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ZT)
送交者: 我欲因之夢吳越 2002年03月16日23:05:26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現有936703873人(1982),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3.3%。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歷史傳說還表明,漢族遠古先民包括來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的人。
商王的祖先本是東夷,周王自稱其先民為夏人的一支,雜居於戎、狄之間,與羌人關係密切。這些雖都自認黃帝為其祖先,而實際卻是來自不同部落集團的人們,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經過漫長歷史年代的接近、交往、鬥爭和融合,而形成為共同族體。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至戰國(前475~前221),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進至中原的戎、狄、夷、蠻也逐漸與華夏融化,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根據民族的一般特徵和史籍的記載,目前學術界較為普遍的看法,認為漢族是以先秦的華夏族為核心,在秦漢時期形成為統一的民族,至1840年,經歷了在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的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1840年以後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得到新的發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與中國各族人民一起逐步發展為社會主義民族。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和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秦統一以後,華夏的族稱仍然沿用。但原屬山東(崤山以東)六國之民,已同為秦朝"黔首"。秦雖國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諸族、匈奴至漢代仍稱中原人為秦人。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400餘年,溝通西域,屯田湟中,設立護烏桓校尉,降服匈奴,征服西南夷並設立郡縣,平定趙氏南越及東甌、閩越。於是多民族中國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從漢朝以後,華夷同居中國,特別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317~589)時期,"五胡"在中國北部建號立國,成為統治民族。論族別,他們雖不諱為夷狄,論國別則以據有兩京(長安、洛陽)而自居中國正統,於是因為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行漢禮儀,服漢衣冠,遂逐漸地稱之"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便逐漸地稱之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均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在經濟、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發展中,起了主導作用。
漢族分布地區的特點,是在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國的形成、發展與確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歷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前206~公元8)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游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如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占當時戶口總數的80%,南部約占20%。從東漢(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據混戰,人民開始南遷,而西晉(265~316)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游與長江中上游及漢水流域。經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會布狀況。然而如果拿隋末與西晉時的南部諸郡人口總數相比較,則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唐末藩鎮割據混戰,五代(907~960)相仍,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鄱陽、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除以上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之外,另外還有幾次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南遷。南部經濟自東晉以來發展迅速,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自秦漢到清朝,歷代都有不少漢族人民通過屯墾、移民、擄掠、流亡等方式移居邊疆各地,與邊疆少數民族交錯雜處,共同開發邊疆。兩千多年間,移居邊疆的漢族有不少融入當地少數民族之中,其中唐代的東北渤海人、西南南詔人、遼代契丹人、清初滿族等都以融化大量漢族人民而壯大、興旺起來。其他各少數民族在發展過程中,也都吸收了漢族的成分,而邊疆各民族內遷與漢族雜處,往往大都融入漢族之中。漢族所以人口眾多,與不斷吸收其他少數民族成分壯大興旺起來是分不開的。
漢族經歷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於是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志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短信推薦】【給作者留言】【關閉窗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