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山林客:也談在美國的退休生活
送交者: 山林客 2016年01月22日07:18:14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前幾天有位Y網友發博文,列舉了在海外養老可能遇到的困境。他講的那幾條可能對某些特殊的人群適用,但是對於大多數在美國工作了二,三十年後在美國退休的人來講,這篇博文過分悲觀了,可能會誤導一些不知情的人。


我本人已經退休兩年多,還有幾個退休多年的好朋友。從我所經歷的和所看到的,這些人在美國退休的情況與Y文所講的都大相徑庭。


首先,關於醫療,Y文提到“高額的醫療費用,令老人望而卻步,有病也不敢去醫院”。這一條我不敢苟同。美國老人65歲後有政府提供的老人醫保( medicare )。美國的medicare part B part A 管住院,part D 管處方藥,這裡不詳細介紹)有三項選擇:1. 傳統醫保(Original medicare part B)。2. 實惠醫保(Advantage plans,也叫part C)。 3. 傳統醫保加額外醫保(medicare + medicare supplement plans)。 如果你選擇傳統醫保,你每年要先付deductable 2016年是166刀)然後medicare 80%,你自付20%

如果生大病,20% 也不少,所以老人醫保還有選擇3,也就是在傳統醫保的基礎上,你另外買額外醫保。額外醫保有很多選擇,我選的是最好的一種,也就是:medicare 不付的部分,額外醫保全包。買了這種醫保,你看病不花一分錢,看完病,拍拍屁股走人,連賬單都沒有。而且看病不受任何限制。你選擇醫生(包括專業醫生)和診所時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你想看誰就看誰,想到哪裡看就到哪裡看。因為這種醫保付款有保障,絕大多數的醫生和醫院都接受這種醫保。當然這種醫保要在medicare 保費的基礎上多交一份保費(我現在每月交175刀)。我的額外醫保還有個好處:YMCA 24 hour fitness 等健身房會員免費。

這種保險最大的好處是保你生大病沒事。我一個朋友買了和我同樣的額外醫保。他買保險不久就因為摔跤,造成顱內出血,住院做了頭顱手術。醫院的賬單顯示,總花費超過十萬刀。結果他一分錢沒花,連住院幾天的吃飯錢都省了。這老兄禍不單行,幾年後又突然膽結石發炎,急救車把他送到醫院做了大手術,住院5天仍然是一分錢不花。連急救車的費用保險公司都給報銷了。

每月兩百刀的額外醫保費對於我們在美國退休的華人來講,是應該承受得起的。如果你買了這種保險,怎麼可能“有病也不敢上醫院”?

有人講,在美國看病要事先預約,排隊,有些醫學院教授等大牌醫生可能要等上兩,三個月(一般的家庭醫生,特別是華人醫生一般不怎麼等),很不方便。這條不假,但是這條不難解決。現在美國的urgent care 診所遍地開花,你住的社區附近就應該有。這種診所無需預約,隨到隨看。如果你有額外醫保,有個頭疼腦熱,你儘管進去看病,反正自己不花錢。這種診所的醫生都是有執照的正規醫生,如果是小病,醫生會給你開藥。一旦發現你有大病,他們會立即幫你聯繫急診醫院或你的家庭醫生。我有個朋友因為臉色發白,渾身無力,去urgent care。結果醫生驗血發現他紅血球少了很多,斷定有內出血,立即把他送往急診醫院,救了他一命。

如果有人不願或不能花這兩百刀去買額外保險,選擇2,即實惠醫保,也可以解決看病的問題。 這種醫保一般只付medicare 的保費(這份錢是所有65歲以上的老人必須付的,極低收入的人除外)而不另外花錢。實惠醫保相當於HMO,每次看病只付很少的錢。這種醫保的缺點是:你看家庭醫生以外的醫生需要先由家庭醫生推薦。這樣,urgent care 你就不能去了。另外,有些檢查,比如超聲波,CT等要自己花錢。如果你覺得自己身體好,這也是個不錯的選項。我有兩個朋友就是選的這一項。

美國老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傳統醫保,與實惠醫保相比,傳統醫保的好處是不受家庭醫生的限制,看病選擇性多。但壞處是要自付20%。其實這一條也不像聽起來那麼可怕。美國的醫療費用聽起來高得嚇人。但是醫生(醫院)的賬單必須先送到medicare 去審批。Medicare 會給它大殺大砍,一般會把它的總數除以5甚至7。比如10萬的賬單,medicare 只批給它2 萬。這2 萬刀里medicare 給你報銷1.6 萬,你自掏腰包4 千。如果你連4千都付不起,你還可以同醫院討價還價,最後可能只付很少的錢。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去年我做胃鏡外加食道擴張(需要全麻)。手術,麻醉,取樣和化驗的總賬單是$12,490Medicare 給它壓縮到 $1,297,並付給醫生 $1,016 ( 80%)。其餘的20% $270)由我的額外醫保公司付,我自己一分錢不花。退一步講,就算沒有額外醫保,自付270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哪裡就“不敢看病”了呢?

