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這樣描寫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彼時的洞庭湖煙波浩渺,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湖域面積廣闊。看到上面那張圖是不是對很多歷史故事有所理解?
現在的江漢平原,在古代時很多地區都還是湖泊和沼澤。洞庭湖、鄱陽湖,以及現在消失的雲夢澤,共同擔負着平衡長江流域旱澇的重要任務。在梅雨季節蓄積洪水,在乾旱季節維持供水。
然而,隨着朝代更迭,中國的人口日益增多,耕地不足的問題阻礙着中國的發展,人民不得不向湖泊要耕地。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組織開墾耕地,大面積圍湖造田,造成湖體急劇萎縮,蓄水能力大幅減弱。
且因上遊河流帶來的泥沙淤積,洞庭湖和鄱陽湖湖底不斷抬升,蓄水能力進一步削弱,更加劇了防洪蓄水矛盾。
由於蓄水量減少,導致遭遇乾旱時,洞庭湖、鄱陽湖大面積乾涸,湖底變成大草原。前幾年的洞庭湖瘦成閃電,而鄱陽湖旱成一條河。
曾經的洞庭湖和鄱陽湖,都有着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但現如今因為圍湖造田,水域面積直線下降。
鄱陽湖尚有3000多平方公里,而洞庭湖則只剩下2500平方公里。
昨日,隨着湖南省華容縣洞庭湖大堤決堤,讓人們再一次關注到了中國的湖泊問題。由於今年暴雨頻發,長江流域遭遇多年未遇的洪水。
且因湖泊容納能力有限,洞庭湖華容縣一段堤壩潰堤,潰堤的寬度達150米,受災區域約有六千居民。
現如今“圍湖造田”已成既成事實,退耕還湖雖已提出很多年,但落實的困難很大。特別是洞庭湖、鄱陽湖的圍湖造田面積大,需遷移人口數量更是遠高於三峽和丹江口。
因此,只能大規模組織對相關湖泊進行疏浚,利用枯水季節進行清淤下挖,增加湖泊的庫容量,提高積蓄洪水的能力。
同樣,在中國的北方,更是有大量湖泊消失,歷史上的巨野澤早已不見,水泊梁山也只剩下了山。缺少湖泊導致乾旱季節缺水,大雨季節發生洪澇。
2021年北方澇,2022年北方旱,2023年澇出爛場雨,今年六月又大旱,現在又大雨。
極端天氣,包括旱、澇常態化的趨勢正在形成,面對這樣的新局面,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抗旱防澇的能力,確保農業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