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 華裔女作家當美國作家之師 |
送交者: 王胡 2005年04月26日15:10:55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華裔女作家當美國作家之師 王胡
已有70年歷史的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極負盛名,堪稱美國當代作家的“黃埔軍校”,培養出了大批目前活躍於美國文壇的著名作家,如今年連獲美國全國書評家協會獎和普利策小說獎的女作家瑪麗蓮·羅賓遜,以及去世多年的女小說家弗蘭納里·奧康納。著名的短篇小說家約翰·契弗曾於20世紀70年代在此任教,近年非常走紅的作家TC·博伊爾(TCBoyle)即是他當年的門生。 4月18日出版的《紐約時報》刊出了對張嵐的專訪。張嵐說:“出版業日益專注於作家的娛樂性質,因此便更凸顯出愛荷華的特殊價值,因為它是‘可以讓成長中的作家專心於寫作本身的少有的幾個避風港之一’。” 前任工作室主任弗蘭克·康洛伊(FrankConroy)任職18年後,於本月去世。愛荷華大學遂成立了一個七人委員會,專事物色新主任人選。羅賓遜女士是委員之一。她說,張嵐正處在寫作生涯的“上升期”,而由一個活躍於文壇的作家擔當此職,將令工作室獲益良多。 張嵐的任期將從明年1月開始,年薪為11.55萬美元。她亦將親自擔當小說工作室畢業班的教職。 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創辦於1936年,分小說和詩歌兩部分,選材頗為嚴格,每年僅各招學員25名,學期兩年,學費一年17000美元。主任更為稀有,在張嵐之前的70年裡,主任只有四人。 《紐約時報》的報道認為,籌款能力也是張嵐獲選的原因之一。張嵐也表示,她將努力達成為每位學員提供全額獎學金的目標。 張嵐的父母於1949移居美國,她生於威斯康星,於耶魯大學畢業後,再入哈佛學習公共管理,本以為日後會找到一份成天“穿着絲襪上班”的工作,就像她的三個姐妹一樣———她們不是醫生,便是律師。 但她還是進了愛荷華大學寫作工作室,與羅賓遜女士和康洛伊同學,結業時得知,《大西洋月刊》已經接受了她的一個短篇。那一年她28歲。 張嵐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大多描寫中國移民的家庭生活。她個人的首部短篇小說集《飢餓》(Hunger)於1998年出版,長篇小說《遺產》(Inheritance)則出版於去年。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