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張角的宗教政權
劉秀的兼容政策,在東漢延續下來了。但他釋放奴婢的用心,卻漸漸被人遺望。東漢的兼容政策,因此變成了只對強勢者的兼容。
被強烈忽視的底層,開始形成自己的組織。一種自然的形式,就是宗教。當底層和上層的利益衝突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宗教組織很容易形成政治綱領,對抗顛覆政府。在漢末,張角的太平道,因此就出現了。
但東漢對豪強的兼容,也是成功的。所以,豪強們在捍衛自己利益時,高度配合,很有成效。
太平道宗教組織發動黃巾農民暴動後,豪強勢力快速動員起來了,並很快撲滅農民軍。值得注意的是,後來形成三國分立的主角:曹操、孫堅、劉備,都在鎮壓黃巾暴動中,大顯身手。
低層的反抗,也沒有一下子就平息。黃巾勢力的殘餘,後來又掀了幾次餘波。結局是,一部分黃巾軍精銳,被曹操吸收整編,成為曹軍勁旅青州軍。而倖存的幾個黃巾首領,如:周倉、廖化,則投入了劉備的勢力。這樣,底層勢力黃巾軍的殘餘,最後被較關心底層的庶族新興政治領袖曹操、和下層理想主義勢力劉備所吸收。
太平道黃巾軍顛覆政府的行動,雖然沒有成功,但東漢政權卻間接地因此瓦解。
原因是: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豪強勢力急劇膨脹。面臨低層威脅時,政府的重心,不得不移到豪強一邊。這樣,宦官、外戚、豪強的三方平衡,被徹底打破。完全控制局勢的豪強,清除了宦官、外戚。東漢也分裂成大大小小的豪強世界。
宗教政權,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占據重要地位。後世也出現過朱元璋的小明王宗教組織和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但太平天國失敗了,朱元璋則在形成政權後,很快褪去宗教組織的色彩。
如果把宗教組織的一部分特徵,抽象出來,形成更廣泛的定義:信仰組織。則毛澤東的共產黨,也可歸類於信仰組織。
信仰組織,從張角的太平道、朱元璋的小明王組織、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到毛澤東的共產黨,其在中國歷史上的發生頻率和重要性,漸漸在增加,尤其是近幾百年。其原因,將會另外在探討中央集權政治一文中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