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斯坦福大學:讓自由之風吹拂心靈
送交者: 凌朝霞 田秀君 2005年07月27日14:41:3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斯坦福大學:讓自由之風吹拂心靈


凌朝霞 田秀君

  
校園文化:自由之風永遠吹

“自由之風永遠吹”是斯坦福大學的校訓,校長亨尼斯解釋,校訓的含義就是鼓勵和保證學生和教員能自由無阻地從事教學和相關的學科研究。

但自由不等於沒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和規範,這種開明自由的校風對學生道德規範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先看幾個“自由之風”吹拂下的故事。

與“白人文化”和諧共處:一位美國的韓裔母親送女兒去斯坦福大學上學,擔心女兒會不適應大學中的“白人文化”氛圍。但是在這裡,這位少數民族女孩最終找到自信,並為自己是韓裔而自豪。

“停下”,非功利:斯坦福大學有一個充滿自由風格的校規——“停下”(stopping out),學生可以隨時暫時休學一年,然後回來接着讀。斯坦福大學相信,不一定要把本科的教育4年一口氣讀完,他們鼓勵學生在校外多體驗與享受人生,也給學生們提供留學機會。這說明斯坦福大學淡化功利性追求。

反對“狂熱追求學位”:因為“只有大學才能從事人文科學等基礎研究,它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斯坦福大學中,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在9個領域完成必修課,其中包括文化與思想、自然科學、科技與實用科學、文學和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宗教思想等。

不互相拆台:斯坦福大學注重激發學生的共同目標感。大多數學生非常用功,但他們並不互相拆台。主修應用物理學的四年級學生丹尼爾·艾布拉姆斯說:“不是你與你的朋友競爭,而是你與你的朋友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校園生活遵循這樣一條簡單的誠實準則:“斯坦福大學中的任何人都不應該利用不公平手段占學校或其他任何人的便宜。”這條準則給學生帶來了高度的自由和責任——考試無人監視,試卷常常由學生拿回宿舍里做;許多學生有萬能鑰匙,一天24小時都可以出入多數教學大樓。 德育課程:社會倫理學教學項目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學校對道德教育的忽視,導致了嚴重的社會道德危機。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改變學校的道德教育狀況,美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許多研究性大學在此時建立了道德倫理中心(Ethics Centre)。斯坦福大學也在1987年啟動了社會倫理學教學項目(The Ethicsin Society Program)。其實,道德倫理教學在斯坦福大學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1939年,斯坦福大學就在美國率先開設了“西方文明”課程,探討文理教育的意義、人和社會的性質及人對自身及自我經驗的解釋。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人文價值教育中心主任艾米·加特曼妮說,斯坦福大學的道德教學項目是美國乃至整個世界跨學科道德倫理學教學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為這個體制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標定位:切合社會實際與學生發展

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倫理學教學項目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個學術項目,而非培養倫理學家的專業課程,它為那些有興趣於社會倫理問題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空間。它的最高目標雖然是定位於整個社會的倫理學體系,但它針對的是當前實際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倫理狀況,希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成果來豐富國家社會生活領域的道德倫理知識,改善現代社會中出現的問題,解決當前社會的矛盾及衝突。

它對學生的具體要求為: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對社會道德倫理問題的分析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從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的角度去思考基本的社會問題,作出正確的道德倫理判斷,培養學生正直誠實、善於思考的品質,使學生從更深層面去了解、掌握美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及文化價值觀念,成為真正的美國公民。

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指導老師、可以按興趣選擇自己的研究領域、可以挑選志趣相投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等。

課程內容:跨學科倫理道德學習

跨學科的倫理道德學習研究是該項目所強調的一個重要方面,這裡的跨學科學習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歡迎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參加該項目的學習;二是學生研究其他專業領域的道德倫理問題。該項目不拘一格開設了眾多課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基本理論知識 項目開設了純理論課程,如道德理論、政治哲學,目的是授予學生道德倫理學與政治學所涉及的基本理論,使學生掌握倫理學和政治學的分析研究框架,為學生的調查研究與論文寫作奠定基礎。