其實,美國的醫療條件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好的,除了技術和設備先進外,最關鍵的是醫生的醫德高,特別是醫學院教授等大牌醫生的醫德,你不得不佩服。我朋友兩次住院和手術的經歷給我的印象極深。他的每次手術都是主任醫生帶領一個醫生小組(全是醫學院的教授)反覆研究測試結果後做出幾套手術方案(特別是那個腹部手術,因為腹內有感染,情況非常複雜),然後整個小組參加手術。他兩次大手術後恢復得都非常好,現在壯得像一頭牛。我的家庭醫生是個教授。每次去醫學院看病,我都覺得受到的是VIP一樣的待遇,再加上診所優雅寬鬆的環境,我相信條件比國內的高幹病房還要好。同Y網友所講的恰恰相反,我覺得有幸能在美國退休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享受美國優越的醫療條件。

其次關於社安金。Y網友說:“過去30年來積累的社安基金,將於不久用光”。這種說法有一定的根據,但不全面。我在《美國的社保會破產嗎?》一文中有詳細闡述,並指出“社安破產”的說法是“以訛傳訛,杞人憂天。這裡的關鍵是上述論調有一個假設的前提條件,就是:社安系統按照以前的辦法一成不變。提出這種假設的人或者是有識之士要提醒政府應該未雨綢繆,或者是“別有用心”(西岸網友在評論中的原話)。其實,美國的社安法一直在改,先是把年齡從65歲逐步的改為6667歲。今年從五月一日開始實行的新法案又堵了社安金發放中的一些漏洞。我相信社安法案以後還會朝着開源節流的方向改。所以社安法不變的假設是不成立的。


至於“把房子抵押給銀行以換取養老的費用”的說法,那主要是針對一部分平生吃光花光的美國人的,那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無可厚非。在美國退休的華裔不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在401K和退休金帳戶里存足夠的錢。我的幾個退休的朋友在退休前都把房屋貸款的錢付清(房地產稅要繳,但是多數地方對老人都有優惠),這樣每月領到的社安金可以支付大部分的日常開銷。再加上401K和退休金賬戶里必須取的MRDminimum required distribution)部分,足夠生活。哪裡就到了非抵押房子不可的份上了?

說到孤獨,退休後我們日常接觸人的圈子變了,有些人可能會不適應。但是孤獨與否全在個人的心態。最關鍵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人不要總把自己當個人物,覺得了不起。如果你肯放下身段,把自己當個普通人,身邊的樂子多了去了。

比如健身,退休後可以每天去健身房。健身不光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頤養心智。每天,當我做完自我規定的項目,坐在YMCA的休息廳里喝茶的時候,心裡輕鬆愉快,感覺這是我一天最快樂的時候。

又比如釣魚。我和太太都喜歡釣魚,一竿甩下去,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那魚竿上,一切煩心事都丟到腦後去了。真是“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垂釣樂,豈在得肥鮮”。我們經常和一對退休多年的老朋友相約去釣魚,邊垂釣邊聊天,然後在清新幽美的大自然里共進一頓野餐,神仙一般。我認識一位國內的大款,他每年幾次,不遠萬里來到這裡,主要是為了釣魚。他在此地一雇員的主要任務就是替他開車,陪他釣魚。這樣說起來,我們在這裡的生活不是可以同國內的大款相比麼?

再比如種菜,養花。我家的菜園不大(我不願意破壞草坪),但是經過我們的精心培育,收穫卻不小。種菜的樂趣不光是在於能方便地吃到自家後院的百分之百的有機蔬菜,更重要的是每當看到秧苗茁壯成長,果實纍纍,特別是當把自產的蔬菜和水果送給朋友時,自己有一種由衷的成就感。夏天的時候,我和太太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到我們的菜地里看看。看着小苗長得好,心裡舒坦,比菜吃在嘴裡還香。我們也栽種桃,棗,橘,枇杷等果樹。採摘水果,把吃不完的水果送人也是件幸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像陶淵明一樣,“桃花源里可耕田” 的日子是國內有些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人還感到孤獨,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當然,同國內的老人相比,我們周圍的朋友確實少。不過,現在美國大中城市裡華人越來越多。在這邊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後,交幾個朋友並不難。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用多,有幾個知心朋友,時不時的在一起打牌,吃飯,聊天,逢年過節聚一聚,足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美國人羨慕和嫉妒中國人啥?
2015: 圖解:王進東的18個日夜
2014: 在美國亂穿馬路罰款多少
2014: 加拿大住公寓:換電梯引發的故事
2013: 習近平"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2013: 怡親王貝勒爺駁習賴,斗輸羅,斗肅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