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加拿大 Remembrance Day 感懷
送交者: muon 2005年11月10日22:03:3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象往常一樣去附近的食品店採購,里外兩道門之間就看到了那個派發塑料罌粟花的孩子。我才猛然想到:Remembrance Day就要到了。

每年的11月11日,是加拿大的Remembrance Day,專門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紅色的罌粟花(poppies)是這個紀念日的特有裝飾,臨近Remembrance Day的時候,人們就會把它別在外衣胸口上作為標誌,以傳達他們對犧牲的加拿大軍人的敬意。

進食品店的時候沒有準備,我沒有停下來。出來的時候,我準備了一個2圓的硬幣,放進孩子挎在脖子上的小木盒子裡。那個男孩看上去也就七、八歲,臉上沒有羞澀,眼睛亮亮的。他遞給我兩朵塑料罌粟花,我低聲說“謝謝”。他的父親脖子上也挎着個小木箱子,站在門的另一側派發罌粟花,收集捐款。

手裡攥着罌粟花走在街上,我才發現原來有不少人的衣服上都別着罌粟花。我們這裡人們穿着土氣,想看時髦鮮亮,要到某幾個小青年聚集的專門地段。所以理論上說,紅色的罌粟花襯在灰灰的衣服上,應該格外現眼。而我竟然沒有注意到。

獨立以後,加拿大本土從來沒有遭受過外來侵略。但是加拿大參加了上個世紀三場大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總共犧牲了超過10萬年輕的生命。雖然一戰中陣亡的將士人數超過二戰(一戰陣亡61,082人,二戰陣亡42,042人),但是似乎二戰更被今天的人們提及。

實際上,加拿大在1939年9月就對軸心國宣戰,先於美國(美國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參戰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加拿大是英聯邦國家,當英國女王對軸心國宣戰之後,以女王為名譽元首的加拿大隨後跟進。

加拿大軍隊參加的最著名的戰役是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D-Day),對軸心國控制的歐洲大陸的反攻開始了。參加諾曼底(Normandy)登陸的是英語世界的美國、英國和加拿大聯軍,加拿大軍隊負責5個登陸點裡的一個:朱諾海灘(Juno Beach)。

這場戰役宣布了納粹控制世界的野心徹底破產,然而,勝利的代價是巨大的:第三集團軍(Canadian 3rd Division)的15,000名軍人參加了對朱諾海灘的進攻,僅僅5天,就有1,017人在慘烈的戰鬥中陣亡,1,814人受傷。這不是加拿大人的第一次登陸戰,在1942年和英軍共同參加的Dieppe進攻中(Dieppe Attack),加拿大軍人有2,752人陣亡或被俘,那次進攻遭到慘敗,卻給諾曼底登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而加拿大士兵的英勇,也在盟軍中被廣泛承認和尊重。

設立Remembrance Day,是因為加拿大人相信,那些人的犧牲是為了一個光榮的目的——維護人類的自由。正如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所說:“沒有自由就不會有持久的和平,沒有和平也不會有持久的自由”(King George VI at dedication of National War Memorial, Ottawa, May 21, 1939)。自由,這個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不是白白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用巨大的犧牲來贏得和捍衛。

今天,很多人把和平置於自由之上,似乎和平是最最寶貴的東西,戰爭是最最骯髒的東西。他們使用無數先輩拿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自由,嘲笑先輩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甚至嘲笑他們為之犧牲的信念——捍衛人類的自由。戰爭是可怕的,但是沒有自由的和平更加可怕。肯尼迪總統說:“不幸的事實是,我們只有通過準備好戰爭才能保衛和平”(John F. Kennedy: It is an unfortunate fact that we can secure peace only by preparing for war)。講出“不自由,毋寧死”的美國開國元勛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問到:“難道生命如此寶貴,和平如此甜美,以至於不惜以枷鎖和奴役為代價去換取它們嗎?”

沒有自由,就沒有真正的和平。這曾經被廣泛認同的淺顯道理,今天似乎成了刺耳的極端言論。為自由付出的鮮血真的白流了嗎?難道十萬軍人的生命,換來的就是我們今天的遺忘和背叛?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一個淒清的早晨,我參加了本地的一個小型的Remembrance Day紀念活動。那條窄窄的街道,因為在一戰中有三名居住在這條街上的軍人榮獲最高榮譽“維多利亞十字勳章”(Victoria Crosses),而被改名為Valour Road。軍樂隊奏出哀傷的旋律,一張張表情肅穆的臉。幾乎沒有年輕人,但是我看到有父母領着年幼的孩子。

今年,我也是從孩子手裡接過鮮紅的塑料罌粟花。孩子,就是我們的希望。

加拿大女作家Heather Robertson寫道:

我們必須記住。如果我們忘記了,那麼十萬犧牲的生命就毫無意義了。他們的死是為了我們,為了他們的家園和朋友,為了他們珍惜的傳統和相信的未來;他們的死是為了加拿大。他們犧牲的意義留在我們國家的意識里;我們的未來就是他們的紀念碑。(Heather Robertson, A Terrible Beauty, The Art of Canada at War, Toronto, Lorimer, 1977)

願人類世世代代珍惜用無數生命換來的自由,並且記住為自由付出的沉重代價。

作者:九喻

———————————————
[ 右派網 http://www.youpai.org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女人要出國
2004: 中國武術是文化
2003: 海歸札記--回國“得失”篇 (ZT)
2003: 黑客帝國----深層的思考 zt
2002: 留美一年
2002: 豐富多彩的江澤民 zt