2.關注人類社會發展 該項目開設了一門名稱為社會倫理學的課,是一門服務學習型(service-learning)課程。該課程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分析影響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每年選取不同的主題和服務活動,所選話題都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3.關注當代美國及全球的重大政治事件 政治教育是德育中的重點,為了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政治哲學觀點去認識、分析當代社會的政治事件,該項目會同其他院系或機構共同舉辦研討會或講座,以探討社會上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如在9·11事件發生後,他們舉辦了一系列關於“反恐戰爭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的講座,主要討論的是與反恐戰爭相關的、擺在美國和全世界人民面前的道德問題。這種講座還走出校園,到大學周圍社區裡的公共場所開辦。討論中,老師不會強加給學生自己的道德價值標準,但他們能引導學生如何去思考、去分析。潛移默化中,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及美國的道德價值觀念逐漸被學生所認同和接受。

4.沒有歷史,國民就缺乏對國家的認同 從第一批移民定居美洲算起,美國只有短短的幾百年歷史。要論歷史文化傳統,它是無法與有着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相提並論的,但美國的道德教育卻十分重視向學生講解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等。他們認為,沒有歷史,就會使國民缺乏對國家的認同感,失去團結國民的凝聚力。斯坦福的倫理教學項目就包括了對美國及西方傳統文化的鑑賞與研究。相關課程有對莎士比亞悲劇的道德價值思考,古希臘羅馬文學與美國傳統的喜劇、嘲諷劇中的倫理問題等。

5.涉及各種職業領域的道德倫理的思考 美國比較重視職業道德教育,但大學裡的職業道德教育一般按專業劃歸到各專業學院裡進行。由於斯坦福大學社會倫理學教學十分強調道德教育的跨學科性,它廣泛設置了涉及不同職業領域的道德倫理課程,例如,醫生、工程師、律師、教師等眾多職業中所普遍存在的道德衝突問題,涉及方面有客戶和職業人員的利益衝突、各自的權利、信息資料的保密等。

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

採取多種形式進行道德教育是美國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斯坦福大學的倫理教學項目也採取了多種組織形式與多種途徑相結合的道德教育培養模式。在學生參加項目學習的形式上採取“主修+輔修”的形式,選擇該項目作為主修的學生必須在課程結束時提交一篇論文;在課程安排上,採取“核心課程+選修課”模式,核心課程兩門,選修課4至5門;教學的組織形式則採取“理論學習+案例研討+社區實踐+調查研究”模式,使學生不僅能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更能在實踐的基礎上消化、吸收所學的理論,將之轉化成自己的行為道德準則;在班級的組織形式上採取的是“小班制+導師制”,該項目每年招收的學生為6至10名,學生可自己挑選一位導師指導自己的論文寫作,導師將給予學生個別指導。這種導師制受到學生的好評。

高質量的講座

為了豐富該項目的教學內容,提高項目的教學水平,他們固定舉辦兩個面向公眾的精品講座。一個是致力於人文價值探討的泰納講座,一個是探討民主問題的威森講座。泰納講座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去思索與人文價值有關的問題,充實和完善人文價值體系。威森講座主要是探討社會民主方面的問題,它所探討的主題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意義。它對講師同樣具有較高的學術要求,這些講師基本上都是來自名校的名師。

有多渠道財力支持

社會與教育系統對大學道德倫理教育的重視與支持不僅有利於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而且能使大學獲得一定的資助。斯坦福大學社會倫理學教學項目就贏得了許多私人捐贈。 學生社團:校園裡的大千世界

在斯坦福大學裡,存在着形形色色、種類豐富的學生社團,這些社團營造了濃厚的多元文化氛圍。

斯坦福大學的醫學院社團是其中之一,這是由醫學專業的二年級學生組成的,為病人提供免費的、合法的援助。他們認為,醫生對於社會具有巨大的影響。他們致力於發展醫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當地居民和全人類的健康水平。醫學院的師生和當地社區一同工作,為預防和控制疾病設計新的方案。通過依靠社團和大學的資源,學生和醫學院的全體職工協助本地的行動人員幫助海灣地區需要幫助的人。

這種社團與學生的專業密切相關,同時具有志願者服務性質,不僅能夠培養人道主義情懷和服務社會的精神,而且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各個社團根據各自的活動宗旨開展各種服務和活動。例如,黑人社團服務中心開展了一些活動,他們成立非洲黑人留學生會,鼓勵社員進行交流,發揮每個學生在社團中的獨特作用,關注和支持斯坦福大學進步。中心負責人和支持者非常關注黑人各方面的生活。

這些形形色色的學生社團在斯坦福大學裡共同存在着,大學裡各個種族的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參加各種社團,並在團體中尋找各自的歸屬。正是在這些志趣相投的組織中,大學生們尋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友情、歸屬感和尊重。這對於培養大學生的個性、獨立思考能力是具有很大幫助的。

(海外教育文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