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猶太人的昨天就是華人的明天(1、2)
送交者: 化外 2004年11月15日16:48:48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1,有修改)

亞裔是輸家

大選結束了,關於選舉系統可靠性和選票作弊的調查剛剛開始。嚴格地說,在總統宣誓就職之前誰是贏家還沒有定論。

但誰是輸家已經確定了。

亞裔。

亞裔公民占美國人口的5%(其中華裔占30%,即總人口的1.5%),但選票中只占1%。也就是說亞裔投票率是總體投票率的五分之一。今年的大選受到空前的關注,無數人生平第一次捐款、投票、為各自的候選人拉票幫忙,有資格投票的選民中投票率達51%,很多克里的支持者在初步結果出來之後痛哭流涕、精神抑鬱,最近佐治亞州一個小伙子因此跑到世貿中心原址飲彈自殺。

亞裔投票率卻只有10%。

我們等於是帶着我們特徵的謙恭微笑對美國社會說:呵呵,你們想把我們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不算數的,別不好意思,呵呵。

“我可沒這麼說!”你覺得很委屈,“我只是覺得多我一票不多,少我一票不少。而且還得去找地方,排隊,太麻煩了。有那時間我還不如炒股票呢。”

別以為一票無所謂。每次選舉,兩黨的專業人士都會仔細研究有關的統計數據,計算競選的重點如何安排,在哪些媒體和社區花錢做廣告、訪問、調查,根據有希望爭取的選民目標調整競選綱領和計劃。

亞裔人數本來就不多,投票率還只有總體的五分之一,那麼對不起,“亞州人啊,我愛你們,但上帝只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你們要擔心啊!”

你自己憋在心裡把自己多當回事都是白搭。

亞裔在美國是臭名昭著的“模範少數族裔”,在各種族中高等教育比例最高,中值收入最高,住房擁有率最高,暴力犯罪率最低。沒有人說的是義工比例、慈善捐款、社區的參與程度最低。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投票率最低。

華人和猶太人的類似

這樣的情況,和二戰之前猶太人在歐美的情況很類似。

因為宗教的原因,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在所有的基督教、天主教國家都受排斥和歧視。但虱多不咬債多不愁,兩千年下來,他們也習以為常了。

有能力的自己成名成家發財致富,融入主流上流社會,當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銀行家政治家,所有有猶太人居住的歐美國家,猶太人無不掌控經濟文化藝術政治軍事重要位置,風雲顯赫。

沒能力的集居在自己與世隔絕的小區(getto),吃自己的食品拜自己的神說自己的話和同族通婚繁衍,倒也自得其樂,相安無事。

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某年某月的某一刻,霹靂一聲天地掣,西方黑,太陽白,德國出了個希特勒,領導人民滅????,乎兒嗨爾,座上賓變成囚下客。

歐美掀起反猶浪潮,猶太人所有祖祖輩輩的成就積蓄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舉目四望,兩千年的鄰居同僚竟然無人伸出救援之手。

美國也不例外。如果不是希特勒占領法國、轟炸倫敦,美國很可能就那麼樂觀其成,收容一大批廉價腦力和資本資源,說幾句不痛不癢的漂亮話,然後悶聲賣軍火發財。

同胞們,這就是在地平線後面伏擊我們的未來。

亞裔中更以華人首當其衝。

我們把自己當乞丐

“六四”屠城之後,中美蜜月期結束,美國朝野對中國政府的幻想破滅。轟炸駐南使館和南海撞機事件之後,中國民眾的強烈反美情緒更讓美國民眾驚訝、反感。不管其中有多少誤解、陰謀和這方那方的偏狹,目前的現實是,美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欣賞以中國菜和功夫為極限,通俗文化(電視電影及新聞報道)中亞裔極少以正面形象出現。對政治家來說,被對手指為親華等於是被判死刑,替華人說話辦事得不到政治報酬,而罵中國總是沒壞處的,忽略華人也從來不需要犧牲政治資本。

不投票、不捐款、不參與,除了被忽略不計之外你們還能指望什麼待遇?

這就是民主原則的公平和冷酷。

至於為什麼有的議員還替華人簽證問題給使館寫信之類,平心而論,那完全是他們出於好心和方便,而不是理性的政治計算。

我們今天在美國的一切,都是出於“美國人”的好心和方便、懶惰,更是因為天時地利 -- 天下相對太平,日子還都過得去。

在個人層面上,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總體上,我們不過是一群可憐的乞丐而已。

華人喜歡貶低老美,說他們特笨、特傻、特幼稚。

其實華人總體上有一點極為愚昧和幼稚,就是看了點書和報紙然後跟老家兒時的玩伴說:“美國是rule of Law,democracy,and liberty,and individualism,跟你們中國不一樣,不好胡來的。這是洋話,你不懂的。”

