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明文集(二)中華傳統文化之光 君子無憂無懼 第三十三集
道貫古今德參造化
忠昭日月義薄雲天
君子無憂無懼
對於許多成年人來講,他們都曾經有過一個溫馨,難忘的童年時代。幼小的生命未開化之時,其心毫無雜念,潔白無瑕。單純的心靈也是一個高度純淨的心靈,因此童年時代的思想中很少有憂慮和恐懼的感覺。孩童之所以能對生活無憂無懼,不只是因為對生活的感知不足,更在於他們對生活中的得失看得不重。他們對得失只在暫態的一喜一悲,不會長久,很快就有了新的好奇,長大成人之後,隨着各種人類社會觀念的侵襲,人就逐漸生活在憂慮和恐懼之中,窮於應付,形神交瘁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私的心理,患得患失就會招來無數的憂慮和恐懼:憂衣食,懼飢餓;憂衰老,懼生病;憂慮失去財產,懼怕面臨死亡等生活中產生憂懼的最大的原因在於自私與貪婪,因此,一個人如果不能在精神上完全超脫「自私自我」,他就永遠無法擺脫憂慮和恐懼。
“論語”中的許多名言警語讀過後大都忘記了,惟獨孔聖人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句話,仍然銘記於我心。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君子與小人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字。這兩個關鍵字就像兩個極為重要的符號,一直被人們用來評價不同人品的兩類人群,前者代表着至真至善至美,後者代表着至偽至惡至丑。然而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則很難用一句話為這兩種不同的人格體系下一個定義。當孔子的學生司馬牛向孔子詢問君子之道時,孔子答曰:?「。君子無懼無憂」當時司馬牛聽後覺得這個道理很簡單于是又問,只要沒有憂愁,也沒有恐懼,這就是君子嗎言外之意,做君子就這麼簡單嗎?孔子說:做君子是不容易的,要隨時反省自己,心中完全沒有愧歉內疚,內心只有光明磊落,一片清淨祥和在中國古代,仁人君子都有物外寂中的修養,凡事盡人力而聽天命,所有事情都盡力予以妥善解決,解決不了的事情,也都能坦然面對,內心不憂不懼。細思之,君子內省而不感到有愧於天地,無憂無懼,這其實是一個崇高的精神境界。
關於君子與小人,在中國的儒家經典“論語”中有許多精闢的論述然而最為大眾廣泛傳誦的還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意思是說:君子胸懷寬廣,無所憂慮;小人則經常憂愁哀戚。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又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在君子之道中,除了無憂無懼之外,又增加了明辨正邪,明慧不惑的內涵君子仁而不憂就是說君子堅守仁義,行事公正無私,問心無愧,樂天知命又不計較利害得失,故能無憂;君子智而不惑則是說君子真正有高度的智慧,任何事情都洞察於心能明辨是非,識別真假,故無論面對何事都不會有疑惑;君子勇而不懼則是說君子心胸昭然坦蕩,仰俯無愧,內省無疚,勇於承擔,仗義行事,理直氣壯,故遇任何事都能無所畏懼。為君子者,仁,智,勇俱全,無憂,無惑,無懼方能稱真君子。
世間真君子,都是人世間的得道之士行走天地間,心胸坦蕩蕩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是一種生命的坦然但是一個人如果不時時刻刻修心養性,內省不止,永遠也無法達到胸襟坦蕩,無憂無懼的精神境界胸懷正信的人命繫於天,凡事隨遇而安,故而無憂;得悉宇宙的真理,看淡生死,超脫世俗,故而無懼。
有人曾經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德行崇高,修身養性的人總是顯得如此的平靜與洋溢着喜悅的光芒釋尊答道:?他們不為過去的事悲傷,他們不渴求尚未到來的事,當下對他們而言是足夠的,因此,他們會顯得喜悅洋溢。一般人往往難以理解修煉人的精神狀態,那是由於精神境界的層次不同所致。君子無憂無懼,得失從容,神聖而逍遙,那是得道之士才能達到的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