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道德鐵判和歷史鐵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之言既是道德鐵判,也是歷史鐵律。野蠻勢力,極權暴政,可能強大一時,不可能持久,可能得一國乃至多國,不可能得天下。無論是古代的暴秦、長毛,還是現代的納粹、蘇聯,都不例外。注意,納粹、蘇聯們,初期也是很得“三民”(愚民暴民刁民)支持擁護的。
當一個社會,民德民智低下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逆淘汰現象,極權主義的成功就是逆淘汰的最大成果。但極權主義的成功,會給絕大多數人包括支持擁護它的“三民”們,製造越來越多的災禍和苦難。在持續不斷的災難中,民心民意將逐漸轉變,民德民智將整體上升。
古今納粹、蘇聯們無論怎樣強大猖獗,絕對沒有未來。邪說、欺詐和暴力,有效也有限。可在逆淘汰時代得一時之民心,有效;但脆而不堅,堅而不久,有限。納粹、蘇聯們製造的人道主義災難,會讓“三民”逐漸覺醒,如果輔之以優秀的文化,民德民智的上升更會加速度。
或謂:“孟子的‘民心天下論’,一般來說沒錯,但不能絕對化,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得民心未必得天下,失民心未必失天下。”答:孟子此言,就是政治原則和定律,沒有例外。從得民心到得天下,有一個過程,得民心未得天下,是得民心還不足,還不到時候;從失民心到失天下,也有一個過程,失民心未失天下,是民心尚未失盡,慣性尚在延續。2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