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哈爾濱的老火車站,居然是這個樣子
在1979年之前,外國遊客想來中國旅遊,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
我國對外開放之後,很多對中華文明懷有興趣的外國遊客,終於有機會來到東方古國旅遊了!其中就包括一位美國旅遊達人——出目里利呂井。
雖然這位遊客的名字有點繞口,但他對中國的興致非常濃厚,他帶着佳能TX膠片單反相機,拍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當時的東北,是我國的重工業基地,當時的東北四大城市十分繁榮:哈爾濱、大連、長春和瀋陽!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美國遊客鏡頭中的“老哈爾濱”吧!
1983年,索菲亞教堂附近,一家典型的80年代單位大門。
80年代的哈爾濱人,穿着十分樸素,喜歡和親人朋友在江邊溜達。
田地街的一列無軌電車,那個年代的人上班,不是騎單車就是坐電車。
太平橋的那個大煙囪,現在不知道是否還在?
經緯十二道街,當時的建築非常典雅,這種建築風格,可能是從北方的鄰國那學來的。
1983年的友誼路,街道十分安靜,沒有熙熙攘攘的行人。
尚志大街,街頭上的路人慢悠悠的,似乎一點也不趕時間。
景陽街,雖然還是80年代,但背景中的那座大樓,已經非常氣派了!
儘管十分罕見,但當年的哈爾濱畢竟是全國超大城市,所以街頭依然能看見轎車。
公濱路,這裡是一個無軌電車終點站,天空中的線纜看上去很雜亂。
和興路的無軌電車,四十年前的街頭雖寬闊,但來往的路人也不太多。
東大直街,背景中的三層小洋樓,明顯是西式建築風格。
這張也是尚志大街拍的,當時沒有紅綠燈,有些路人也還沒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
80年代哈爾濱的一個胡同,當時的房子外牆都刷了紅漆,當年流行這種風格。
以上就是1983年的哈爾濱,那是四十一年前的“老哈爾濱”!當年的東北經濟十分強勢,城市建設井然有序。
1983年的哈爾濱,要比全國大多數城市更美,甚至被外地人讚譽為“東方小巴黎”!因為很多建築採用“蘇式風格”,也有人稱哈爾濱為“東方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