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去世難引發民主運動 田紀雲探趙顯漢子本色 |
送交者: bangbang4 2005年01月18日12:59:0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趙去世難引發民主運動 田紀雲探趙顯漢子本色
因六四事件而下台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病逝。十五年前,另一位因為學潮下台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引發了天安門事件;十五年後,歷史會否重演?從現時的中國局勢判斷,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新華網1月17日早上報導,“趙紫陽長期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近日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趙紫陽是大陸文革後開放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曾任國務院總理及中共中央總書記。1989年大學生占領天安門廣場,趙紫陽不顧黨內強硬派如李鵬等人的反對,前往天安門聲淚俱下的和學生談話,他反對武力鎮壓學生,也在黨內引發爭議,被指控分裂共產黨,遭到撤銷所有職務,總書記一職由江澤民接任,趙紫陽接下來15 年,就被軟禁在北京一座清朝的舊宅裡面。
這次中國官方媒體證實趙紫陽死亡的消息,速度可謂十分快速。趙的正式死亡時間是早上七時零一分,而官方新華網在早上九時十七分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除了當局及時地發布了趙死亡的消息外,中國外交部也在上星期旱有地回應了香港媒體關於趙紫陽的消息,順道披露了他住院的情況,在1月16日趙去世前一個晚上,新華社又主動發布消息指出,“趙紫陽病情近日出現反覆,經精心救治後,趨於穩定,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從這連串次序分明的動作,可以推斷中國中央領導對有關的安排可能是早有預備。 應該指出,北京當局這一連串動作,反映出新一屆的中央領導確是採用西方社會的危機處理程序。這背後的原因並不難猜,就是因為十五年前胡耀邦的死亡曾觸發過一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 1989 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他的死亡引起中國知識份子極大的迴響。由於胡在知識分子心中的崇高地位,學生自發地參與了悼念活動。在悼念活動中,不少知識份子對胡耀邦遭遇的不平待遇表達了不滿,觸發了一連串遊行抗議活動,要求重新評價胡耀邦同志的是非功過;也順帶提出要求中國國家領導人及其家屬年薪及一切形式的收入向人民公開,以及允許民間辦報,解除報禁,實行言論自由等要要求。 4月22日,北京舉行了胡耀邦追悼會。由於除了高校政治教員和武警外,學生的呼聲並未得到任何回應。在4月22日追悼會這天,學生強烈要求政府高官接納他們的請願書,並希望能夠看胡耀邦最後一眼。這要求在政府領導看來是過分請求,因此給予拒絕。情緒失控的學生請願者,擴大了遊行規模,繼續向政府提出他們的要求。西安、成都等地的遊行者還發生了焚燒汽車的過激行動。政府在這個時期的處理方式基本是通過學校給學生施加壓力,政府方面沒有正面的回應。學生的情緒也沒得到安撫,相反,因為一些學生在衝突中被捕,更加大了學生的對立情緒。學生們堅持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示威。
北京當局未有接受知識份子的建議,反而在1989年4月26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四二六社論,把學生和知識份子的行動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北京處理學生抗議的失當,直接引致天安門的絕食和後來在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清場行動。 雖然現在另一位中共前總書記逝世,但有中國觀察家認為,中國要爆發另一場民主運動的風險係數現正大大降低。 分析指出,和十五年前不同,現時的大學生和年青知識份子對趙紫陽執政的日子印象模糊,他們在十五年前還是娃娃;相反,十五年前的學生和年青知識份子對剛於1986年下台的胡耀邦印象深刻,他們對他得到的對待感覺也相對強烈。 另外,雖然十五年前和現在中國同樣存在腐敗和政治改革滯後的問題,但具體細節和官方的回應不盡相同,所以今天趙紫陽去世,較難成為點着中國民主運動的火種。 十五年前的中國,正值趙紫陽大力推動市場化闖關,社會矛盾異常尖銳。例如1988年年底,中國米價就曾在一個月內上漲了超過四份之一。很多百姓認為,這種情況跟高乾子弟柯斷了物資供應,然後在市場上炒賣圖利的“倒賣”活動有關。知識份子認為,只有政治改革才可制止這種被稱為“官倒”的問題。 十五年後的2004年,中國當局通過了試行的《黨內監督條例》,又推出了宏觀調控措施,並派出督查組調查地方上的“圈地”活動,對金融系統的反腐工作,也成為當局跨年的重點。應該指出,這些措施也有未盡完善之處,但民間上的不滿程度,相對十五年前,確實是有所不同。 1919年出生於河南省一個地主家庭的趙紫陽,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在廣東、內蒙古和四川擔任黨政領導工作。在四川期間趙紫陽領導農村改革,獲得巨大成功,並在中國推廣。 正是因為趙紫陽70年代中期在四川成功進行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他在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並在同年出任國務院總理。 趙紫陽擔任總理,全面負責中國的經濟工作時,中國剛剛結束了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雖然提出要建立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目標,要在工業,農業,科技和國防等方面實現現代化,但是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卻沒有具體的方法。 中國在經濟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時,政治上仍然很保守。在經濟對外開放的形勢下,更多接觸到西方民主人權思想的知識分子和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並倡導民主人權,表達他們的訴求。
在鄧小平提出"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反"精神污染"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被迫辭職。趙紫陽於1987年1月接替他出任代理總書記,並在同年正式擔任黨總書記。 趙紫陽本人經過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在他出任黨總書記後,希望中國有真正的司法獨立,並在實踐中加以落實。 身兼黨總書記和政府總理的趙紫陽,在繼續經濟改革的同時,也力求在政治方面有所突破。 1989年4月,中國各地學生悼念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的活動,很快演變成全國範圍內爭取民主的運動。趙紫陽親自前往天安門廣場,試圖說服學生放棄絕食抗爭。 正是由於趙紫陽對學生運動的同情,並反對動用武力對付學生,他在1989年6月被撤職。此後就一直被軟禁在北京一座清朝的舊宅裡面。 趙紫陽在去年2月就曾傳出罹患肺炎住進醫院,病情在去年12月突然惡化,入住醫院後就一直陷入昏迷狀態,終於17日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趙紫陽病重時,前往探訪的中國國家領導,僅得前人大副委員長田紀雲一人。未有看望趙的中共官員也許是因為中央對趙的評價仍未清楚,不敢冒險,但當年為支持趙而失去接班機會的田紀雲,卻再一次向全世界說明,他是一名有情有義的真漢子。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