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格律詩中練句時借代和化典手法的快速入門】 |
送交者: 懶得正經 2016年03月18日21:09:32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唐詩格律詩中練句時借代和化典手法的快速入門】
唐詩格律詩的創作中所具有的三個要素:擇律、立意、和練句,經常是因人而異的,比如就象李白和杜甫之間的區別。 李白作詩,往往興情所致一氣呵成,因為他是詩仙,靠得是天賦。杜甫作詩,總是字䤁句酙,反覆推敲,因為他是巨匠,憑得是功力。李白這種世間少有的詩才,我們凡人只能望其項背,不可學的。而杜甫的匠氣,我們還是可以努力模仿慢慢積累的。練句,就是這種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練句,不僅僅包括對句子的提練,還包括練詞練字,就是對詩中的每一句、每一詞、每一字都進行提練。所以它牽涉到句法語義修辭用典等等許許多多的方面,有很多很多的專門著作來討論。這裡,我們只談唐詩格律詩中練句時比較常見的兩種手法:借代與化典。 借代是一種修辭格。說穿了就是以此代彼、以點代面、以局部代整體、從小見大、以管窺豹,包括各種想象和比方,明喻暗喻等等各種比喻。 化典也是一種修辭格,就是運用典故,包括各種古今中外的故事、事件、傳聞等等來入詩。 借代和化典是作格律詩時最經常被用到的手法。為什麼?因為格律詩一方面限於嚴格的篇幅,另一方面又必須表現最強烈最深刻最美好最複雜最新奇的內容,就只能採用以小博大的手法。而借代和用典是達到這一作用的最有效的手段。 比如,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把對初入關滿清韃子野蠻不開化的鄙視、從而對其治理天下的正統性的挑戰和質詢,又是何等的鏗鏹有力。此詩的分量在清庭㦑然首開文字獄之先河,満門抄斬作者的事件中,可見一斑。又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謂是人生中一種普遍的感嘆,這種比喻,多麼簡明,多麼貼切,而又雋永深刻。 其實,從一個特殊的角度看,格律詩中處處是借代。在啟承轉合的開篇上,怎麼入手寫第一句?假如象作畫時已胸有成竹,整個詩的意境已經有了,怎麼把心中的景象用一句兩句先合盤托出?這就要求必須進行取捨,只能挑出其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物和意思,以部分代表全體,進行表達。比如,想表達遊覽了海邊一座古老燈塔後的感想,可以挑選低漫的雲霧、遼闊的大海,崚峋的石崖,和古塔本身來描述現場背景:雲低水遠繞危岬,老塔百年守岫崖。然後又從燈塔的青光,聯想到它所指引的通向遙遠的海路:一盞青輝接海路。最後在前面幾句的鋪墊和烘托下,引出作者的感嘆:人生無處不天涯。表達出,在這麼人跡罕至的海角,都有上百年以來一直孤獨矗立着的燈塔,看着海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駛向遼遠的前方,人生其實到哪裡都能遇到如此一樣的天涯啊: 雲低水遠繞危岬,老塔百年守岫崖。 一盞青輝接海路,人生無處不天涯。 再舉個化典的例子。 【去國懷鄉】七絕 · 沐三蕃海灘風 - 西風冽冽似寒秋,萬里濤聲眼底收。 夢繞依稀桑梓路,海天盡處是神州。 這兩句:夢繞依稀桑梓路,海天盡處是神州。是說站在加州三蕃市的海灘上,感嘆着通向故鄉的道路,卻遠在大洋彼岸。用的典故出自於宋代張元干的《賀新郎》:夢繞神州路,以及宋·范仲淹《登岳陽樓》:去國懷鄉…滿目肅然。 用典可以增加詩歌典雅的程度,但要注意不能用得太多太濫,另外要特別注意要化典。用典照搬就等於失敗,必須化而用之,就象上面兩句那樣。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5: | 英國皇家芭蕾 藍鳥/公主 入場2006 | |
2014: | 美國最輕鬆大學VS最辛苦大學 | |
2013: | 加拿大學醫有多難?加拿大人不熟悉的美 | |
2013: | 喬磊:美國人如何看中國第一夫人(組圖) | |
2012: | 早春二月下佛州_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之 | |
2011: | 遠離塵囂的嚴家祺呼籲全球救日本(組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