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1945年10月拍攝的老照片,反映的是日本人投降之後,抗戰大後方雲南昆明當年的真實景象,拍攝者為當年在昆明工作生活的美國大兵。
1945年10月,一群美國大兵站在昆明街頭的交通亭前,一本正經地觀看交警指揮交通。此時,日本人已經投降,所有人的感覺都非常鬆弛,畫面也因此有了些許喜感。
兩個戴着鐵鎖鏈的兩名男子正被押送往工地去勞動,可見任何時候都不養閒人。萬幸他們不是漢奸,要不,估計連參加勞動的機會都沒有了。
街邊木板牆上貼的告示,圖右是昆明市政府的貼示,上面寫着:“實行按戶收運垃圾,嚴禁向外任意傾倒”的要求。旁邊是昆明防守司令部的布告和禁令。
正在看布告的士兵,背着行李包,腳下穿着草鞋。旁邊是一家叫做“中利”電焊廠,廠牌前一個穿着背帶褲的孩子也歪着頭看,說明大家都識字。
一個木工作坊里的年輕工匠們,干着同樣的營生,所穿衣服卻天差地別。中間的小伙子拿着鋸子,右手邊的人在抽着水煙筒,其中有兩名男子衣衫襤褸幾同乞丐。
舊時候的昆明人喜歡抽竹筒水煙,不單昆明如此,雲南很多地方的男子似乎都好這口。滇地多產竹,又多產煙,先人們就地取材,發明了竹筒水煙,也成就了雲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竹筒當煙袋。
一個老爺子抱着孫子坐在井口上,老人穿長袍,留鬍鬚,手裡拿着驅趕蚊蟲的拂塵。注意看爺孫倆的鞋子,都很破舊。
老兩口和他們的兩個小孫子坐在家門前合影。老爺子也留着整齊的白鬍子,因為經常幹活,一雙大手顯得粗壯有力。老爺子穿着比較體面,比較起來老婆婆衣服就破得多,渾身的補丁。大約是因為舊時講究男主外女主內的緣故吧。
老爺子和兩個孫子的合影,老爺子看似精神矍鑠,畢竟上了年紀,行動的時候手裡多了一根竹竿做拐棍。
當時的昆明老人都喜歡留着長長的鬍子,圖中是兩位老人也是如此,他們在石台階上正襟危坐,一看就是德高望重的長者。
坐在圓木上給孩子餵飯的母親,她們家庭條件要好一些,母親戴着戒指,孩子戴着玉石手鐲,母子二人都穿着扣袢的布鞋子。
家裡窮也好,富也罷,有了孩子,就有了未來。圖中男子戴着大斗笠,穿着草鞋,也是一個窮苦人。他依靠在一輛木頭輪子的牛車,緊緊抱着自己的寶貝孩子,“舐犢之情”讓人動容。
幾名中國女護士正在迎接從飛機上下來的美國同行,美國護士頭戴船形帽,穿翻毛領的空軍皮衣,手提行李箱,其中一個還攜帶者一條小狗。大家的臉上都綻放出笑容,氣氛十分融洽和歡樂。
昆明溫泉的告示板,上面分別用中英文寫着《本店規則》,兩名美國大兵站在兩邊,其中一個指着第四條規定,內容是:男女不得同浴 。第一條則開門見山地寫着:禁止攜帶妓女住宿。
一名守衛飛機的中國哨兵正在向一名美國飛行員豎起大拇指,當年雙方並肩作戰,戰勝了共同的敵人,這種點讚是發自內心的。
一個美國大兵扯着兩個小男孩的辮子,正在好奇地研究。這種小辮叫做命辮兒或長生辮。從孩子一落地便開始留,直到十二周歲的生日當天才會剪掉。寓意孩子被小辮子拴住了,好養活,可以順順利利地長大。
美國飛行員和一群中國孩子的合影,所有人都注視着一個方向,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意氣風發,神情中帶着勝利之後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