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解讀“陌生的美國”
送交者: 薛涌 2004年12月06日09:51:5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這本《右翼帝國的生成:總統大選與美國政治的走向》,表面是報道2004年的總統大選,實際上則是以大選為一個切入點,來分析美國政治的走向。我的一個基本認識是:1980年代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形成的關於美國的概念,仍然是當今中國人對美國的認識的一個“觀念原型”。這個“原型”和現實的出入已經越來越大。一句話,現實中的美國,和我們腦子裡原來的美國不是一回事兒!

  這種“觀念原型”和現實的脫節,正是本書試圖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了解美國是從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開始。當時的美國,保守主義雖然已經在政治上崛起,但在文化上,特別是在媒體和大學中,新政以來的自由派還在統治,並通過其壟斷的政治話語體系塑造着我們的“美國觀”。我們讀的William Manchester的《光榮與夢想》,敘述的是1932到1972年美國的歷史。這段歷史不僅大部分為自由派所主導,而且敘述者William

   Manchester本人也是一個典型的為新政意識形態所塑造的作家。談起美國,我們會想起民權運動、反戰、女權主義、性解放,甚至嬉皮士。在我們眼裡,美國是個自由、多元、政教分離的國家。美國人追求個人主義,喜歡挑戰權威,同時又寬容一切。還有些人乾脆認為,美國是個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國家。

  這種對美國的認識,我稱之為“青春期的浪漫主義”。以今天的“後知之明”,我們可以看出其中許多幼稚之處。不過,這樣的“觀念原型”並非全無現實基礎。比如,你到紐約、波士頓或加州的幾個沿海城市看看,美國確實很接近這個原型。而我們的“美國觀”的問題也就出在這裡。

  這幾個沿海的國際化大都市,是美國和世界打交道的窗口。不僅中國人,就歐洲人了解美國,大多數也是通過這幾個城市。國際人士到美國總是在大都市間旅行,很少去鄉村和內陸。我們閉着眼睛也知道紐約在哪裡。親友到那裡去旅遊出差,回來一談見聞,和我們心裡想象的非常接近。那就是美國!可是,誰去過內布拉斯加呢?

  誰能在地圖上指出這個州在哪裡?又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個名字?

  對中國人來說,有兩個美國。一個是我們熟知的美國,以紐約、波士頓和舊金山、洛杉磯為代表。那裡的人見多識廣、思想開放,對新鮮事物見怪不怪。他們讀的,是《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我們國內媒體采寫美國新聞時,也從同樣的媒體中尋找材料。這個美國,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想象共同體”中。

  但是,還有一個“陌生的美國”。那裡的人保守封閉,從眾心態也許比我們還重,一到星期天就去教堂,從來不看《紐約時報》。他們住在內布拉斯加、俄克拉荷馬或得克薩斯的內陸,都是些外國人不常去的地方。你問他們法國在哪裡,他們可能會說“是不是在過了南面那條河的地方”。《經濟學人》的兩位記者採訪他們,自我介紹說是為Economist(經濟學人)工作。但不管怎麼解釋,他們認定這兩個人是為Communist(共產黨人)工作。從2000年和2004年總統大選結果看,恰恰是這個“陌生的美國”成為統治者。這個美國,不僅和我們的“觀念原型”完全對不上號,和歐洲人的“觀念原型”也相去甚遠。一句話,她與我們不存在於一個“想象共同體”中。本書的主旨,就在於揭開這個美國的面紗,探討自1960年代以來在美國的南部和內陸地區興起的草根的保守主義運動。由於這一保守主義在最近幾年達到了高峰,統治了美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我們認識美國的“觀念原型”,做好和一個在我們的“想象共同體”之外存在的“陌生的美國”打交道的準備。

  申明主旨後,就得交代一下我的立場。過去在社科院政治學所的一位同事對我的第一本書《直話直說的政治》批評說:“他(指我)的看法不代表多數美國人的看法,只代表美國高校民主黨的看法,而他們在美國是極少數人。”實際上,這樣的批評,多少表現了我希望解構的中國人對美國的觀念。因為這種批評是建立在自以為知道什麼是“大多數美國人的看法”的基礎上的。其實,美國有好幾個美國。我所謂的“兩個美國”的說法只是簡單化的概括而已。有窮人的美國,有富裕的美國;有基督教的美國,有世俗化的美國;有都市的美國,有鄉村的美國;有相信公立學校、政府官僚和福利社會的“軟”美國,有要擺脫一切“公立”和官僚控制、接受市場的嚴酷挑戰的“硬”美國。一個美國人,可以是個貧窮、相信社會福利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也可以是個富貴、相信自由競爭的自由派。你很難把他們歸類。一看大選就知道,即使美國的一流政治家,對什麼是美國的主流也很難判斷。能夠把不同的社會力量組合成主流派的常常會當選總統。但是,你也不敢說布什就代表了美國的主流意見。因為沒有“9·11”這個政治禮物,或碰上克林頓那樣的對手,你很難判斷他會贏。

