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二五五部队13”。邮给 “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系78级七舍981信箱。” 是徐志诚的来信。 狂喜。 原来,45年后它们依然还在。 我以为这些信件早就遗失了,并为此非常难过,从长春,到沈阳,到北京,又到沈阳,多年来我一直把它们带在身边,但来到美国后的某一天,我整理信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天哪!珍宝遗失了。 1968年秋,我到凤城一中读书,不久,徐志诚和几个部队首长的儿女也来了。一年半后,又都走了,到部队当了小兵,也就是十四五岁。但就在那段时间内,我们成了好朋友。 志诚是我一生中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从那以后直到今天,经历了五十六个春夏秋冬。 最早的一封信是写于1978.11.25。信中说 :“因为你已经回家了,无法联系,所以我托海英给你打电话,告诉详细情况,并转给你那本‘拿破仑’书和30斤粮票,并告诉总机,如果你来电话,就转给袁海英。……知道了你入校后的基本情况,看样子还可以,因为毕竟是高等学府。” 那时我刚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不久。从精神到物质食粮上,都处于强烈的饥渴状态。“30斤粮票”这件事我都忘了,可能自己成了一头猪,吃多了,撑死了。 又一封信,1979.9.21 :“收到了来信和书,这给我寂寞的生活和孤独的处境带来了欢乐的气氛,和你在一起,虽然没有过多的话、好听的话,但总觉得是安慰,你的信也是如此。 知道你又放了一颗卫星,向你祝贺,在这样的条件和机会里,你会走上自己的道路,并取得成就的。将来怎么样,等将来再说吧。” 我放了什么卫星,全无印象。印象中就是每一次见到志诚,聊天,他总是话很少,但安静地听。偶尔一笑。一切尽在笑容中。 在1979.8.5的来信中,志诚说: “你学习取得了些进展,我也非常高兴。但身体情况不好,却是大事。一是想办法治一下,二是多注意休息和锻炼身体。一定要多注意劳逸结合。这几年我有体会,有了病就没有精力学习和工作,下决心放弃一些学习时间来休息和娱乐,正是你要注意的,有点病不要挂在心上,多注乙点和加强锻炼就会恢复的。 你的见解是对的,宁可得到短暂的爱,也不能一辈子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人生是长的,机会多的是,万万不能草率行事。认准了不放弃,强捺的不低头,凑合不犹豫……等我们的事业有了一定眉目的时候,再去做一点积极的努力,一切都会解决的。抓住一个人的心你比我更有办法。自由是多么叫人轻松愉快啊,我有选择的自由,这一点就使人满足了。尽管别人也在选择我。” 大学时代,欢乐与忧愁并存,精神时而抑郁,低沉,焦虑型失眠,我一定是向挚友倾诉了苦情,他鼓励我要“多注意休息和锻炼身体”,休息我没怎么注意,但锻炼,坚持到如今。 1980.4.2来信 :“学德,你好,收到了来信,复信又迟了,不知怎么回事。我总认为你不生我的气,宽宏大量,所以也敢怠慢点,原谅。知道你身体有所恢复,伙食得到改善,很是高兴。大学生没有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和身体,有什么精力学习工作呢?况且我们都年轻,身体可以说是一个主要本钱,也是才能的一部分,万万不可小觑。……给你寄去20元钱。另有什么好书(小说、历史、文学)给带上几本。别的书不想要了。经常来信,互通情况。” 大学四年中,志诚经常给我寄钱,补贴生活费和买书的钱,两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就寄一次,二三十元。那时,我享受的奖学金一个就二十多元,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永远忘不了每一次拿到汇款单的感动。 1980.4.28: “我赞成你在学习期间不谈恋爱的想法,最好不要大概,但良缘也莫错过,这种美酒的滋味就像一瓶贴着漂亮商标的次酒一样,对于不会喝酒的人只是又辣又苦,喝醉了对身体对学习、对精神都没有好处。” 啊啊。哈哈。 1981.1.11: “最近学英语,将仅存的三百多元钱买了个二用录音机,所以比较紧张一些,寄去二十元钱,略助点力。” 1981.3.4 “你的任务就是要按照自己的路子,利用好这宝贵的时光和条件,力争上游,做出贡献。没有贡献的学者还不如做点实际的工作,请原谅我的粗鲁。尽管你信中写的低沉,但了解你的我是知道的,你的壮志不允许你甘居中游。我劝你其他事少考虑一些,忧天忧地的,白了头发。” 情绪低沉,老朋友是可以倾诉的对象,他不会鄙视我,反而,不断地鼓励我。 1981.12.6: “收到了书和来信,钱20元整已今天汇去。我买了一台电视,所以不能寄的太多。……你的理论有点古怪,顺应潮流,还是大势所趋,立身立业的需要只有这样办了。多学点社会上需要的东西,我们就缺这个。” 朋友就是一同受苦的人。我缺什么不是可耻的,因为“我们就缺这个”。 大学毕业后,八月分配到沈阳药学院工作,本来以为我可以教共同课中的哲学课,但却分给了辽宁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有关系,我被分配到宣传部当干事,打杂的。梦再次破碎。志诚来信鼓励我,时在1982.9.29: “看到你情绪低沉,我很同情,一个人有自己爱好的专业,有自己为之奋斗的志向,现在不得去做自己所厌烦的工作,是最使人烦恼了。但事到如今,只好一步步来。哲学和政治虽是两个学科,但也有共同之处,好好发挥一下,铺下理想的阶梯,搞点业余,走向社会。如上帝保佑着你,一切会顺利的。念书多了,对现实抱着美好的想象,一到实际中,理想破灭了。如果从坏处出发,就会不气馁,不埋怨,直上青云的。你的德和才能是超众的,所以当今社会埋没不了。祝你逐步适应,一定成功。” 从十四封信件中摘录了这些。想到的还是鲁迅抄录给瞿秋白的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清人何瓦琴说的。
2024.6.24 于美国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