確實,一般情況下,你好我好,相安無事,就象猶太人兩千年那麼過下來,也挺好。

但一旦社會文化和心態發生深層變化,轉向保守、排斥異己、極端化,那麼這一切隨時可以從你手裡拿走。

這就是所謂“多數暴政”,民主政治的死穴。兩百年前先哲們就已經警告過我們。

民主就是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運用恰當的時候潛能無限,但一旦走火入魔也同樣勢不可擋。法律、民權、自由和分權制衡等美國政治體制的基石,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制衡民主走火入魔設計的。但所有這些都只能減少多數暴政的可能性,而無法消除。

原因很簡單,法律是人制訂的。只要有足夠大的多數,大不了修改法律就行了,暴政暢通無阻。

理論上說起來順理成章,瀟灑輕巧。

現在猶太人知道了,這不僅僅是理論可能性。

為了證明這點,他們幾百萬親人朋友同胞被燒死毒死折磨死。

你呢,我的華人兄弟,是不是也需要用幾百萬你親人朋友同胞的性命向你證明這點?

--------------------------------------------------------------------------------(續2)

華人的小聰明和猶太人的大智慧

好在人有智力,不一定需要神農(古今中外最連續走運的笨蛋)嘗百草,親自吃遍天下所有的塹,看別人吃塹也能長智。

對不起,我這人盲目樂觀的老毛病又犯了。應該說:聰明人看別人吃塹也能長智。

現在你從猶太人的慘痛教訓里免費學了一課。

然後呢?

同樣,還可以從猶太人那裡學。

二戰之後,猶太人集居美國,開始做兩件事。

一是在文化上無保留地宣傳納粹屠殺的事實,最大限度地喚起民眾因為美國和歐洲國家遲遲沒有干預的潛在罪惡感、負疚感,造成一種“反猶就是納粹”的文化潛意識。

一是在政治上幾乎團結一致地支持民主黨。今年大選只有74%猶太人支持克里,是二戰後最低。而且猶太人的投票率一直接近100%,至少是總體投票率的兩倍。換言之,猶太人占人口總數的2.5%,但選票中占5%。(重複一下作比較:亞裔占人口的5%,但只有選票的1%。)

猶太人和華人的文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都有極為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包括珍寶和垃圾),重視教育、家庭、傳統、實用,吃苦耐勞不求人,吝嗇多疑守財奴。

這些不都是保守主義的表現嗎?猶太人搞錯,怎麼齊心支持民主黨?

這正是猶太人的政治智慧所在。

在美國,人們提到“黨”或者“自由派”、“保守派”,首先想到的總是政策主張的不同:稅收、福利、聯邦政府手伸多長等等。

但比政策主張更深、更基本的分歧在於價值取向。自由派理想主義色彩比較濃一些,把現實和理想比較之下,覺得現實不遂人意,於是偏重尋找變革、改進的途徑。保守派現實主義色彩比較濃,偏重現狀中合理、不錯的部分,強調守成、求穩。

一個說杯子還有一半沒滿,一個說杯子已經滿了一半。半斤八兩,都有道理,在純理論層面上。也正因為根本分歧如此簡單、無聊,所以任何社會任何時候都有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分別(儘管標籤可能不同),而且兩者就不可或缺, 否則社會發展必然失衡。

本來嘛,世界上要都是你我這樣的明白人,99.9%的架都打不起來。

可惜,現實中就沒有那麼統一完美了。

因為保守派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守成、維護傳統和現狀,所以總是會吸引大嘆“世風不再人心不古”的前朝遺老遺少。對他們來說,“過去不這樣”就是否決的充足理由。

按既定方針辦,這就出問題了。美國的過去,或者再往前追溯到早期移民的祖籍歐洲,有很多事情不這樣。女人不能穿褲子(意思是穿裙子,想什麼呢),“人”就是白人,黑人是買來賣去的農奴,黃種人是來打工掙錢賭博嫖娼的豬仔,異教徒要絞死。不信上帝的人就更甭提了,沒有道德,是需要我們去拯救、教化、開化的化外蠻夷。

在現在的美國,這種人也許不是很多,也許沒有這麼極端。但這樣的人不需要多,就足以造成一種排斥異己、不包容的氣氛。

共和黨,無論其中有多少仁人智士,無論其中的溫和派多麼反感極端分子,永遠會象臭肉引蒼蠅那樣吸引這樣的前朝遺老遺少,因為他們的基本價值取向相同。

作為一個移民的少數族裔,歷史文化語言宗教飲食衣着外貌都與主流社會不同,寬容、包容的文化是其生存的最根本條件。沒有從深層文化到政治制度到法律各層面的包容、個人自由和放在神壇上貢奉的民權,個人奮鬥得來的一切都是風中殘燭、沙灘城堡。

你對此還是半信半疑,畢竟捨不得共和黨扯着嗓子喊的減稅退稅,一年五百六十三美刀呃老大。

猶太人可是明白了,他們不敢再碰運氣。

所以,他們以驚人的一致性選擇了民主黨,儘管在政策主張上他們和共和黨更接近。

這就是小聰明和大智慧的差別。

(未完待續)

化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