  我寫這本書是從年初的民主黨預選開始。在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希望克里贏,也盼望着奇蹟發生,但又預感到布什會最終獲勝。這一矛盾心態,可以解釋這本書的兩個特點。第一,本書對克里讚譽有加,對布什則有嚴厲的批評。第二,本書大部分篇幅,是寫布什和其代表的保守主義運動,對克里和民主黨着墨較少,或注重分析其失敗之處。理由是我很早就感到要從歷史的角度解釋布什勝利的原因和布什主義的源流。

  記得剛剛來到美國時,還一度高看共和黨。但克林頓的性醜聞終於讓我對共和黨大倒胃口。在我看來,共和黨讓政府干預個人的私生活,甚至連萊文斯基到書店買什麼書都要調查。最後她的供詞也被政府印成書來賣。這至少也是侵犯人家的知識產權吧?國家為了黨派利益這樣剝奪一個普通老百姓的權利,這實在比民主黨的大政府可怕多了。從此我開始批判性地審視共和黨的理念。

  在克里與布什之間的好惡,更是我個人的選擇。克里和布什雖然都出身特權階層,但是布什在當州長前,全靠老子的牌子混。克里則是特權階層中的“外人”,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奮鬥。他不僅是越戰英雄,而且也是反越戰的英雄。一個人能夠這樣勇敢地對抗自己國家的不義,這種反叛精神實在格外珍貴。所以,我看他當年在參議院作證的錄像時,常常還落淚。2000年看戈爾競選,我支持戈爾的主張卻不喜歡他這個人;對克里,雖然覺得他實在缺乏政治魅力,競選組織得雜亂無章,卻對他有個人的感情。

  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寫這本書,當然是痛苦的。因為你必須闡明為什麼你不喜歡的這個人領導了某種歷史潮流,為什麼你喜歡的人註定要失敗。這就需要用誠實來克服感情。我相信,這一點我基本上做到了。在本書中,我勾畫出從Barry Goldwater,到里根、布什的保守主義運動的脈絡,對共和黨從董事會的金融精英政黨到基督教保守主義的草根政黨的轉型給予了充分的介紹。同時,對民主黨在意識形態上的精英傳統也給予了嚴格的批判。甚至對從《直話直說的政治》一書中就提起的反智主義,也沒有像霍夫斯塔特那樣進行負面的描述。我以為,啟蒙主義和反智主義是美國生活中的兩極。兩者之間的張力保持了政治的創造性。反智主義雖然有走火入魔的時候,但也常常能夠把小民百姓帶入政治過程。這一觀點對自由派的傳統,大概是個背叛吧。

  這次大選的結果,對我來說非常失望。這種失望主要倒不是意識形態方面。我認為,對於自由派和保守派這兩股美國的主要政治力量,你很難說哪一派更高。但是,只有當兩派都推出最優秀的代理人時,這樣交鋒才是高水平的意識形態競爭。比如里根和克林頓,就是這樣的代表人物。這就好像你看世界盃決賽,希望看到巴西對德國,不希望看到韓國對波蘭一樣。布什是個缺乏能力的總統。不管他代表哪一派,都不可能有好的政績。這也是當年支持他的保守派雜誌《經濟學人》這次支持克里的原因。以一個不勝任的領袖代表保守主義運動,不僅不能顯示保守主義最精彩的哲學,反而可能把保守主義漫畫化。這無疑降低了這兩種意識形態之爭的檔次。弄不好,共和黨可能會為今天的勝利付出代價。

  本書和前一本《直話直說的政治》有明顯的不同。前一本基本上是媒體式寫作,屬於社會政治觀察。這一本則多少有些從媒體到學術的過渡味道。書中的第二部分“現代美國保守主義”包括了幾篇長文,追溯到1960年代Goldwater領導的保守主義反叛運動,甚至通過美國建國前“大覺醒”的宗教運動,來理解當今基督教保守主義的崛起。

  另一部分文字,則是實況式的述評。比如第六部份和第四部分的主體就是這樣的短文。這些文字之所以保留,是因為它們具有“現場感”。如果以後有人希望研究本次大選的一些細節的話,還值得看這類文章。更何況小文章包含許多點到為止的細節分析,是長文所不具備的。

  分析時政最怕的就是錯。時政瞬息萬變,你不能等結果出來再評論,所以沒有人可以避免事前的判斷錯誤。我在一些細節上犯了幾個這樣的錯誤。比如對民主黨代表大會的評價顯然太高,對愛德華茲也明顯高估。這裡確實有感情的因素。共和黨的代表大會,雖然明顯比民主黨代表大會成功,我卻沒有用什麼筆墨,因為感情上無法認同。這些“錯誤”也都原樣保留,相信不會全無參考價值。不過,在大的方面,即對草根政治運動的描述,則自認為能夠分析到家,擺脫感情的影響。這也是本書以“右翼帝國的生成”為主題的原因。

(南方周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梁山伯與祝英台ZT
2002: 怎樣防身保護自己---海外的朋友都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